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 家庭咖啡最优解 9Barista
CHH ID:QTree
一条制作流程的视频,完整的治愈时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t4y157ga?zw&vd_source=7df9e27e1e291f1450d62d9e499b3f26
关于“摩卡壶”我一直把这个摩卡壶加上了一个引号,它并非是一把摩卡壶,如果更准确的说,我觉得应该属于一种意式壶。
关于摩卡壶:
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下壶中的水变成蒸气,利用蒸气的压力将水推升至导管进入粉槽而萃取咖啡液,再继续通过导管推升到上壶聚合流出。虽然说摩卡壶出品的咖啡液相比于虹吸壶一类无压力冲煮的咖啡液要更浓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浓缩咖啡,但相比于意式机的出品,还是过于寡淡,尤其是在油脂表现上。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双阀的摩卡壶,也有一定的油脂表现力,但依旧无法达到意式咖啡机的出品水平。
当然,摩卡壶的清洗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第一,水会返流,也就是说在清洗的时候,除了上壶,橡胶圈,粉槽,需要清洗,下壶也需要清洗。也就是说,作完一杯咖啡,要把摩卡壶通体清洗一遍才结束。
关于9Barista:
因为体积、基础造型的雷同,我在原贴中把它称之为“摩卡壶”,但它无论是结构、还是出品,和摩卡壶完全不同,下方有楼楼简单解释了,它就是把半自动咖啡机冲煮头倒过来了,这个很形象的说明了它的工作原理。从制作逻辑上看,下壶可以看作为咖啡机里的冲煮锅炉。装水,烧水,有一个泄压阀以防止压力过高爆缸。上壶,也就是直把的那部分,其实可以算是半自动咖啡机的手柄,不过相比半自动咖啡机的手柄,9Barista的上壶因为是倒立萃取,就多了一个收集萃取液的功能。
最科技的部分其实是9Barista的中壶。下面图片中也有一些细节拍摄。通过一个弹簧机构,锁定水的压力,当下壶的水压达到9bar的时候,冲破这层限制,先进入银色的螺旋毛细管,达到一个快速降温的效果,经过第一轮降温后水温从下壶的179度降低至100度左右,之后水会在中壶鳍片那个位置进行二次降温,达到咖啡萃取的最优温度93度左右。而此时它的压力并不会有变化,依然会保持9bar的压力,冲破分水网抵达咖啡粉饼向上进行萃取。这里带两张萃取结束的咖啡粉饼吧,干燥程度以及粉饼状态非常不错,而且它最可怕的地方是每一次萃取过后,粉饼的状态完全一致。
我找了一条B站的制作流程 奉上
10年前,在帝都一个胡同里开了家咖啡馆,一个只卖“精品”的咖啡馆,那个年月咖啡还没像现在那么火,行业也没有那么内卷,曾因为顾客点可乐把所有软饮都提到50+,也曾和蓝带学院的甜点师合作推出下午茶,当然,开个店也有很多难忘的顾客,比如来自法国的大叔,一顿下午茶进肚吃的泪流满面,也有失明的漂亮国老兄在门口把盲杖折起来习惯性的走向自己常坐的位置然后坐在别的顾客身上,还有店卡发出去游历几个国家,让另外一个外国人带回来,说他的朋友说喝咖啡就到这家来,也有海峡对岸的朋友,下了飞机拉着行李箱先到店里来一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做“精品”一定面临的是不赚钱,16年闭店至今依然会有一些老顾客打电话问候。或许这就是一种回忆,一份经营的回忆。这并不是这次发帖的重点。
咖啡馆开了4年,除了赔钱以外,还落下了一个毛病,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一天之中必定得来一杯咖啡,就如同还魂汤一样,没了它这一天都过不好。但相比于曾经的“精品”而言,市面上能算得上好喝的咖啡真没多少。要么齁贵,要么平淡如水。但或许这也是习惯,难喝也得来一个。你要说家里整台咖啡机,研究点好豆子,咱自己满足自己的唇舌不就得了。但是,LD在上并不想在家弄这么个烧锅炉的玩意,占地儿,用途少。清洁麻烦,招蟑螂(嗯,咖啡机确实招蟑螂)。当然也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那就是胶囊机,买了,也用了很久,各种风味的胶囊也喝过不少。你要说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价格便宜又方便。你要追求口感,味道,也并非不好,就是缺了那一丝味道。
而今天的主角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售价4k+的一个“摩卡壶” - 9barista
其实稍微知道或者了解咖啡的人都知道,咖啡器具有很多,除了常见的诸如摩卡壶、虹吸壶等各种壶以外,还有各种意式咖啡机。在玩家的角度去看,还有复古的拉杆机,以及各种DIY的气动咖啡机,这些要么价格贵,要么太折腾,而关注到9barista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一开始觉得这不就是一个大一号的摩卡壶么,国内购买都是海外直邮,也没有什么别的方式,以至于资料和使用感受几乎为0,对于300多英镑的售价,也有点畏惧,真当小白鼠感觉不值当。也就放下了,最近疫情在家,之前的那台胶囊机有点漏水,想着换一台,无意又关注起了这台大号“摩卡壶”,看了不少视频发现对它有极大误解,与其说9barista是个大号“摩卡壶”,不如说是一台浓缩咖啡壶。随即和LD申请资金。搞起!
开箱就不开了,网上大把开箱视频,东西也就无外乎那么几样。就简单拍了点主体照片。相机也是老矣,也没什么好的拍照手艺,大家将就着看好了。
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不打的小东西,而内部蕴含着很强的功能性:最下面的小锅炉注水加热后,水温达到179度,压力达到9bar,然后高压的热水向上流动,经过螺旋状的毛细管将温度降温至100度左右,再通过机械式散热鳍片进行进一步散热,将温度降低至93度,此时只是水温变化,压力依旧保持在9bar,然后到达咖啡粉饼。进行向上萃取,将萃取液汇集至最上部的出液杯中。
而且这台不大的小机器使用了纯铜镀镍的工艺,所以非常重。具体多重我也没称,大概可能得有1.5公斤的样子,反正相比那些摩卡壶以及各种其他咖啡器具而言,这个东西拿着很重手就是了。
其实让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个壶的发明人,
最后,来一个萃取结果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