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正在杀死自己的后代
不生小孩的韩国人,最近为一群孩子揪起了心。
这群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幽灵婴儿”。
在韩国,婴儿出生后,并不强制要求进行申报登记,这一制度的漏洞,直接导致了“幽灵婴儿”的产生——
他们有医院的出生记录,但是没有出生登记,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
他们是韩国社会中幽灵般的存在。
幸运的人活了下来,但是打不了疫苗、上不了学,被完全排除在正常社会体系之外;不幸的人则在出生后不久,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勒死,丢在垃圾桶、埋在野地里......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图源:网络
冰箱里的“幽灵婴儿”
2023年6月21日,韩国水原市爆出了一起震惊全社会的杀婴案。
起先是韩国某监察机关偶然发现水原市有两名“幽灵婴儿”——即有出生记录,但还未进行出生申报的孩子。
于是工作人员找到孩子的母亲——高某,想询问具体情况,遭到高某拒绝。
随后警方开始着手调查,半个月后,他们找到了两具婴儿的尸体——
在高某的冰柜里。
根据警方透露,2018年,高某生下一名女婴,产后第二天,她便将其勒死;2019年,高某又产下一名男婴,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她再次勒死了自己的孩子。
事后,她把婴儿尸体藏入了家中的冰柜,一放就是四五年。搬家时,她也不忘将藏尸的冰柜一起带走。
6月30日,高某被移送检察机关
“水原冰柜死婴案”引发了社会震动,韩国政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排查“幽灵婴儿”。
结果,越来越多的“幽灵婴儿”被害案浮出了水面。
7月6日,京畿龙仁东部警察署紧急逮捕了一名40多岁的男性A某和一名60多岁的女性C某。
根据调查,A某涉嫌在2015年3月杀害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并将尸体遗弃在附近的荒山。
C某是小孩的外婆,警方认为她也参与了犯罪。
而两人的犯罪行为,竟然是在A某妻子产后偷偷进行的。
图源:OBS 뉴스
7月7日,一位30多岁的女性前往光州警察厅自首。
据她供述,她曾于2018年4月初将仅有6天大的婴儿独自留在家中,外出了三个小时,回来便发现婴儿被帽子盖住,已经窒息死亡。于是她将婴儿尸体装进垃圾袋,扔进了垃圾箱里。
她声称自己是一位单身母亲,当时处于失业状态,又无人帮忙照看,实在太累了才会独自出门,没想到造成了孩子的死亡。
图源:NAVER
7月7日,京畿南部警察厅以杀人及遗弃尸体嫌疑拘留了一位20多岁的女性。
据这名嫌疑人供述,她在分手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2019年4月,她于医院产下一名男婴。
由于担心社会的异样眼光,她在出院的途中杀害了婴儿,并将尸体遗弃在住宅附近的河边上。
图源:韩联社,警方搜查尸体
7月11日,全罗南道木浦警察署紧急逮捕了一名30多岁的女性。
初次调查中,这名女子声称,6年前,在生下儿子两天后,孩子突然没有了呼吸,她想着反正还未进行出生申报,所以直接把孩子埋在了附近的野山上。
然而根据最新的审讯,警方怀疑她有虐待婴儿致死的重大嫌疑,而不仅仅是遗弃尸体。
全南警察在野山搜查
截止到7月10日,韩国各地方政府共接到1069起“幽灵婴儿”事件举报,其中34人已确认死亡,还有782个孩子生死不明。
在以上的“幽灵婴儿”被害案件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堕胎费用、无力赡养小孩是父母杀婴的最主要原因,其次还有意外怀孕的单身母亲,或是因为担心社会舆论杀掉婴儿,或是因为疏忽照料而导致了婴儿的死亡。
人性之恶,不仅仅是人们震惊和愤怒的原因,还有滋生这种恶的社会环境。
死去的“幽灵婴儿”们,他们出生在一个生育率全球垫底的国家,一个政府每年花费几千亿鼓励人们生育的国家,却在出生后被他们的父母亲手杀死,并且长达几年的时间里都无人知晓。
其背后,是人口管理的巨大漏洞,是社会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对单身母亲育儿支持的极度匮乏,是国家对新生儿保护的严重不足......
种种因素的综合,最后造成了如今的悲剧——
一个快要失去后代的国家,其国民却在亲手杀死自己的后代。
一个对新生命极度渴求的国度,对新生命来说却是如此危险重重。
厌恶儿童的重灾区
除了极端的杀婴事件,无处不在的厌童情绪也是韩国儿童面临的严峻现实。
日益增多的“无儿童区”(No Kids Zone)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在韩国,如今带着小孩出门的家长,哪怕是去喝杯咖啡,都得提前确认一下店门口有没有“No Kids”的标志。
No Kids标识:12岁以下小孩禁止进入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目前韩国打上“无儿童区”标签的店铺已经达到了500个。这其中还不包括酒吧、俱乐部等本身就禁止儿童出入的场所。
“无儿童区”为何会在韩国盛行呢?
这股热潮的开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一起“餐厅烫伤事件”。
起先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在网上发帖说,餐厅员工在倒热汤时,把自己的孩子烫伤了,随后一句道歉都没有就离开了。
愤怒的网友们纷纷出来指责肇事者,但监控曝光后,大家才发现,原来事故的起因是小孩在餐厅乱跑撞到了服务员。
一时间舆论突转,矛头立刻对准了这名母亲,网友们甚至还造出了新词“妈虫”,专门用来嘲讽那些不好好照顾孩子的妈妈。
而随着关于熊孩子和熊孩子父母的讨论变得频繁,“无儿童区”也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对于不愿生小孩的韩国人来说,“无儿童区”的出现显然正中他们下怀。
早在2016年,京畿研究院以1000名京畿道居民为对象,对“如何看待无儿童区扩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93.1%的居民表示自己“为在公共场所吵闹的孩子感到过困扰”
2021年,韩国某民意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支持设立“无儿童区”。
图源:NAVER
一年后,这家公司进行了二次调查,结果舆论几乎没什么变化,仍有72%的受访者认为设立“无儿童区”是对其他客人的照顾。
图源:hrcopinion.co.kr
那么韩国小孩对“无儿童区”又有何感想呢?
韩国每日新闻采访了4位小朋友。
11岁的京律说,“感觉很差劲,我们也可以安静不吵闹......因为我们,父母能去的地方变少了,很抱歉,也很郁闷。”
11岁的英载说,“咖啡店的老板曾经也是小朋友啊,无儿童区是对儿童的歧视!”
10岁道贤说,“我很伤心,大人能去的地方变少了,父母们养我们好像很辛苦。我在学校听说现在的大人都不生小孩了,是不是因为这样才不生孩子呢?”
10岁权贤说,“太讨厌了,等我长大当老板了,一定要换成 Yes Kids Zone !”
小朋友写给“无儿童区”店铺老板的信
两年前,女性议员龙惠仁曾带着自己两岁的孩子,站在国会记者会上,呼吁取消公共场所的“无儿童区”,她认为“无儿童区”只会加剧对儿童和养育者的歧视,“我常常想,难道我们的社会不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儿童区吗?”
抱着小孩发言的龙惠仁
就在本月11号,她还主持了以“超越无儿童区,走向儿童友好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但是要求媒体必须关闭评论区,原因是有关儿童的报道中,含厌恶内容的评论实在太多了。
除了“无儿童区”,韩国社会对于儿童的排斥和贬低也藏在日常的语言里。
韩语中,指代儿童、小学生的词汇有很多,比如近年来流行的잼민이、급식충、초딩等,但这些词语同时也都是对“低龄群体”的贬称,带有幼稚、不懂事等强烈的贬低之意,类似于“熊孩子”。
小朋友们很不喜欢别人用这些词来称呼自己,根据调查,每10名儿童中就有7名对贬低儿童的表达方式表示不满。
图源:绿雨伞儿童财团
韩国人权委员会委员长指出,这类带有歧视意味的语言表达不仅会让社会对儿童形成负面的认知,同时也导致儿童们不得不在这种歪曲、贬低自己的有害环境中成长。
卷到发疯的国度
对韩国小孩来说,另一严峻的现实是极度疯狂的内卷。
假设她/他没有被“幽灵化”,顺利地出生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那么她/他参与竞争的起点,大概率不是学校,而是医院。
因为随着出生率的降低,韩国儿科也崩溃了。
如今韩国儿科预约的难度,堪比演唱会抢票。
儿科医生越来越少,儿科专业报考生也越来越少。
图源:朝鲜日报
从2022年末开始,多家大型医院接连传出不收治儿童患者、停止夜间、周末就诊等消息。
大韩儿童青少年科学学会理事长金志洪表示:“明年没有一名儿童青少年科专业医生的医院将达到32%,到2024年将达到60%。”
与此同时,悲剧正在上演。
2023年5月,首尔广津区发生一起5岁儿童急性喉炎死亡案例,原因是没能及时找到接收小儿患者的急诊室。
其次是上学。等待她/他的是数不尽的课外补习班。
在韩国,补习班的数量是便利店的三倍。
2022年,每个学生平均每月在补课上花的钱达到了历史最高——41万韩元(约2287人民币)。
补习班广告牌
超强的课业压力下,保证心理健康并非易事。
根据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的调查,最近4年(2019年~2022年上半年),因忧郁症和焦虑症接受治疗的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21万人。
而在韩国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自杀。
等她/他终于熬过地狱模式的高考,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有可能会因为找不到高薪工作+负担不起高昂的生活费而变得负债累累。
调查表明,超过五分之一的韩国年轻人在负债生活。
而在这群年轻人中间,一种新型的贷款方式逐渐兴起——典当行贷款。
原来信用卡早已刷爆的他们,开始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等各类电子产品去典当行抵押,寻求最后的贷款机会。
图源:首尔新闻
资源匮乏,竞争激烈,高度紧张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正是韩国生育率逐年降低的原因。
图源:韩国统计厅
不仅是没钱的人不生,有钱的人也不想生。
2023年,韩国经济新闻对800名25~45岁男女的“结婚、生育观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月薪在1000万韩元以上的高收入层中,61%的人也表示“不想生孩子”,原因是不想被育儿束缚。
图源:经济新闻
在生育问题的认知上,我们也不能忽视性别差异。
韩国时事新闻对全国1000名18-49岁的成年男女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必须生育的20多岁女性占比仅为10.2%,比同年龄层男性占比少了25.3%。
图源:《问了1000个人,你为什么不结婚》
韩国女性不愿生育的原因也很明显,因为牺牲实在太大了。
首先需要放弃工作。其次,孩子自己带,家务自己做,大部分时候还得伺候一个韩式大男子主义的丈夫。
当然不平等的地方还有很多,韩国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率比男性低20%,排名跟缅甸差不多,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也是性别工资差距最大的国家......
然而对于这些赤裸裸的不平等,这届韩国政府却选择了无视。
总统尹锡悦坚称韩国“现在没有结构性的性别歧视”,甚至将低生育率归咎于女权主义。
原来以保障女性权益为中心的女性家族部,如今的工作重心变成了抹去女性权益。去年韩国仁荷大学发生一起极其恶劣的强奸杀人案,该部长竟然站出来表示“性暴力不是争对女性的暴力”。
女性家族部部长遭到舆论批评后改口
韩国妇女团体联盟等团体曾在采访中指出:“过去一年来,政府政策中的‘女性’被删除,‘性别平等’被删除。”
处于此种环境中的韩国女性,有多少人还能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事业、生活,去成为另一个人的妻子、母亲?又有多少人能有信心在一个将全职妈妈视为“妈虫”的社会里、在一个到处都是“无儿童区”的国度里养育自己的下一代?我们可想而知。
时事新闻记者金东仁在《“我们不结婚”——2023恋爱·结婚报告》中写道,韩国社会里,“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的人生模式已经崩溃。
图源:时事新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曾称韩国社会为“集体自杀社会”——一个人们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的社会。
当韩国政客们试图以杯水车薪的补贴,以各种宏观叙事说服年轻人结婚生小孩时,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
毕竟在一个结婚生子等同于放弃“我自己”的社会里,一个连自己人生都无法守护好的这一代,又何谈去拥有下一代呢?
部分参考资料:
1、金东仁,《“我们不结婚”——2023恋爱·结婚报告》,
https://www.sisain.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49841
2、时事新闻,《问了1000个人,你为什么不结婚》,
https://www.sisain.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49852
3、金成恩,《装着韩国年轻人梦想的电子产品,堆在典当铺里》
https://www.seoul.co.kr/news/newsView.php?id=20230605015009&wlog_tag3=naver
4、MBC新闻,세계 105위 '여성' 지우는 정부,
https://imnews.imbc.com/replay/straight/6499314_28993.html
5、노키즈존에 대한 여론, 어떻게 변했을까?
https://hrcopinion.co.kr/archives/25853
监制 - 她姐
作者 - 西力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