秋季L7说理课 | 在混乱与变化中,如何找到人生的秩序和方向?
你还记得去年和前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和因此带来的巨变吗?
疫情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一些看起来稳定的工作不再那么稳定,大公司纷纷裁员;旅游渐渐变成奢侈品,原地露营成为一种新时尚;学校屡屡停课,网课成为新的学习方式。
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变化是一种常态,我们都无可避免。个人的生活、命运也可能会面临打碎再重建的过程。
该如何在变化中找到方向?如何在混乱和迷茫中保持信心和能量?
/ NYT /
答案之一,就是保持独立思考。保持独立思考,才不会人云亦云,盲目听从外界评价和跟风;保持独立思考,才能理性和审慎地获取外界信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现状,从而找到更清晰的方向。
这个秋季,C计划精心打磨的思辨说理课终于推出,初步将面向7~9年级学生,把我们实践了六年、影响了上万人的这套独立思考的体系,结合多元议题,通过学员互动分享辩论、教师拆解破题的形式,系统提升孩子理性论证和说理表达的能力。
/ 👆心动吗?抓紧时间,现在报名享优惠👆 /
C计划思辨理课有何特色?
独立思考的基础方法,就是论证。论证,指的是用理由证明观点的过程。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不同的评价、建议……这些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要不要相信?其实核心都是分析这些观点背后的理由是否有道理,分析观点的论证结构。
例如有人认为,教育里,适当的惩罚很可能是合理的。惩罚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进。再说,被惩罚后孩子的行为确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你有没有被这样的观点说服呢?然而,假如我们拆解这个观点的论证结构,用论证三标准来进行分析,也许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说理课会系统学习高质量论证的三个核心标准,帮助孩子识别、分析不同场景中的观点,提升思考逻辑。
现实中的很多议题,往往是复杂和多元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议题背后,结合不同的分析主体和情况,可能存在非常多的争议点。把争议点进行拆解,一一列出具体的理由,才会得出一个清晰、合理、全面的分析。
例如应该允许人处置自己的器官吗?就需要从器官的不同来源方式、人们的不同捐赠意愿等角度拆解进行分析。
如何拆解议题?这是C计划最擅长的事。课堂会带领孩子拆解不同的现实议题,在引导讨论和讲授中加深孩子的思考。
说理课所探讨的每个议题将会分为两节课:
1
学生讨论课:10-12人,在老师引导下分享与辩论,打破固有认知,锻炼倾听与表达,学习破题思路。
2
议题拆解课:将复杂议题拆解成多个子议题,在互动中逐层分析,清晰展现论证思路,扩展视野与认知,学习分析框架。
通过课前观点准备、课堂练习、课后结构化输出,系统提升学员说理论证的能力。学期最后,我们还会设计写作和表达的专项课程,针对孩子的表达逻辑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通过练习和应用,提升表达能力。
课程能实现什么?
——人才观:理解全才偏才背后的个体选择与公共政策
每个孩子面对学业问题,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短板。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更应该弥补自己的短板,还是更应该投入到自己的优势学科中?
思考这个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实际的学习中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回归现实,看到公共政策层面存在的争议:社会更需要怎样的人才?全才?还是专才?
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怎样的选择对个人发展来说更好?如何理解全才和通才?社会发展更需要哪些能力?我们会补充一些经典的人物报道,看到不同选择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和思考。
——教育观:理解不同教育哲学的实践与影响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一些教育哲学秉持的理念是:教育应该是温和的。老师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给予鼓励和启发,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温柔的滋养。
然而,另一种教育哲学则认为,严师出高徒。哪怕不挨打,但也应该以相对严格的方式对待孩子,避免形成骄纵、懒惰等不良品质,在严苛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和意志。
哪种教育哲学才是更合理的?相信不同理念,会影响家庭如何选择老师或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否继续坚持学习某个技能……
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图像小说《波丽娜》中,波丽娜就遇到了一位严苛的教师。她对待波丽娜的方式是否会造成她的逆反?老师的教育方式会如何影响波丽娜的成长?
我们会从这本书出发,和学员一起探讨:严苛的老师对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吗?了解基于不同的教育哲学所展开的实践以及具体影响,并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观?
——死亡观:理解重病与衰老的困境,反思不同人生哲学
重病和衰老,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总会面对的困境,其中一个争议点,是面对有限的生命,活得长久更重要?还是活得有质量更重要?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活得有质量当然更重要。但在真正面对死亡时却存在现实纠结:当家人得了重病,难道不应该尽全力救治吗?当自己身患绝症,也许化疗会非常辛苦,但当我有一丝生还的可能,我要放弃治疗吗?
《马克的完美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书中,身患癌症的男孩马克给自己制定了“完美”的计划,他希望实现热爱登山的爷爷的遗愿,登上“天堂”山,英勇赴死。他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吗?
我们会从《马克的完美计划》的情节出发,结合描述衰老和绝症的畅销非虚构作品《最好的告别》,和孩子们一起探讨: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应该如何衡量?有限的时间应该以何种价值观继续生活?探讨死亡,也是在理解不同的价值观,探讨生的意义。
——文化观:反思文化冲突,构建身份认同
“洋节之争”这几年越演越烈。有人认为应该发扬和传承中国文化,抵制洋节,一些高校明令禁止学生过洋节;也有人认为应该拥抱多元,理解不同文化……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如何理解文化、理解身份认同、理解多元和传统的价值。
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在当下社会中尤其重要,会帮孩子反思自我和世界、国家的关系,和传统、现代的关系。
我们会跟学员一起探讨:该如何看待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价值?该如何看待文化冲突?人的身份认同是如何构建的?
——友谊观:反思友谊的复杂内涵,探讨交友边界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外界的沟通、和他人的相处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好的友情可以给予我们持续一生的滋养和美好的回忆。
但是,该和有“严重缺点”的人交朋友吗?例如经常违反纪律、容易自吹自擂、听不进别人意见、说话带刺伤人、偶尔和同学打架……很多家长可能告诫孩子远离这样的同学,避免受到不良影响;也有些家长苦于自己的孩子有些“严重缺点”,交不到朋友。
经典儿童文学小说《柳林风声》,就探讨了这样的话题。四个好朋友中,蛤蟆先生最有钱,但行为也屡屡挑战着朋友们的底线。它迷恋新鲜事物又只有三分钟热度,因为爱上了开车,在路边将别人的汽车开走,最后开进了泥坑里,还将自己送进了监狱。朋友们尽管对蛤蟆先生充满抱怨,但依然齐心协力,帮助他夺回了自己被占领的宅子。
课程会以《柳林风声》的人物作为引子,跟学员一起探讨:我们对朋友的期待是什么?该如何进行交友选择?去思考友谊的复杂内涵,探讨交友的边界。
——科技观:反思科技伦理,理解多元价值
残障、贫困、疾病、衰老……种种问题给数亿人带来重重困扰。如果基因编辑技术能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使用它吗?孩子们生活的未来世界,需要一种怎样的科技伦理观?
在人类身上应用基因编辑是违法的,也被普遍认为是不道德的。2018年至2019年底,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及其团队,对一对双胞胎婴儿的胚胎基因进行了编辑,尝试使婴儿对部分艾滋病具备免疫能力。该事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质疑者认为,对婴儿基因进行编辑突出了人类的伦理底线,贺本人最终也被判处500万元罚款和三年的有期徒刑。
但这个话题本身更加复杂,有很大空间可以展开深入讨论。在刘慈欣的《天使时代》中,饱经贫困困扰的坦桑尼亚国民,经过基因编辑后可以只依靠树叶,便能维持生存。但这样经过基因编辑过的后代,还算是人类吗?其他国家对于这样的个体充满了敌意,他们最后还能和平共处吗?这些后代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会以《天使时代》作为引子,跟学员一起探讨: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应该应用于人体?背后有哪些好处和风险?反思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理解不同的选择背后体现的多元价值。
/ 👆现在购买,立享早鸟价!👆 /
课程补充阅读素材
导师是谁
课程特色
上课流程
常见Q&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