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公众号新闻



作者:刘建中
源: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


好政策应该满足三点:可行、有效、副作用小。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的发展路径缺乏可以模仿的成功先例。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各路经济学者纷纷给出分析与建议。


辜朝明是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曾为日本首相提供经济和银行方面的咨询。进入野村证券之前,他作为经济学家任职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获得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博士会员的荣誉。因其代表作《大衰退》,以及“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辜朝明为学界人士所熟知。


辜朝明观察到,当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之后,很多企业即使有借贷能力也不愿增加负债。这些企业会把盈余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扩大投资。他说这是因为企业需要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降低负债率。无疑,他的发现是有意义的,但其发现在经济学经典中早有论述。而且,辜朝明对企业减少投资的解释并不完整。


危机发生之后,企业减少投资的心理动因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辜朝明所说的降低负债率,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第二种仅仅是因为经济衰退中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当然,还有很多企业丧失了借贷扩张的能力,在衰退时,银行放款会变得更加谨慎。


虽然难以分辨具体原因,但大衰退之后,居民不愿消费,企业不愿投资,社会总需求显著下降是非常可靠的经济学现象。目前更需要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社会总需求继续坍塌。


辜朝明认为,此时政府应该采用有效的财政政策,抵消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下降。他同时认为,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作用都不明显。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影响民间投资。货币政策也可以改变一些细分市场的利率。而结构性政策,通常指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竞争力。


结构性政策在非衰退时期是最重要的政策,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但结构性改革需要时间。衰退发生之时,社会总需求快速下降,结构性政策难以在短时间内促进总需求回升。


所以本文重点讨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


下文分五部分:


1、财政政策的两难;


2、货币政策有效且必要;


3、其他政策的探索;


4、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5、写在最后的话。


1

财政政策的两难


应对衰退,辜朝明给出的药方是“有效的政府投资”。这里“有效”二字十分重要,但困难在于我们并不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更“有效”。


不论是鼓励消费还是扩大投资,政策首先要扩大当前需求,防止需求塌陷。除此之外,还希望政策能带来效率提升、生产力提高、产业升级。毕竟我们还需要发展,而生产力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对于当前的情况,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很多建议,建议的政策是否有效?政策实施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先评述四种最广为推荐的财政政策。


第一种方式是政府直接投资。


回顾历史,在这类项目中,有些收益不错,也有些收益不佳。这种方式的关注重点是项目收益率。翻开某些地区的专项债报告,不难发现很多专项债的收益测算难以令人信服。收益率为负值的政府投资其实是政府消费。比如修没有车跑的路,还有一些形象工程。这种投资浪费社会资源,缺乏效率,加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第二种方式是减税。


减税是非常好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但减税并不能快速扭转信心不足。看不到盈利前景的企业不会因为减了税就扩大投资。


为了促进企业投资,应该优先抵扣涉及投资的各类款项。制定具体政策时要做到三点:规则清晰、手续简单、额度够大。如果减掉的税务抵不上带来的麻烦,企业兴趣不大;如果规则过于复杂,不仅导致执行成本过高,而且容易滋生贪腐。


第三种方法是中央政府发行债券,缓解地方债务压力。


某些地区还本付息压力大,如果风险暴露会加重衰退。目前应该延迟风险爆发的时间,但应仅限于债务展期,不应该兜底救助。


的确,中央发债的成本低,用中央债务置换地方债务可以降低地方债务负担,给地方更多的施政空间。但是,某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抵押物质量不高,为何可以从市场借到钱?这是因为市场认为,中央最终一定会为地方兜底。


如果中央真的救助了,那么就会加强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仰,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观念需要被纠正而不是被加强,市场需要知道投资某些高收益城投债需要风险自负。


第四种方法是无差别全民发钱。


这个政策是公平的,但效果不好说。发钱政策在美国的效果很好,但中国和美国的情况非常不同。


图1显示,美国人消费倾向很高,基本维持在90%以上。最近十年美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均值为92.4%,即100元可支配收入,会被花掉92.4元。而中国人居安思危,危机意识很强,最近十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均值为66.2%。


图1: 美国居民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有读者会说,66%也有效啊,如果给每人发1万元,那么还有6600元变为支出。但是,这一点其实难以确定。首先,202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9万元,消费约3万元,消费倾向下降到了61%( 3/4.9=61.2 )。这反映了消费信心不足。


而且,我们并不知道老百姓突然收到1万元之后会不会消费。如果信心不足,这1万元会不会被完全当作储蓄?如果不消费,短期内就起不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当然,虽然短期内达不到效果,我仍然支持给每人发1万元。这1万元能帮助很多家庭修复资产负债表,具有长期意义。


目前看,有两个政策可以优先进行。


第一,提高社会保障。在经济衰退期,有些人的生活更容易短暂陷入困顿。中国现在物质足够丰富,不应该出现食不果腹的情况。


首先要保障弱势群体衣食无忧。还可以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打工者提供基本的食物和住宿。从短期看,这解决了进城务工者的现实困难;从长期看,这鼓励了进城务工,能促进农民变农民工,农民工变市民的进程。


第二,企业科研补贴。企业研发会购买仪器设备,雇佣高校毕业生。这能快速扩大了社会需求,而且研发会提高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如果企业研发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还会扩大投资。


2022年A股上市公司总研发费用为1.4万亿元,加上非上市公司,体量足够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控制企业虚假冒领是一个问题。


辜朝明说大衰退之时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但他的意思应该是,实施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也难以看到明显效果,所以必须推出有效的财政政策。但他没说的是,如果不做货币政策调整,却会见到明显的恶果。


所以,在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必须配合。


2

货币政策有效且必要


我们在这部分的主要观点是,降息要快,且要根据衰退程度适当超调。比如说,购房出租的收益率是3%,那么购房按揭贷款利率应该快速降到3%以下。


严重衰退之后,仅靠货币政策难以增加社会需求。这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比喻:你可以用绳子拉着牛,让牛喝不到水;但如果牛不想喝水,绳子却帮不上忙。这个比喻讲的是,在抑制需求过热时,货币政策非常有效,但当需求不足,货币政策无能为力。


但是,如果货币政策不配合,会阻碍财政政策发挥效力。我们来想象一个最简单的经济模型:假设社会中仅有一种投资品:住宅。那么,衰退之后如何扩大住宅投资?以下是纯理论的政策探讨,并不是实际的政策建议。


首先可以用很多的财政政策:取消限购;鼓励购房,以旧换新(比如棚改);降低印花税、契税;简化交易流程(比如“带押过户”),降低交易成本;规范中介市场、打击黑中介;稳定信心(比如,明确提出房产税50年不推出);地方政府入市直接购买住宅用于租赁等等。


以上这些财政政策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强弱未知,副作用未知。那么货币政策呢?


如果用于投资,私人购买住宅会权衡收益与风险。收益是扣除资金成本、折旧等成本之后的租赁收入,风险是房价进一步下跌的程度和概率。这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为利率下降直接降低了资金成本。


当然,在大衰退之下,即使零利率也无法驱动购房需求。因为大家预期房子未来还会跌很多,或者未来流动性很差。但这并不等于货币政策无效,只是效力不够。这时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合力之下更容易成功。


回到现实中,目前中国整个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下降,这时理应下调利率来匹配投资收益率。考虑到信心不足,为了诱导投资需求,此时的基准利率应该降低到社会平均收益率之下,尤其应该降低贷款基准利率。


日本在衰退初期,货币政策出现延误。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降息速度太慢。萧条的迹象在1991年就非常明显,但图2显示,1992年日本主要银行贷款利率还在6%以上。面对大冲击,日本主要银行贷款利率在1990年-1993年远高于名义GDP的潜在增速。这种条件下,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必然很弱,投资无法对抗衰退的力量。


图2: 日本主要银行贷款利率以及名义GDP增速


财政政策的出台和发挥效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货币政策应该先行快速调整到位。应该根据资产价格下降程度的预期、信心受损的预期、未来潜在经济增速这些因素决定降息幅度。比如,中国这次房地产遇到的冲击比较大,房贷利率就该大幅下调。对于部分城市的小户型和首套房,甚至可以考虑零利率。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还需要探索其他政策。


3

其他政策探索


应对衰退,还需要三类政策。


第一类,完善股市制度。


股市是鼓励投资的一种制度安排。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事情,股市的机制就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但中国股市机制不够完善。注册制之后,新股发行加速。股市不能成为某些人资产放大和快速变现的场所。对股东减持应该更严格。比如,在公司分红低于募集资金的前提下,前10大原始股东不可减持。


而且,股市的透明度应该提高。对财务造假应该根据情节严厉处罚,同时按照处罚金额大比例奖励举报者。


第二类,改善营商环境。


改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投资,这毋庸置疑。无数城市都说过要改善营商环境,但真正显著改善的城市却不多。往往是原来好的继续好,原来不好的继续不好。统计发现,财政状况不佳的城市营商环境往往不佳。营商环境难以改善,原因有二。


1、改善营商环境意味着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利益。但财政紧张之时,难以放弃短期利益。


2、改善营商环境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这意味着限制某些单位、某些个人的权力,这本身有难度。监督限制这些单位和个人需要相应的人力,但是谁又来监督这些监督的人?


第三类,增强投资者信心。


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消除不确定性,投资者都害怕不确定性。概率不详,损失比例未知的投资往往让人退避。更令人害怕的是,有时损失不限于投资金额。


消除不确定性,需要各类政策连续稳定。如何保证政策稳定?可能需要立法,但具体如何做,还需政学商各界人士出谋划策。


4

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中国未来需要全力做好两件事:一是科技创新,二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第二点尤为重要。为此我提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改变职业培训机制。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有效方式,但目前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而且很多劳动者没钱接受优质的培训。可以想办法把学员未来的收入和教育培训提供者的收入联系起来。比如,学员未来十年收入的10%归培训提供者所有。


职业教育也不一定在学校里提供,形式可以更加灵活。甚至可以一对一培训,同时用区块链等技术证明培训关系,以便培训提供者分享未来收益。


第二,鼓励去发达国家务工,鼓励去欠发达国家创业。


针对发达国家的职位空缺,提供培训和出国务工服务。以日本为例,日本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合格的护理人员在日本月薪普遍超过人民币1万元。中国可以培训护理技能、培训语言、以及培训日本相关的资格考试。


出国务工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他们把赚到的外汇寄回家,也能拉动内需。


欠发达国家存在很多创业机会,但也存在语言、安全、货运等方面的困难。外交、海关等部门可以为出国创业者提供支持和便利。


创业者会从中国买入货物,这会拉动需求。而且,创业赚到的利润也会有一部分汇回国内。如果这些创业者在国外掌握了黄金、石油等重要资源就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第三,鼓励在各个城市做模式创新。


中国可以在不同城市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模式创新,以及政策试点。通过尝试能更清晰地知道哪些政策有效。被证明有效的政策,可以在全国快速推广。


5

写在最后的话


对当前的情况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抓紧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如果萧条时间过长,人的观念会改变,信心将更难恢复。


我的父母一代非常认可勤劳致富的理念,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很勤劳。勤劳的人也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的二叔是木工,下班之后自己做沙发出售,赚了不少钱,1984年盖起来我们当地第一座二层小楼。那时的他们,满眼看到的都是希望,辛苦但幸福。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可不动脑筋地勤劳付出了,这是一种进步。他们更相信认知、智力思考的作用。但是,如果衰退时间过长,长时间四处碰壁的年轻人认为财富遥不可及,选择躺平,这会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比起先进科技,先进的观念、顽强的精神是更宝贵的东西。不能让经济衰退的绳子勒住我们的脖子。国家应该设定公平、良好、稳定的规则,给民众方向与希望。而个人则应该努力寻找自己的路。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就像森林的树木由于位置不同,接收到的光照有多有少。但你会发现,树木都会尽量调整每片叶子的朝向,争取获得最多的阳光。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AI时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Citywalk还是其他?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旅行?美国大学规划: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对话|三个月诞生79个基础大模型,中国到底需要什么大模型?活在当下,体验人生,与自己的内心平静地交流会养老鼠做细胞却不会看病?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医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固收+基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SaaS?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产业一哥”看完这篇,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医药主题基金了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制度?创业内幕 | 章悦:未来,人类需要什么样的食物?高校校园开放讨论背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黄东旭、关涛、李远策:AI热潮下,用户到底需要怎样的数据平台?|GGView当汽车人从「制造者」变成「开发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生成式AI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底座”?Arial, Roboto, Georgia, Verdana Pro美国这次收割为什么失败了?中国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模型?产业,到底需要什么大模型?对话郑新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支柱产业?美国大学申请规划 :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变革时代,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县城?|北京场读者见面会回顾《海妖的呼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女性综艺?雨中的blue, forget me not(勿忘我)教育专家分析: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Citywalk 还是其他?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旅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地球上一切巨石文明的秘密,透过蛛丝马迹,可以梳理清楚今年的设计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家需要什么样的国泰股民和股市作为整体,应该对国家经济政策产生更大影响力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努力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