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申请“杰青”,年龄上限放宽至48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决定,将女性申请“杰青”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至48周岁。(人民视觉 / 图)
以2021年的“杰青”资助项目为例,女性负责人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中占比分别为40.5%、26.4%、23.7%、11.5%。不难看出,随着项目难度递增,女性负责人的占比逐渐减少。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3年7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明确,从2024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杰青”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至48周岁。
“杰青”是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用于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开展创新研究。此前申请“杰青”的年龄限制一直固定在45周岁,不分男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此前已采取了允许孕哺期女性延长项目周期、提升女性专家评审参与度等优待措施,还放宽了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此次放宽女性申请“杰青”的年龄限制,一定程度上为女性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剪刀差”分布
近些年来,自然基金委形成了包括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一共包含17种不同的项目。
其中,“杰青”属于人才计划的分支。在人才计划当中还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优青”)。而项目类型则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
“杰青”的设立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科研队伍人才老化,人才引进困难。当时,科研一线学科带头人的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科技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形势。
为解决科研人才困境,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致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至今,“杰青”资助人数由设立之初的每年50人到后来稳定在200人左右,再到2019年的300人左右,资助力度和覆盖学科数量不断增加。
“杰青”和“优青”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评比、考核中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将能否获得杰青基金资助与薪酬待遇、资源分配直接挂钩。
“杰青”在学术界还有“小院士”的称号。
这源于二者紧密的关联。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消息显示,截至2022年,6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86.41%曾获“杰青”基金资助;5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部获得过“杰青”基金资助。每届增选的科学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也在逐年提高,2017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占比达到72.13%。
此外,“获杰青基金资助者”申报院士中的代表性成果大多来自资助期间或是“杰青”基金研究工作的深化。
“杰青”在学术界的分量如此之重,那女性在其中的占比情况又如何?
南方周末记者统计了2017年至2020年获得“杰青”项目的申请人名单,一共1000位申请者,包含114位女性科研工作者。其中2020年的300位申请者中,女性仅有29位,占比不到10%。
除了“杰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其他资助项目中,女性负责人的占比都低于男性。
以2021年的资助项目为例,女性负责人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中占比分别为40.5%、26.4%、23.7%、11.5%。
不难看出,随着项目难度递增,女性负责人的占比逐渐减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于璇和高瑞平在《科学基金助力女性科研人员成长》一文中分析,性别差异随着项目层次的提高呈现出“剪刀差”分布,女性科研人员的上升空间存在一定的“玻璃天花板”问题。
此外,研究显示,在一些高层次人才项目上,女性获资助者往往更容易在申请年龄门槛附近堆积,相比男性而言,女性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难度更大。
南京大学余秀兰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至47岁是女性学者学术生涯中的调整与重建阶段,此阶段中,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女性学者将生活的重心重新转移到学术研究上,这也意味着女性科研人员学术高峰期的后移。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蔡英凤,是位“80后”“杰青” (网络资料图 / 图)
“女性优先政策”陆续出台
自2010年起,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系列指导文件,以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
2010年6月6日,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为促进科技领域女性人才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011年11月8日,科学技术部和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等内容,为女性科研人员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指导。
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主要在项目申请、评审、结题及专家评审组建设等环节。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4个方面: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政策”、哺乳期女性的倾斜和照顾措施、女性科研人员纳入管理与决策咨询、持续跟踪监测科学基金促进性别平等的状况。
近两年来,更为具体的支持措施陆续出台,有关内容也更加详细。
2021年6月17日,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妇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强调要继续落实好相关人才项目中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年龄的政策,进一步统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人才项目中女性科研人员的申请年龄。
在措施出台后,山东、福建等地也出台了相关规划和细化举措。
福建省在规划中强调,落实福建省女性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的年龄放宽到38周岁的政策,让女性科研人员既能安心地完成生育任务,又不影响未来科研事业发展。
这些优待政策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哪些改变?
总的来说,女性科研人员在地区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申请和获资助比例整体上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
2021 年,女性科研人员申请上述三类项目的比例分别为29.02%、36.98% 和 13.12%,较十年前分别提高了7.39%、7.45%和3.09%;女性科研人员获得这 3 类项目资助的比例分别为26.37%、33.92%、11.49%,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5.38%、5.61% 和3.89%。
将女性科研工作者申请“杰青”的年龄限制放宽至48周岁的举措在2024年开始实施,能够带来哪些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依据早已放宽年龄限制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来看,还是有望带来一些改变。
201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上限调整为40周岁,男性为35周岁。
放宽后的次年就有了显著变化。2011年女性占全部申请人份额由2010年的36.5%上升到47.5%。2015-2019年,申请者中女性占比逐年上升,并在2018年首次超过男性,达到50.8%。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