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长安三万里》:孩子们看懂了诗歌的浪漫与力量,成年人却为看到了自己而落泪

《长安三万里》:孩子们看懂了诗歌的浪漫与力量,成年人却为看到了自己而落泪

教育


这段时间最热的电影要数《长安三万里》了吧,全网都是对它的各种讨论。我也一直心痒,等到潼潼一从夏令营回来,我俩就去影院看了。



去之前我还担心,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潼到底能不能坐得住。但这条微博下大家的讨论,倒是让我放下了心来。



事实果然如此。


即便这是一部信息量爆炸的历史片,即便它其实是需要一些大唐历史知识储备作为观影门槛,即便孩子们定然看不懂一些历经世事的成人才能明白的沧桑与无奈以及家国情怀,可这些都没影响到潼和影院里的其它大大小的孩子们都好好地看完了这场三小时的电影。


许是片中有许多孩子们背诵过的诗歌,和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诗人,让娃们觉得特别亲切;又或许他们看到的的是与成人不同的视角,却仍然在其中有他们自己的乐趣与收获。



当然,大一些的孩子肯定会理解得更好。

比如我旁边坐了一位高中生模样的男孩,电影结束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地不愿离去,嘴里一直念叨着:好看好看,精彩精彩!

而作为成年人的我,因为看懂更多,在观影的时候,甚至一度落泪。



一来,为那个群星璀璨的盛唐长安落下感动的泪。


曾经,它宛若海明威笔下的巴黎,是一席充满了舞乐诗赋的流动盛宴。长安,在她成为大唐首都之前,已经做了数百年的首都。



可以说,长安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但我们可以看到,盛唐时汇聚在此的诗人们,每一个都很年轻。


那种年轻,并非年龄意义上的,而是人人都心怀着一片热腾腾的梦想,建功立业,报国济天下。



二来,也为由盛转衰的长安落下唏嘘的泪。

当时的长安,是一个盛世的符号。但一把火,长安城近千年的繁华就被烧掉了。皇帝逃跑、百姓颠沛流离,心怀梦想的诗人们,梦碎了。

曾经在一起对酒当歌的诗人朋友们,或因局势所迫,或因个人选择,分道扬镳,四散天涯。



除了能在电影中感受到如此大起大落的历史背景,这部电影还给了我们最接近盛唐诗人和唐朝诗歌的机会,对孩子,对成人都是如此。




于孩子:从此诗歌不仅是背诵,更是感受



在这样一个速食时代,很感谢有一群人,能踏踏实实、不急不躁地,愿意用动画的形式去讲好一段历史故事。

尽管可能这部电影本来的受众,并不是针对低龄儿童。但能用动画这种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相对友好的大门,带着他们真正走进唐诗所描写的那个“世界”,已经弥足珍贵。

每次带着孩子学诗,大家都强调,最忌讳的是死记硬背,应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吟诵。

但如何了解?实话说,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孩子现在的生活距离太远,仅凭着后人解读的文字,很难让孩子真正去想象唐诗中所写的事物,更何况诗人当时的心境。



但这部动画,恰好让孩子们看到书本上那些拗口晦涩的古文,是如何活了起来,变成了没那么难懂的故事。

如果不是这部动画,孩子们又怎会知,李白那首《早发白帝城》并不是他游历山川,兴致所至,而是他被赦免之后所作。

半日之内,李白经历了从阶下囚到重获自由的大起大落,他该有怎样的惊喜和畅快,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在怎样看似轻巧的字句间暗藏着难以想象的惊险与跌宕。

这些细微处的体会,都通过动画片更加直观地传递到孩子心上,胜过书本上任何一段背景介绍。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孩子们又怎知,边塞诗所描写的到底是何种景象?

当孩子们跟随着动画片,从繁花似锦的长安城,来到高适掌兵的边关,看到那里充满着杀戮,漫天风雪萧瑟,一定能对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勾勒出的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有更加真实的感受。



还有动画片中高适的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结束后,潼潼还跟我气鼓鼓吐槽这个情节,“别人都在那里打仗,竟然还有人在帐篷里跳舞!”生死杀戮的残酷感和保卫国家的紧迫感,更加反衬了统领者们的昏庸,和繁华假象背后一戳击破的泡沫。这样影像化的对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比单纯看文字更强烈的愤慨和冲击。



即便孩子可能看不懂这部动画片中的深意,但能让书本上的古诗文活起来,就像真的带孩子穿越回大唐感受诗人文字里的生活与日常一样。

为古诗“去陌生化”,让孩子产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语的凝练和意境,仅从这一点来看,这部动画就值得孩子们看一看。

当然,如果娃还在学龄前,那可能就不太能看得明白和坐得住了,至少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或者初高中的孩子,才理解得更好。



小娃想去看,要确保孩子能不能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长里坐得住。也可以等院线下架了,线上有了正版资源之后,选一些片段来看。



于成人:矛盾又复杂的李白,让我们第一次离他如此“近”



李白一直被称为“诗仙”,大家习惯把他塑造成一个精神偶像。他的率真洒脱、飘然不群,他胸襟中的星辰宇宙,都是我等凡人望尘莫及的。

我们都知道,偶像是用来崇拜的,不是用来共情的。



我们喜欢李白的诗,喜欢他诗中的豪情,侠义与快落,而这份喜欢更多的是羡慕,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无法活成李白那样的潇洒。

但这部动画,竟然让我开始对李白共情。

动画片中的他,精神与灵魂向往着星辰大海,肉身却无法摆脱世俗的要求,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反复横跳的他,显得有些拧巴,有些矛盾。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样的李白是不适应的。我甚至在心底暗暗吐槽,把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为功名游走,还时常沉溺于酒醉之中的人,是对诗仙的不敬。

但观影结束后,当我查阅了更多史料,才发现真实的李白本就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正是他的拧巴和矛盾,才让他从一个脸谱化的“谪仙人”形象,变成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诗“人”。



电影中,李白被皇帝“赐金放还”,仕途这条路眼看着走不通了。胸中郁结的李白和诗人朋友们在奔涌的黄河边饮酒,醉卧之时一时诗性而至,作了那首著名的《将进酒》。

动画将这首诗做了非常令人惊艳的视觉化表达。

“黄河之水天上来”幻化成李白打翻的酒坛里泼洒出的酒水。李白和朋友们驾乘仙鹤,逆着咆哮的黄河浪,直冲云霄。他们一起去往了神秘的宇宙尽头,那里有璀璨的银河,绚烂的极光。



当他从天而坠的那一刻,一切回到了现实。


银幕中,李白那张苍老寂寥的面庞被无限放大,他沉吟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仿佛要将那份悲情揉碎。



那一幕,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李白不得志的苦痛,绚烂的幻象掩饰不住中年郁郁的悲凉。但我们也能体会到,李白那不同常人的豪迈和胸襟,向着浩渺宇宙,壮阔到足以冲破那份悲痛。

极度张扬、潇洒浪漫,这些在李白身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这样的奔放与诗情,正是李白天才的一面。



而李白一路辗转山河,想尽各种办法入仕,写诗想求得名声,以吸引官员的注意;把诗作为仕途的敲门砖,或巴结、或溜须,只为求得贵人举荐,向着权力系统的中心不断靠近;或者通过入赘,娶名门之后,洗白自己低贱的商人身份,以获取仕途的入场券……这些关于李白的所作所为,也都是真的。

当然,能写出“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求官也一定不是为了钱财。“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李白心中,也自有属于他的月亮。



他心中的“月亮”,是治国之梦,更是“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文人共有的人生价值,“参与缔造这个时代,为国家,为苍生”也是属于文人们共有的坚守和良知。

所以,如果仅仅是把李白的“入仕”看作他在趋炎附势、追求功名,格局上有一些小了。

毕竟,他可是心系浩渺宇宙,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李白。



而在我看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反复徘徊,这份矛盾,是李白作为一个人的局限,也是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局限。

他一直非常努力地想融入大唐盛世,但他却始终没办法真的融入。他的性情崇尚极度的自由,但偏偏想要走进那个庞大的权力机构,是万万容不下个人的自由。

我们都说,大唐是包容的。的确,大唐可以容纳下不同的民族,突厥人可以封王,日本人甚至能做官,但它却无法包容一个像李白这样的商人家庭的小孩去考官。



记得电影中有一句话,“天下之间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

的确如此,无法撼动的等级制度,不可动摇的科考制度,这一切以牺牲个人自由意志为基础的规则,才造就了那个浩大威武的中央集权。

就像作家张大春所说的那样,这样的“盛世”是“依赖于个人意志服从群体意志。盛世之名越是浩大,越是如此。”



这也是李白注定不得志的原因。


他以自己的极致才情辉煌了那个时代,却终究被时代所负。以他的胸襟和才华,如果不非要从政,他绝对可以在其他领域打下属于一片自己的天下。但可惜,时代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李白的拧巴,说穿了就是一个“个人与社会不相融合的故事”。在这份拧巴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个“大时代中不想随波逐流,却又迫于时代”的人的身影。

李白天然的气阔,是他“仙”的一面;而李白的矛盾,则是他“人”的一面。



A面与B面,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李白。

而这样一个李白,通过这部片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勾起了无数中年人的共鸣。

在一片漆黑的影院中,我们看着李白从一个肌肉结实、挥剑吟诗的少年,慢慢变成了一个皮肤松弛、老态初现的疲惫中年人。

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那样一个挣扎着不被俗世裹挟,却又郁郁不得志的中年身影。



我们为李白慨叹,更为自己慨叹。少年时的壮志在心,被现实反复蹂躏之后的心灰意冷,李白所失去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所失去的。

突然一下子,我们就明白了,李白在选择投靠永王时所说的那句“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也不见得真是他一时糊涂,而是一个中年人不想要输给命运最后的倔强。

但李白仍然是特别的。

尽管他身外无家,入仕无门,寻仙无路,像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但他仍然在受尽挫折、愁苦满肠的时候,还能拥有“举头望明月”的心境,还能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鼓舞人心的诗句。



这也是李白,之所以能成为精神偶像一般的存在,被后人敬仰、崇拜的原因。


电影中,高适要去边塞赴约,李白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句诗,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他在用诗句,表达对朋友的鼓励。



“将干谒之作,普成布施,聊以抚慰那些盘桓于士大夫阶级边缘的人”这是李白常做的事情,也是古诗能有着生生不息活力的原因。

就像张大春所讲,“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寂寞,是菩萨行。”李白将自己的洒脱,悄悄地编进了诗歌中,那些古文字穿越千年,抚慰着、温暖着每一个失落、难过、心灰意冷的现代人。

当我在观影的时候,听到影院里小孩子在集体背诵着电影中出现的诗句时,我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

那些诗句,拥有着一种传承的魅力,在吟诵间跨越古今,燃起一炬火把,在我们人生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只要诗在,长安就在。”

只要诗在,我们的精神符号永远不会灭。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如果孩子喜欢《长安三万里》,暑期可以安排他读这套书了《长安三万里》官方诗选、诗仙盲盒、古诗学习机,带你领略诗词浪漫必须让孩子知道这7个常识,才能把《长安三万里》看得更懂走秀《长安三万里》上映!中国的6个伟大诗人,孩子都该了解!《长安三万里》票房突破7亿,评分飙上8.2!网友怒赞: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国产动画能继续讲好故事吗?看了一夜爆火的《长安三万里》,才明白成年人的辛酸,都被他说尽了闲来无事(小小说)《长安三万里》爆火:读懂了李白,也就读懂了人生《长安三万里》爆火:大型背诗现场,让无数成年人破防流泪!《长安三万里》火了!国人的极致浪漫,竟然可以用这种形式表达~原来,《长安三万里》是给中年人看的童话《长安三万里》:盛唐的失意与诗意白菜园《长安三万里》:全部的李白,重返大唐的幻梦《长安三万里》爆火,除了诗词,孩子还可以从中学什么?不要带8岁以下孩子去看《长安三万里》!30岁以上强烈建议去看!收藏!《长安三万里》唐诗英译来啦,网友:种下了诗的种子……苏童《三棵树》《长安三万里》:李白为什么就混不出头《长安三万里》,故里有长安5075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黄广战役 7看了爆火的《长安三万里》才顿悟,什么是成年人最好的生活方式《长安三万里》火出圈,“中国式浪漫”到底有多上头?荐片|一定要看《长安三万里》电影《长安三万里》终极预告;DC新超人电影公布演员阵容《长安三万里》48首诗词汇总,带孩子去看你们能背出几首?《长安三万里》:读懂李白四首诗,悟透人生四重境界成年人最大的幸运,是深深共情了《长安三万里》电影《长安三万里》的48首古诗,@家长,快带孩子一起来学!|光影《长安三万里》:原来小时候背过的诗,都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长安三万里》:盛唐群星闪耀时《长安三万里》您看懂了么?全诗词48首+2首彩蛋,另附各种隐藏梗《长安三万里》:流水账?还是东方叙事长卷?由《长安三万里》回望盛唐:世人皆想去长安,包容自由成气象 | 专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