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有家庭,就不会孤独终老吗?
在汉语的语境里,人生最可怕的结局莫过于“孤独终老”。
个人独立生存的可能越来越大、婚姻越来越复杂,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不婚不育。
如果说年轻、健康时的独居生活代表着自由,那么我们准备好一个人面对年老和疾病吗?
所谓的孤独终老,是让人同情的悲剧,还是潇洒的选择呢?
在日本,如果一个人孤独死去,之后也没有任何亲友来认领尸体,就会被称为“无缘死”或“在途死亡者”。
根据NHK电视台的汇总,日本全国统计下来,这样的人每年有3万多人。
他们活着,但是跟人没有联系;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孩子,也不回家乡。
经过调查,他们独居原因中最多的是“配偶死亡”,其次是“子女独立”、“未婚”。
造成他们孤独终老的不只是家庭状况,还有工作。
2008年冬天,正值次贷危机爆发三个月,NHK的记者在公园里碰到一位流浪街头的老人。
老人年轻时住在劳务派遣公司安排的宿舍里,50岁时没了工作,也没了宿舍。
他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无果,只能沦落街头。
为什么一失去工作,就沦落到了无家可归的境地呢?家人、朋友不能帮助他吗?老家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吗?没有人对他施以援手吗?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老人说:“我不想为了自己的事再给别人添更多的麻烦。”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意味着他和别人之间的关联是极度脆弱的,而像他这样无依无靠的人,长期独居、和别人没有联系,不仅是个人性格、习惯的问题,更与日本经济的衰落紧密相关。
早些年,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快速发展,大量年轻人背井离乡去打工。
一方面,他们对工作全情投入,工作时间超长,加班、应酬频繁,这就导致他们很难把时间放在自己人际关系上。
离职或者退休,不仅意味着工作的变化,也意味着社交关系的结束。
另一方面,“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他们既没有在城市里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失去了和家乡朋友的连接。
60岁的高野,从18岁起就在银行工作,一路从老家北海道做到东京的金牌销售。
年轻时,工作占据了他绝大多数的精力,职位越高越顾不上家庭生活,孩子的教育全都扔给了妻子,妻子有什么事想找他商量,他都没时间回答。
就在儿子刚上小学、女儿刚进幼儿园的前后,妻子离家出走了。
讽刺的是,家人不在身边后,高野更是一头扎进了工作里,销售成绩扶摇直上。
只是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身体出现了异常。工作时思想无法集中,待在银行里也会常感到郁闷。来往密切的老客户也一点一点流失了。医生诊断说他是过度疲劳,并患有轻度抑郁症。
在职期间,他积攒了一大堆客户的名片,觉得自己人缘很好。结果离婚又离职后,他握着这堆名片,却发现一个能倾诉的朋友都没有。
高野随身带着一个钥匙扣,是儿子小学毕业旅行时给他买来的礼物,包含着他想要找回、却可能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与亲人的关联。
失业或者退休意味着社会关系渐渐走向终结,所以婚姻会被当作最后的港湾,那些终身没有结婚的老人,也就失去了含饴弄孙的可能。
若山女士年轻时是一名护士,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
在她最好的年纪,整日不是工作,就是照顾母亲。
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个一起工作的医生向她求婚。
她苦恼了很久,不知该怎么办,最终想到自己还有个妈妈要养,不想给对方添麻烦,选择了拒绝。
不久之后,那位医生就回老家结婚了。
从那以后,若山工作起来更投入了,把别人的工作都接下来,拼命挣钱,也错过了结婚的年纪。
四十多岁时,她意识到自己可能不会结婚了,就用积攒的钱买了一套公寓。
母亲去世后,她一直独居在自己的公寓里,如今已经八十多岁,并且患上了膀胱癌。
没有亲属可以依靠,她联系非营利组织照顾自己。
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后,她比从前更害怕生病、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只要听说什么东西对癌症有效,就会立即去弄来亲自试一试。
她的公寓里,有堆满了囤积的食品,她担心自己病倒了没法出门,于是储存食物以防万一,还有各种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的保健品。
对于没有结婚这件事,若山坦陈自己没有后悔,但是会有遗憾。
站在公寓的窗户前,能看到那些带着孩子玩耍的幸福女人,看到这种场景,她也会想结一次婚,生一个孩子。
“如果说不寂寞,那我是撒谎,但不管怎么说,我还算是个忍耐力强、有主见的人吧。”
结了婚、有家庭的人能避免孤独终老吗?
藤田年轻时是一位建筑工人,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人到中年,他患上腰疼和糖尿病,无法工作,成了全家的负累。
为了不拖累妻子和女儿,他提出了离婚,靠救济金维持生活。
晚年独居的房子里,放着女儿的照片,他告诉记者,孩子小时候跟他很亲。
过年的时候,他收到妹妹从老家寄来的一大箱海鲜,还有一封信。
妹妹告诉他,老家亲戚们身体都不错,最后跟着一句挂念哥哥的话语:“请哥哥保重身体!”
藤田每天都会不止一次地念起这封信,春节那天对着来访的记者读起来时,不由得老泪纵横。
而他之所以不回家乡投奔妹妹,依然是“不想给人添麻烦”。
在两年的采访中,电视台收到一万四千多人的电话,他们感到生活无望,“没有工作,又没有朋友,亲属也都先走了一步,所以跟任何人都没有联系。
一想到这些,我就希望去死,因为谁也不需要我这么活着呀……”
这些留言表明,人在失去关联以后,会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价值了,从而丧失活着的勇气。
所以,节目制作人最想告诉人们的一点就是:独自生活既不可怕,也不可恶,但是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着的。
孤立生存的人正在不断增多,变得孤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能让人重新建立人际纽带的容身之处。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人,无论何时都需要不可或缺的人,不可或缺的场所。
图片 | 视觉中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