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正的大学排名如何?留学生相亲群自有定论
就在不久前的6月28日,QS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闪亮登场。
本次全球大学排行榜的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参与排名的大学数量从去年的1300所,攀升到1418所,足足覆盖了全球104个高等教育系统。
据QS官方所说,本次排名是基于对1750多万篇学术论文和来自超过24万名学者与雇主的专业意见分析而得出,并引入了可持续发展、就业成果、国际研究网络这三个全新的指标。
除此之外,还对包括学术声誉指标、雇主声誉指标和师生比指标等已有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重新校准。
这样的声明出台,公众往往会觉得指标如此严谨的排名,一定会有较强的权威性。然而,国内的留学生群体却因这份排名“炸开了锅”。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QS大学进入前300强的排名是如何呈现的:
美国留学生群体对于排名的质疑,甚至体现在双重层面。第一,质疑美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中的整体位置;第二,质疑美国大学之间的排名顺序。
据一位网友称,他就读的学校凭“自己的本事”莫名其妙地升上了前几名;还有很多网友表示,许多一百名开外的美国大学其实并不“糟糕”;看得出来,高校排名系统并没有达到官方想象中的服众力。
01
与群众认知相差颇大,大学排名到底“排了些什么”?
其实,大学排名是20世纪初期时,发端于美国的一种针对高等教育的“治理术”。是在一派混乱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联邦教育部曾经做出过唯一一次尝试。
1871年,美国教育署统计了学生人数、藏书量、学费收入等9项院校信息,为日后教育系统内部分层打下基础。
到1910年,联邦教育署展开了搜集数据、专家访谈等等行动,在一年后完成了对大学评级的报告草案。
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评级极为不满,利用媒体引发起一场舆论风暴,草案在发布会之前就惨烈夭折了。
联邦政府对高校等级制度缺乏制定的公认标准,给公民自发地创建大学排名留下了足够的社会空间。
而QS世界大学排名则最初来源于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合作,首次发布于2004年。
评分标准主要是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国际化等,并以公开透明的问卷调查形式为数据来源。
也正是因为部分比较主观和商业化的研究指标,QS排名曾多次在社会舆论中受到批评。
今时今日,QS公司,泰晤士高等教育,U.S.News,ARWU是民间在国际上较为成熟且有公信力的四大排名机构。
这些机构每年出具的榜单,是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在选择就读院校、确定自己人生专业方向时的重要参考。但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仍然不认可这一系列排名。
毕竟,说到底,谁都没有权利认定“一流大学”、遑论为“高等院校”进行绝对准确的排名。
02
有趣的是,民间认可的美国大学排名到底如何,可以从一个美国留学生相亲群的入群标准中一窥端倪:
布朗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哈佛大学、乔治敦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大学都榜上有名。
这些大学被列为“高端相亲局”的入门标准,侧面反映了大家心目中美国有含金量的文凭究竟是来自哪几所学校。
不论家长们衡量排名的因素是什么,这份排名与QS等国际机构的相差很大。
抛去了公式与权重算法等纯理性的推导过程,或许,在毕业难度、授课水平、国际声望等方面,美国大学的含金量排名在“民间”自有其定论。
除了大学排名以外,入学要求、专业选择、学费和奖学金、在美留学的生活费、学校的地理位置、城市文化等等,都是可以纳入留学规划的重要因素。
留学规划时将目光放长远也十分重要。如:未来的就业生涯是如何的?需要在留学过程中收获怎样的技能和经验?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如果考虑留学后回国发展,“民间排名”可能相对更具参考性。
除此之外,一个好的专业相比于院校的选择,也是一个可以等量齐观的关键因素。
学费、生活费的花销是许多留学生非常关心的因素。
美国大学很少为国际学生提供助学金;同时生活费也根据美国的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东西海岸等繁华地带消费自然偏高,中南部人口稀少的区域则花费较便宜。
说到底,排名其实只是选择院校的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大家在选择心仪学校时,可以同时关注学校的舆论和评价,用不同的角度切入去观察不同院校的各个维度,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收获。
-近期直播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