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里路,48首诗歌,一段壮阔历史:看完今夏这部高分电影,孩子不由“学上头”
看点 想不到,一部专心做文化、串联48首古诗的类型片,能好评如潮、成为今夏最佳。《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一段故事,集唐风、诗意、历史、考究为一体。除了以唯美画面展现唐人与唐朝,这部影片还是绝好的诗歌与历史启蒙。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
炎炎夏日,高分电影《长安三万里》刮来一股清新之风。这也可能是今夏最适合孩子看的一部影片。
它的出圈、叫好,与其描绘的大唐盛极而衰的那段历史一般,颇有“惊险”之处:
这么一部不按套路出牌的作品,显然与商业片法则背道而驰、堪称冒险。很难想象,2023年,国内还能出现这样一部敢于无视票房的艺术品。
不过从效果上来说,诚心之作终能收获真心喜爱。上映后,豆瓣评分很快破8,且仍在持续上涨。有评论说,168分钟还是太短不够看。
外滩君以为,这部片子适合所有大小朋友——它将电影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历史的魅力等融为一炉,集唐风、诗意、历史、考究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充满史诗感的大唐群像画卷。
这幅画卷,小一点的小朋友可以浅浅地看,大一点的小朋友可以往深了看。从审美,到诗歌,再到辩证观历史,《长安三万里》堪为启蒙佳作。
审美:不止光影墨色
看《长安三万里》的过程,像做一场唯美的梦。比起“追光动画”的前几部作品,本作审美仍然在线,而技术更上一层楼,所打造的每一帧,都堪称视觉盛宴。
1. 三万里盛景
以视觉再现唐代繁花似锦的长安城,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大胆。
史料载,长安城的东市曾发生火灾,烧毁12行、4000逾家商铺——而东西两市有多少行?共计达440行。长安的熙攘繁盛,可见一斑,体现其恢弘大气何其之难。
电影开始后,很快就打消我们的疑虑。当李白、高适第一次来到长安,动画“镜头”从这个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都市上空掠过,城墙高大广阔,城门巍峨壮观,街道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没错,长安到了。
可舞台不止长安。“三万里”什么意思呢,那是主角游历的路程,几乎是整个唐朝版图。
影片还呈现了烟花三月的扬州,灯火辉煌的黄鹤楼,水天一色的三峡奇景,以及潼关、松州、蓟北的壮美风光,带我们来了一场连贯南北的穿越。
影片的人物形象也大有讲究。乍一看,各色人等的身型有些“五短”,其实这味道对极了。人物设计是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唐人尚武,唐俑上半身较长,腰带下褪,以凸显雄壮;歌女高髻长裙,体态丰腴,似从彩陶仕女俑中走出来。
就连高适和李白骑着的“过于肥胖”的骏马,造型也是出自唐太宗的“昭陵六骏”。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全片别具匠心穿插的二维水墨画。诗人们或徜徉于青崖名山,或独钓于江上扁舟。相比三维的立体呈现,更能表达东方美学的别样意韵。
2. 盛唐的崇高之美
所谓审美,往浅了说是一饱眼福,往深了看,《长安三万里》带给孩子的美学体验,远不止如此。
用德国哲人康德的话,叫“崇高之美”。影片中,唐代的大诗人们被刻画得好,好就好在有生命力。
诗歌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
片里的杜甫戏份不多,不过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咦,他怎么跟印象中“沉郁顿挫”的诗圣形象差那么远?一副少年轻狂模样,自信的没边。
其实电影没弄错。杜甫比李白小11岁,岐王府里露面时还是孩子,满腔都是盛唐气象。他年轻时当然是自信的,不然怎么敢写出“诗是吾家事”。
高适呢,少年时就一身好枪法,游侠气概,不拘小节。“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这是他的诗。一手持戈一手持笔,这是唐人。
李白更不得了,电影把他的几种身份形象都展现出来:游侠,剑客,酒神,诗仙,道士……弹得琵琶曲,跳得胡旋舞,十步杀一人,下笔泣鬼神。
李白逢人就自称“大鹏”,高适一见到他就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潇洒不羁的人。
李白出场时的形象,是游侠、剑客
实际上,盛唐这些家伙,个个都潇洒不羁。用戴建业老师的话,“生命力强悍旺盛”。这种美,是掩在电影精美画面下的深层次美学。
影片还浓墨渲染了角色的友谊。从交朋友这件事上,可以一窥唐人品格。
开头,李白哭好友“吴指南”,将他安葬洞庭湖。主创真是做足了功课。吴指南在历史上不出名,但真实存在。他是李白在四川的发友。同行途中,发病而逝。李白是怎么做的?为他守尸郊野,不惧猛虎,后又迁骨改葬。
李白的交友信条是,“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他这人把“真”写在了脸上,也是真的能处。马背上远远望见高适,几分钟后,已经成为朋友。
电影还展现了他跟郭子仪的交情。李白遇诗名远扬时,遇到郭子仪,对方还只是普通军士,郭因事入牢后,李白托人找关系,一掷千金救下了他;后来,李白在安史之乱站错队伍,已经成为大将的郭子仪又冒死进谏,愿意用全部的军功赏赐、官爵地位换李白一命。
这种友谊,这种性情,观来有大美。
如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一书中所言:唐代诗坛有一股空前的大丈夫之风,连忧伤都是浩荡的,连曲折都是透彻的,连私情都是干爽的,连隐语都是靓丽的。这种气象,在唐之后再也没有完整出现,因此又是绝后的。
这种气格上的崇高之美,使得《长安三万里》带给观者的心潮澎湃,超乎光影墨色以外。
诗歌:由入门到入境
《长安三万里》其间贯穿48首唐诗,没有太生僻的,基本都是“九年义务制”里囊括的内容。比如《黄鹤楼》,比如《静夜思》,小学必修,朗朗上口。
古人习诗书,是熟读三百首、不作也会吟。学生问先生什么意思,先生会说长大自然就懂了,所谓“不求甚解”。
如今,语文教育的内涵当然更丰富了。熟读、背诵,只是入门——什么叫读懂一首诗,不仅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它,还要知道写它时候的心境。所谓“知人论世”。
相比传统的语文课堂,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在帮助孩子“知人论世”上实在有优势。
浅层次的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字号、籍贯、生卒年、身份、政治经历等。不过,孩子能否留下印象,难说。
所以,还要再说一遍《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难得。它非常生动、立体地呈现了盛唐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这对孩子的文学启蒙有很大的便利。印象中,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院线片。
1. 诗为何而写
电影里,年轻的李白、高适分别从四川老家、河南老家来到长安,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到长安来,主要目的不是逛街。两个青年的志向都很宏大,瞄准庙堂。但朝廷不是说进就进,也得参加“高考”。
唐代正儿八百高考就是科举,影片中对其的刻画充满细节:考中的人,可以在长安城任意一座院子里采下鲜花,春风得意马蹄疾;晚上还要举办盛大的“曲江宴”,唱歌跳舞开party。
但我们在电影中很容易能注意到,唐的科举几乎是地狱模式,考生苦哈哈、全国也录不了多少人。高适是接连落榜,杜甫则暗自发誓来年一定“曲江宴”,他显然也没考上;李白其实更惨,出身商人世家,社会地位极低,根本没资格参加科考。
没考上的和没资格考的,都得另找门路。这条门路叫“行卷”,就是先写诗出名,再经贵人引荐。唐朝做官,主要还是靠关系。也正因此,唐朝诗歌的繁荣不止是因为出了一批天才,也是全社会的推崇和需要所致。
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拍杨贵妃的马屁,这在当时很正常——没有门路的唐人需要推销自己,李白就到处说他是李广的后人,当然,真实性存疑。
在才子流连忘返的黄鹤楼上,挂着无数题诗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诗人自我推销的方式。诗写的好的人,名扬四海,最重要的是名扬皇帝耳朵。不过唐朝的天才太多,李白看到崔浩的《黄鹤楼》,提起来的笔又搁下了。
行卷未必要写诗,高适带着一身武艺,和伶人班子一道,在玉真公主的party上表演枪法;但玉真彼时正迷恋王维。王维的人物设计很有意思,一脸佛像,一脸平静,诗佛是也。总之高适在长安无法立足。但盛唐还有“升学”机会,他跑到边塞做职业军人了。
王维抚琴
通过高适的视角,孩子们能了解到,唐朝一直是突厥、吐蕃群狼环伺。职业军人离开温柔富贵乡,以军功为上,视边地为美,保疆卫土,形成独特的“边塞诗”,充斥着豪情胜概。
为什么写诗,写的什么诗,了解了这些,就很清楚了。
2.诗人是何种心境
全片有一处大高潮,伴随着《将进酒》的吟诵, 李太白骑着白鹤直飞九天,与天上宫殿里的仙人共饮……
为了这处高潮,导演说,别的47首诗展开时都做了隐忍克制——《将进酒》牌面太大,制作团队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这几分钟的刻画,最终效果的确让人晕眩,电影的视听魔力发挥到极致。
而正是前面两个小时的铺垫,我们完全能深入到李白的内心,理解这首名篇:
世人对李白的错觉或许在于,以为他的伟大在于其超现实性。然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位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也不例外。
玄宗封他的翰林,是专供皇帝赏诗玩乐,闲职罢了。他不停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毫不掩饰对于出将入相的向往,但又绝对无法接受任何附加条件。这是个不得志的仙人。
已是白发的李白回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醉酒中“喷”就《将进酒》。
有人看《将进酒》,注意到“朝如青丝暮成雪”,以为悲伤;有人看《将进酒》,注意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以为豪迈——电影的刻画则非常到位,诗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两种心境是同时交织在一个人身上。
尽管愁得不行,李白终究是个极致感性的人,是谪仙人,所以他在悲哀与快乐中绕来绕去,最后也不出来,直接睡着了。这和西方的“酒神精神”(Dionysian)真是如出一辙。
诗歌由入门到入境,入的是诗人的气象、境界,也是心路心境。
辩证之眼:历史的复杂性
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电影,虽然有艺术化处理,《长安三万里》做到了尊重历史。
主创团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学习,包括对唐代的社会状况和风俗进行考据;查阅了几百本史书和相关资料,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诗人生活过的地方采风,如西安、潼关等地。
比如唐代有很多礼仪规范,电影里还原的非常好。
例如,丧葬祭祀会在茅草上浇米酒;不同角色行唐代叉手礼,都是有区别的,“高适的性格内敛耿直,所以他行礼时会更加爽利直率,而李白因为他的性格潇洒,所以他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行礼”。
历史记载有空白的地方,则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去填补这些空白,进行艺术设计。这种合乎情理的想象,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平,以符合故事的需求。
对于商业片而言,“尊重历史”这一条,是很容易被抛弃的东西。但对于孩子的思维启蒙而言,这点尤为重要。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简单来说,即是对“矛盾”的敏锐性。历史本身就是极其矛盾的复杂体。故而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复杂性,其实就是培养辩证之眼,甚至无需其他动作。
举《长安三万里》中一个很小的细节。
电影中有个从未露面的重要人物,李林甫,安史之乱的间接性促成者、史书有名的“大奸臣”。
众多史书都给这位口蜜腹剑的宰相盖棺定论了,但,即便面对这样一个一笔带过的人物,电影的刻画仍然非常慎重,评李林甫虽然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不假,但也极有才干,正是他死了,没人压制得住安禄山,才生祸乱。
李林甫的两面性亦即安禄山、哥舒翰这两派胡人将领的不同面,前者是悍将,后者是良将。没有李林甫的经营,安史之乱中,能不能找到哥舒翰这样的勤王队伍还说不定。
影片描述唐王朝由盛转衰,为了保证观者最大限度感受到浪漫主义的气象,对朝堂的腐败其实做了淡化。这是合理的。可透过高适的视角,我们还是能看到盛世下隐藏的危险气息。
高适从前线拼杀回来,看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雄浑磅礴的边塞诗,此时也蒙上现实主义的阴影,似乎是杜甫颠沛流离后半生的前奏。
高适和李白,也像是盛唐时期诗人的两面。
高适踏实、务实、坚韧,基层工作也愿意干,到了战乱时真的能平定一方,成为唐代唯一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李白呢,则是纯粹的诗人,毫无政治头脑,完全不是做官的料,以至于晚年还卷入到皇室的手足互残之中。影片中,有政治头脑的是李白的夫人,早早预见后果(历史上也是如此)。
影片把这些复杂性抛出来,也让孩子能够对人的命运、历史的进程有着更全面的思考。可以说,《长安三万里》中没有脸谱化的人物,他们都那么的鲜活、生动,也因此而可爱。
由此外滩君想到,在这个创作日渐匮乏、反复炒冷饭的时代,所谓创意、创新,还远远没到需要拼天才、灵感的地步。
我们首先要教给孩子的,是多去描述,从正面到反面,由大处到小处,而非急于下定义。分清黑与白是刻板的,而看到黑与白之间存在的广阔的灰,这叫辩证之眼。
电影只是呈现出一种范式,留给孩子的,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影片结尾说“只要书在,诗在,长安就在。”
不去往里看这话的深意——在很多成年人已经坐不住168分钟欣赏一部电影的21世纪,还有影片关心书在、诗在的问题,这已经是种莫大感动。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