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小饭馆里,重新读懂中国家庭

在小饭馆里,重新读懂中国家庭

广告创意


作者 | 苏晚水


在顺德,有一家父女两代人经营的“必吃榜”小店——松记食店,从“街坊食堂”做到声名远扬,曾经有食客驱车一小时,打包本该留给员工吃的剩余食材,也曾被当地电台DJ当作“食堂”,屡在节目闲谈中被提起。松记纯人工调制的食材、钻研出来的那一口鲜味,被不少广佛食客记挂。


在一线城市漂泊的年轻人,大多数时候吃不到这样念念不忘的食物。连锁快餐店、高端西餐厅、公司饭堂、外卖软件上以“第n次创业”为噱头的作坊……不同的店或精致,或快捷,或实惠,但大多只呈上食物,隐去可以交流、值得记挂的人。

 

这些年轻人也大多记不太清家的感觉。离乡投入大都市,春节时才一年回一次家,就像用钝刀切割着和原生家庭的联系,地缘、趣缘关系成为亲缘关系的代餐填充着日常交往,远赴父辈全然不知的新领域奋斗成为新的独立宣言。


和街角的早餐档一样,传统的家庭经济连同传统家庭世代的纽带,在大城市里几近消失。但是这些故事,在以家庭为绑带的小商户中依然上演着。


烟火小店搅动了城市单调刻板的味蕾,更让大众重新忆起家庭的羁绊


可以看到,尤其在餐饮领域,几代传承的家庭店塑造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标记着城市的味道,逐渐成为外地食客寻味的宠儿。在今年的大众点评“必吃榜”上,40%上榜商户为非连锁的烟火小店。

 

烟火小店搅动了城市单调刻板的味蕾,更撕开了现代化叙事的遮蔽,将质朴、赤诚的传统经营理念和模式带回大众视野,让大众重新忆起家庭的羁绊,重新读懂中国家庭的内核。



01

一家人一起把店做起来

坐落在广州西部的芳村,是和佛山市接壤的“边缘地带”。这个地方以花卉出名,但算不上繁华,但这里却开着一家深受本地人喜爱的顺德松记食店,常年有中心城区的老饕驱车来排队等吃清水火锅,门庭若市。


千禧年前后,松记就在芳村扎根,但这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其实只是一间分店,若要说寻根,根在顺德,需寻至1983年。

 

1983年,从厂里下岗的潘松兴在亲朋好友的建议和资金支持下在容桂的河边支起了一个二层的棚,松记在这个只有四张桌子的简陋违建房中诞生了。那是一段被困苦和劳碌撵着前进的日子,连幼女潘魏文也早早观察并感受到生活压在这头家上的重量。


1988~1993松记门口还有道用铁框加木板搭的桥,那时候餐台还是摆在路边


建店之初,松记更多做的是家常菜,潘松兴和妻子需要包揽采购、烹煮、服务、清理所有环节,妻子怀着小儿子时,挺着八个月的肚子仍骑着单车去进货,也带上年仅4岁的大女儿——潘魏文就趴在后座箱子上,紧紧拽着绳子,防止泥路骑行过于颠簸而被甩下车。


潘魏文最记得的,是那些一家四口躺在棚子二层难以入眠的夜。老鼠是与他们分享这个阁楼的“合租人”,夜晚总会响起神经衰弱的母亲起身找药吃的窸窣声。偶有一次,母亲因为操劳过甚呼呼大睡,父亲也会惊恐地将她摇醒,生怕是过劳猝死。


但夫妻俩的拼命是有所回报的,新鲜的食材、出色的厨艺、周到有礼的招待,加上踏实肯干,松记在顺德容桂当地声名鹊起。五年后,松记拆了棚子搬进了小小的街边店面,再过五年买下了现在总店的房子,再次搬迁,也办下了营业执照。


现今的松记总店,承载了两代人的记忆


生意红火了,但伙计并不多,在店里长大的子女是天然的帮工,半大的小孩听到筷子筒、牙签筒晃动的声音,瞧见扭头张望的客人,便会放下手中的事儿,手脚麻利地给客人送餐具。“我从小就想着接班,我跟弟弟小时候一直在店里住,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就是继承人。”潘魏文说。


所以高中毕业后,潘魏文就回来全职打点松记的生意。那个时刻,并没有现代公司权力更迭时的庄重严肃,只是像每次下课回家打招呼一样,潘魏文自此把自己的日夜也都留给了松记。像松记专注做清水火锅这个至关重要的决定,看起来是潘魏文接手后的改革,但实际上是一家人早已默契形成共识,潘魏文只是轻轻一推。


这可能就是家庭店与现代化管理的连锁餐饮的区别,家庭小店的权责利区分多有暧昧地带,但这又是一个无比恒久、牢固的情感共同体。


就像女儿在本该无忧读书的时候就来操持松记,早到了退休年纪的74岁的潘松兴也并未撒手不管,到现在,还风雨不改地每天五六点到市场挑选食材,到店里给食材清洗、调味。潘松兴可以不借助测量工具给十来二十斤牛肉精准调味,“眼睛就像是一杆秤”,有他坐镇,松记的出品就像有了压舱石。


所以在潘魏文眼里,她至今也不是所谓的“完全接管松记”,只是“在负责松记的经营和管理部分”,她每天也习惯给父亲“汇报工作”,父女俩对松记的发展有商有量。和很多年轻人正忙着“断亲”不一样,松记的两代人的相处保存着老式中国家庭的那种牵绊感,父女间可以互相理解、共同奋斗。


现在,松记食店在广佛地区共开了四家店,尽管管理辛苦,潘魏文从来未想过走加盟模式,甚至连食材,都需要总店来掌控把关。因为对于潘魏文来说,松记并不只是一盘餐饮生意,更是不容有失的一家人几十年的心血结晶。



02

“给爸爸的一生画上感叹号”

管了松记二三十年,潘魏文时常觉得自己是在追随着父亲的足迹奔跑。如果是松记几十年的老客,一定觉得潘魏文十足继承了父母的作风——她像父亲一样专业执着,也像母亲一样耐劳勤快。


潘魏文的妈妈


开芳村店的时候,潘魏文28岁,招员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年纪轻说话没分量。而那会儿潘魏文也怀着孕,却依然勤恳打理着新店的事务,看见员工做得不合要求,她便亲身示范,让员工“要么跟着做,要么选择走”。久之,岁数比她大一轮的阿姨们对她信服有加,刚毕业的小年轻更是觉得她像教导主任。


能使这雷霆手段,多得在潘魏文刚回店里帮忙时,父亲“发配”她去洗三年碗,洗到比店里任何一个员工都快都好,然后照着这样的标准学透店里的一件一件事务。“想要管好人,自己要成为最懂的一个”,这个道理潘魏文一直记在心中。


爸爸潘松兴松记在打鱼滑


而这只是父亲教会潘魏文的其中一件事。对现代年轻人来说,父辈那一套大多被贴上了“过时”的标签,但潘魏文对父亲的理念、风格却有着少有的认同。在她眼里,父亲的大半生都写在了松记的发展史里。在经营松记的几十年里,她不仅学习了父亲是如何立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为人。


潘魏文评价父亲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执着”。做松记这么多年,他就是在追求专业、追求极致。潘松兴曾经用五年时间,钻研牛腱子怎么切、怎么调味才是最鲜美的;他亲自挑货,保证买到最好的部位;他要求松记不卖隔夜肉,一直在追求的粤菜的那一口“鲜”。松记一直保持着这些原则,四次上榜点评“必吃榜”。“这正是松记几十年一致的口味,得到平台和食客的认同的最好印证。” 潘魏文认为。


松记四次上榜点评“必吃榜”


除了出品上的追求,潘松兴颇有儒商的风范,以义取利、以利济世,取之有道、回馈社会。做生意的时候,总是会想着如何给客人带来更好体验。九几年刚做清水火锅那会儿,他就想到要亲自给顾客烫肉,让客人品尝到食材最好的口感。现在松记出名了,潘魏文在公共假日也不休息,反而延长营业时间,尽力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吃上。除此以外,潘魏文还记得,父亲会出钱修店前破烂的路,遇到落魄的老人会掏出兜里的钱,到现在潘家步入小康之境,潘魏文也尽自己的力量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捐建学校。


在潘魏文的记忆中,父亲是个说少做多的人,不说什么大道理,答案都在行动里,在父亲的整躬率物中,他的坚持和理念,成了松记的方向标。

 

在松记总店的一面墙上,挂满了松记的奖状奖牌,除了饮食相关的,也有公益慈善和盆景比赛。不少客人问这面墙是否用以炫耀,而潘魏文甚少辩解,她把这些挂出来,是因为它们就是父亲坚持底线、追求极致的证明,也是为了自我鞭策和警醒。


所以这么多年来,潘魏文拒绝了异地开分店的邀请,拒绝了扩张,或者做其他火锅品类,连开分店都需要细细考察、仔细考量,想要的只是守好父母创下的这块牌子。下一步,潘魏文想给松记申请“佛山老字号”、申请“佛山名店”,甚至有小小野心,把顺德清水火锅申请为“非遗”。


“现在赚多赚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松记做好,做成顺德、粤菜甚至中国美食的一张名片,让父母的辛苦有一个答案,给父亲的人生画上一个感叹号。”潘魏文反复说。


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一种传承责任,更是对精神文化的使命传承;让品牌成为一张开启地方企业文化的名片


现在,听到客人夸一句“好吃”,她便会开心得像是墙上又多挂了父亲的一张奖状,似是看到松记的招牌更闪闪发光。



03

小店里的中国家庭叙事

像松记这样的家庭店有很多,平日里他们大多不起眼,不像很多高端餐饮、连锁品牌、年轻“网红”那般,一出生就有了完整的故事和愿景。


小店的店主大多会以“自己没有故事”开头,家人和谋生是最直接的开店原因,就像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一样,找了一条安身立命的路径。只是当中有的人付出100%的真心和努力,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里。很多时候,“没有故事”背后,蕴藏得则是平凡的伟大。

阿象肠粉店面


汕头的阿象肠粉,因“薄”和“鲜”受到追捧。老板董源超说,其实自己是因生活所迫,30岁时才从电工转行开店。本来没有什么目标,但既然决定开店,董源超还是找了当地老师傅拜师学艺,并自己钻研改良,让肠粉变得更薄,更是天天六点就去采购当日新鲜肉类和海鲜。就是凭着这样的品质,因为白天要照看孩子,不得不到晚上九点才开门的阿象肠粉,也人气火爆。


同样在汕头,同为大众点评“必吃榜”商家的汫洲蚝仔粥,老板杨旭松的开店理由也很朴素——为了妻子辞职也有件事做。店开了后,夫妻二人尽心尽力,亲力亲为,杨旭松两三天便驱车几十公里回家乡饶平海边淘海鲜,用最生猛新鲜的食材招待过往食客。


汫洲蚝仔粥店内招牌美食


和这些小店的老板聊天,平凡人感觉就像是在照镜子,话里行间都是生计、勤奋和敬业,沾满了烟火气,能在食物中吃出些情绪和温度。而当这样平凡的努力和诚恳代代相传,这个店的故事便有了厚度。


在武汉,黄鹤楼附近的大成路开着一家“小秋饺子铺”,已经有45年的历史,从婆婆一辈传下来,从路边摊做到200平米的街铺,饺子店有着吃了三十多年的老顾客,从一毛六吃到十二块,就记着店里不变的味道。另一条街上,也有一间开了25年的早餐店,店主赵师傅希望也在从事着餐饮业的儿子将来能接手这份事业。


但在这个追求独立、流动的现代社会,世代相传实在已经不是一件易事。年轻一辈的意愿是这些厚厚的故事能够续写的题眼,选择接手其实意味着把自己的人生绑在父辈的意志上。

英姑猪杂粥店面


今年上榜大众点评“必吃榜”的佛山顺德一间夜宵店“英姑猪杂粥”,接班人就是一个22岁的年轻小伙陈宇枫,他在18岁时从父母、姑妈手中接下这间二十多年的老店。


接手前,陈宇枫从事着淘宝设计工作,和大多数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样坐在舒适的办公室,作息规律地上八个小时班。常年在烟熏火燎中劳作的父母全力托举,千想万念儿孙能不再囿于厨房,谁知去看了看山海的儿子又折返回来,起初是怎么也不支持。


但实在看不了不再年轻的长辈日夜颠倒地操劳,陈宇枫先斩后奏地裸辞,毅然回家全职看店。木已成舟,两代人也没有争吵,父母和他都明白彼此心意,知晓这是亲人间出于相互体恤的较量,进退都是一方为另一方着想。

准备开煮的猪杂粥


陈宇枫虽然年轻,但接班后也似父辈般勤勉。他常常经营至半夜,收拾店面后,小憩一下便在清晨前上路,前往屠宰场进货,忙到晌午才睡几个小时。他也把现代化的工具用到店铺经营上,善用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接收食客反馈,英姑猪杂粥逐渐从街坊店变得全国闻名。“看点评来的外地客人占到四成有多,高峰期一天能卖出400多斤猪杂和猪肉,大概相当于20到30头猪。”


看见接轨线上工具后的小店越来越红火,父母也逐渐放心让陈宇枫决策更多事情。他们开始认识到,孩子回来并非单纯因为心疼,他们创下的事业已经带上了新一代抱负的烙印。


有传承的老店很多,但若只是师傅带徒弟的故事,就总觉得和食客隔了层什么,而在这些一家人经营的店里觅食唠嗑,却能窥见一种更老派、更紧密的家庭关系——子辈可以理解父辈、延续父辈的理念、追求和事业,一代一代人也是在这的传承中,相互羁绊相互扶持。


年轻人青睐彰显“个体”的现代化叙事,而社会其实充满着角度不同、流速不同的切片,餐饮小店就是一个社会观察窗口,给我们重新读懂中国家庭的机会。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苏晚水

编辑 | 木   土

统筹 | 张鹏霞

排版 | 静   山


更多资讯



南风窗原创访谈节目

 《致敬实干家》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些博物馆里的文字,太戳了【冷兔趣闻】永远都会被博物馆里的文字打动厌倦外卖的上班族,爱上现炒成人小饭桌在广东人开的川菜馆里,谁也不准上火!一图读懂中国消费20年打工人为何盯上老年食堂和小饭桌在餐馆里,哪些轶事与秘密流进了小说?星期一闲话“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夏日街头,我们找到了这些惊艳的“绝版”小饭馆平均存活不到一个月,第一批“成人小饭桌”开始倒闭了第一批刷屏全网“成人小饭桌”,已经倒闭了一图读懂中国方便面江湖Jennifer Connelly(1984 - 2022)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在听琴、品诗、赏画中,读懂中华之美→透过榜单读懂中国企业——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单解读成人小饭桌,做不成大生意?生日快乐风靡社交媒体的“成人小饭桌”是一门好生意吗?厌倦外卖的上班族,爱上现炒的成人小饭桌观察丨读懂中央财经委员会的研究问题清单现在的人,都去博物馆里找____第一批爆红“小饭桌”,倒闭了年轻人的新副业,在家搞起「成人小饭桌」在这里 ,读懂中国耶伦访华,五个细节读懂中方立场这届小饭桌,专门收留成年人搞副业的年轻人,盯上了成人小饭桌Left Outside Alone & Sick and Tired - Anastacia在中国6500所博物馆里奔走“打卡”,孩子们真的懂了吗?希尔伯特旅馆里,住着AI的某种真相走入暮色中的bay在小小的盒子里,卷啊卷啊卷!“既要读懂中国,更要认识世界”:《参考消息》数字报走进外交学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