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30日,上海奉贤区古华新村,一家护理站长护险护理员正在对失能老人进行服务。图文无关。(视觉中国 / 图)
文|美逸君
一位网友记叙自己的父亲开颅手术后,因为感染及很多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功能衰竭,治好感染治消化、治好消化治吞咽,结果肺部再次感染又一个循环……差点就没抢救回来。手术愈后情况很差,其后两年时间里,患者和家人经历了漫长的康复过程,都遭受难忍的折磨和痛苦。
著名大三甲医院床位紧张,病情稍微稳定点就请患者出院。而接下来的康复医院,水平参差不齐,里面医生懂康复的不懂急救,对各种并发症束手无策,甚至可能因误诊而耽误治疗,患者家属在上海换了8家医院,而卧床的老父已虚弱得骨瘦如柴,家属濒临崩溃。所幸,最后找到医生资源、医疗设备、康复治疗技术与经验最丰富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先后两次住院,才逐渐恢复起来。这位网友所经历的,也是本人在过去五年多时间经历的过程,通过为父母医疗、陪护、养老、送终的全过程,深深体会到:在医疗尤其老年病患的治疗与护理方面,护理、康复的专业性很重要。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直接的医学治疗更重要,也是各个家庭养老面临的难题。过去五年多时间,父母二老先后六次住院,其中两次大手术、两次脑出血治疗(未开颅)。感受是:老人到了生命终末期,再好的医院、医生、医疗设备、药物……也都回天乏力,只能暂时延续生命体征,不可能使父母长生不老。院方劝我说:医院是抢救与治疗机构,不是养老院,令堂手术后只能到此了,如此高龄已经很不容易,药物使用也没啥明显改善,后面就看你们家属照顾了,等着床位动手术的患者还很多,你们还是尽早出院吧,也避免在医院里交叉感染、并发症……两次手术后,老人都是在家里躺着拆线的。其后卧床一年多护理,我和姐姐、护工阿姨边干边学,简直就是自修了护校课程:老人出院后,曾瘦到仅剩60多斤,我买书自修营养课程,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少食多餐、多种调剂……科班思维来看待每样食物,成了半个营养师,把老娘的体重慢慢补到80多斤。长期卧床的病患,体重大大减轻,意味着伴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甚至在护理翻身时用力过大都可能造成骨折,我们就向医院护工学习,刚开始要三人为老人翻身、擦洗、换护理垫,后来练就出类似“太极推手”的“柔劲儿”一人就能安全地为老人翻身护理。老人刚出院时,背上已有两处压疮,经过我精心护理,用几个月时间将其治愈,每月上门巡视的家庭医生赞道:“你家老人卧床那么久,竟然没压疮,咋做到的?”其实没啥诀窍,每天给创口更换敷贴3-4次、更换3次护理垫,每天给老人擦澡保持清洁和干燥,每隔2小时给老人翻身,按时用药,营养要跟得上。最艰难的还是便溺管理,长期卧床的老年病患因缺乏运动,多同时伴有便秘。解决办法并不难:乳果糖口服液等较和缓泻药、开塞露足矣,只是那味道真是……戴着两层口罩都被熏得近乎窒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自学了:如何给卧床老年病患洗澡,如何给其剪头发,在发现(因长期卧床而出现)下肢血栓时,如何护理病患肢体等专业技能。通过这些年经历,逐渐理解了哈佛大学医学院Atul Gawande教授《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最好的告别》)提出的观点:对很多重症和即将终老者而言,在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往往比硬性的医学治疗更加重要。对于较为年轻的、病症稍轻的患者而言,优质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同样很重要。不由想到:现在就业比较困难,不少35岁以上人士被企业看做“老年人”设法裁员。但仔细想想,护理产业却供不应求,有家人住院就知道:每天300-400元很难请到护工,即便请到的也不够专业,可能造成如文章开头那位网友遭遇的因护理不够专业而导致患者感染和并发症。我们的观念太容易“扎堆儿”:前几年电动汽车概念火爆,上千万人涌向电动汽车产业;现在人工智能概念火爆,上千万人涌向AI产业。这种“扎堆儿、跟风”思维,一旦遭遇概念冷却、产业调整、市场波动、泡沫破裂……就可能导致投入灰飞烟灭,或大学四年出来,因被炒作专业的风头已过而无法就业。很多人还喜欢把工作分为“管人的”和“伺候人”的,导致无人愿学护理和康复专业,以免以后去“伺候人”。其实,大家都会老、都会生病,14亿人的医护需求,不但是巨大无比的市场资源,同时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社会责任。几千万人都一窝蜂去造电动车、造AI未必有好结果,而护理、康复专业,真需要上千万人,甚至更多参与和投入,才能大大提升国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