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电热胆”激战BIG“马桶”,结果险胜!(附PDF下载)
BIG与ZAHA事务所可以说是竞赛中的老对手,两者各有输赢,在他们同台的每一场竞赛中,都会留下令人赞叹的作品。
因此,众多网友们也得出一个结论:有他俩的竞赛,一定不会差。
最近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他俩各自为某OP设计的总部大楼,到底谁更胜一筹?可能有人就会说,一个在深圳(ZAHA),一个在杭州(BIG),怎么比较?
但殊不知,结果早在某OP深圳总部竞赛时就已然揭晓。
这是近几年来深圳比较巅峰的一场竞赛,进入决赛圈的有BIG、ZAHA、SOM、RSHP、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五支团队。最终ZAHA事务所夺下竞赛。
而凑巧的是,BIG参赛的方案,正是某PO杭州总部的中标方案(当然,后来的方案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的)。
项目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其中一个地块,周边是各种各样的建筑群,项目建筑限高200米。
了解完项目背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设计理念、环境融合度、设计亮点这三个方面一起对比下ZAHA与BIG的方案吧。
文末附深圳总部大楼超高质量竞赛方案文本
设计理念的比较
首先要说的ZAHA工作室的方案,灵感由企业的P、O两字延伸而来,并结合水滴与群山的元素,最终形成4个椭圆连在一起的,形成一个整体。
圆形旨在突出公司的流动性和活力。另一方面,具有强“渗透性”的地下室代表了企业的开放和自由文化。就像企业将客户置于关注的中心,让他们自由选择如何使用产品。
而BIG这边,同样是以椭圆为主要形态,其灵感来源于罗马斗兽场。通过提高东北角到基地限高, 然后把西南角压低连接城市,旨在将塔楼中心的高密度连接到塔楼周边的近人尺度。
同时,该建筑将完美地朝向深圳湾的景色,从西面靠近时呈现出一种标志性的形式,作为超级总部基地湾地区的一个重要入口。
从设计理念来看,双方同样以椭圆为造型,且各有各的特色,暂时不分上下。
环境融合度的比较
ZAHA事务所的方案采用四座椭圆形塔楼进行布置,能最大化视野角度。同时也尽可能扩大采光面。
另一方面,对于4座建筑的高度,ZAHA事务所也有严格考究,让每一个面的建筑高度顺应相邻地块的建筑,有效地起到城市界面衔接作用。
反观BIG的方案,其建筑体量遵循整体城市规划,并融入城市天际线。另一方面,则是建筑从高缓降低至近人尺度,以创造友好的城市街道体验。
建筑在延伸至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将绿化引入至室内。
但是,对于四面均被高层建筑环绕的地块来说,BIG在环境融合度上却略逊一筹。
设计亮点的比较
接下来就是设计的亮点。ZAHA事务所采用多座椭圆塔楼的设计,极大地优化了景观视野。
建筑的核心筒布置在两座塔楼之间的灰空间,并将服务设施转移至该区域,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功能空间。同时通过对连廊的优化,设置出最短路径,极大便利了各部门的联通与协同。
最后就是建筑首层,方案尽可能减少建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让建筑的地面层可以被轻松的穿过,变成半开放的公共空间,增加了该区域的步行性并激活了整个社区。
而BIG的亮点则是从双塔办公变成一体化塔楼办公;裙楼设置对外开放、伸展的连接空桥及坡道,提高建筑与城市生活更紧密的连贯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建筑的南侧被向下推进。这样的几何形状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
相较而言,ZAHA事务所的方案能更好地扩大各功能空间,同时首层的半开放公共空间想法也是令人眼前一亮。
最终这个方案中标也是实至名归。
关于这次竞赛,其实还有不少细节耐人寻味,值得你细细品读。最后台长整理了入围的4家公司方案文本,喜欢的赶紧下载吧~
深圳总部大楼超高质量竞赛方案文本
竞赛方案(一)
竞赛方案(二)
竞赛方案(三)
竞赛方案(四)
获取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立即获取
免责声明:
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我方再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