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745分的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12大忠告,知道越早孩子越好
2023高考出分了!
江西南昌的学霸杨一鸣以726分,刷新了江西高考史上最高分:
语文132,英语144,数学和理综均为满分。
据了解,杨一鸣在父母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
网友在赞叹的同时,也不禁发问:
高分学霸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他们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到底有何不同?
底下一位在读清华学霸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读完受益匪浅:
“我从来不认为学习好是靠天分,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需要拼天赋的地步。
如果你问我学习的秘诀是什么,我会说用心,即端正态度;用力,即勤奋刻苦;用脑,即方法高效。
用心和用力是根本,做到了态度端正和勤奋努力,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有意义。”
诚然,大多数从小就是学霸的孩子,智力当然有一定优势,但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智商,还有孩子意志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PART.1 习惯培养
1、练字
郭沫若在杂志《人民教育》中曾写过一段话: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是人人都成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这样养成习惯的好处,能让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草草了事是容易误事的。”
尤其现在考试采用的是“电子阅卷”,习得一手好字的孩子更有优势。
如果你是阅卷老师,看到两张整洁度不同的卷面,一定会在整洁的卷面上多停留几秒,而字迹凌乱的卷面,很容易因无法辨认而被阅读老师扣掉1-5分。
在“多拿一分,干掉千人”的高考中,0.5分都尤为珍贵。
所以,父母一定要督促孩子从小练字,规范化的书写不仅能保持卷面整洁,给老师好的印象,还有助于提升孩子书写速度,高效完成题目,可谓是一举两得。
人民日报练字规范:
2、粗心
经常会有孩子在考试结束后懊恼自己因为“粗心”做错了哪些题,丢失了多少分。
可如果每次考试失利都用“粗心”的借口来掩盖学习上的问题,成绩就不会有太大提高。
粗心的本质,其实就是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基础不牢,最怕易题丢分;草稿潦草,容易抄错答案。
高考机会珍贵且有限,一次次粗心的叠加,终会成为孩子高分路上的拦路虎。
当父母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太过粗心时,一定要及时干预,教会孩子正确的审题习惯;要求孩子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能眼高手低。
仔细踏实,是学有所成的根本;粗心马虎,是求知路上的大敌。
3、阅读
参加多次中高考改卷的言芳老师感慨:
“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不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差;不阅读的孩子,思辨能力差;不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差。
反之,孩子的理解、思辨以及写作能力都能从阅读中获得。
0-6岁,父母为孩子多读故事书,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6-12岁,父母给予孩子自由选书权,保护孩子持续阅读力;
12-18岁,父母要拿起书做好榜样,提高孩子阅读积极性。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阅读,滋养孩子成长,助力孩子成才。
PART.2 学习规划
4、语文
5、数学
6、英语
PART.3 性格塑造
7、拖延
8、坚持
9、逆商
PART.4 人生方向
10、起跑线
11、竞争
12、未来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