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发局主席李律仁最新发声!
【导读】香港金发局主席李律仁:跨境数据治理是大湾区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在世界舞台上,香港的吸引力有增无减。背靠祖国、联通世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增强。香港在26年间如何高速发展?2023年香港与世界重新握手,会带来怎样的精彩?
7月25日,《独家对话》第六期重磅上线!本期,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接受中国基金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当前,紧要使命是推进香港的“绿色实力”建设,通过家族办公室等抓手,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李律仁认为,数据治理是大湾区融合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个领域的探索亟待推进。他认为,可让私营部门先探索,再将成功实践推广到公共部门。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中国基金报:Laurence,今年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重返世界之年。金发局做了很多事情,访问全球其它地区,讲“香港故事”。请和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体会。
李律仁:相较于“重返世界舞台”,我更倾向于说“香港从未离开”。可以说,香港一直都在世界舞台,只是有段时间,活动寥寥,舞台沉寂了下去。过去半年我们正式外出访问了三轮,附加一些零星的短期访问。合计起来:我们赴全球10个多国家,进行超过100次长时间会面。具体来看:金发局去年9月下旬去了新加坡和美国(包括西海岸和东海岸),10月金发局去了荷兰、德国、摩洛哥,11月去了瑞士、比利时、英国、法国。
整体的感受可归于下面三点。首先,老友重逢:好久没见,但又非常熟悉。香港政府、行业组织和私营部门从没有切断与世界的联系。只不过疫情之后,联系的方式从视频会议改为了线下见面,从线上“挥手”改为了线下“握手”,出访的感受是非常熟悉。
其次,世界对亚洲、对香港仍然很有兴趣。有时候,眼见为实,大家要亲眼所见,才能促进交流、建立信任。
第三,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欧洲和美国等面临严重的通胀问题,但亚洲很多市场对通胀并没有感觉,在中国甚至很多人到目前为止从没有通胀的体验;再加上俄乌冲突。这种环境下,投资者需要寻找可抵抗通胀的资产。尤其是欧洲的投资者,他们眺望“远东”,他们希望增加这里的布局。长期来看,他们会增加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布局。可能等中国经济、市场周期运行到一定的阶段他们便会入场。
投资决策既需要基于硬性的数据的判断也需要基于软性的人的判断。后者就需要面对面的沟通。随着越来越多人过来,他们会获取越来越多有助于他们做出科学合理决策的信息。
中国基金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绿色实力”。金发局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自愿性碳市场”的构想。这是一个具前瞻性、雄心勃勃的构想。你能具体展开一下吗,这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李律仁:金发局提出了在香港建设自愿性碳市场的概念。金发局的考量是:首先基于全球利益相关者认同的国际标准,现在很多项目产生碳信用;其次,利用技术方案优化碳的交易机制,解决运营挑战;第三,令标准制定方和注册方可在香港展开碳相关工作,吸引优质的碳项目和资产所有者来香港。第四,让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业和政府支持自愿性碳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五,培育优良的生态系统。
(备注:根据碳排放网,国际自愿碳市场有三大体系:其一,需要有审核签发体系以保证高质量的供给;其二,需要有备案注册体系,以防止重复买卖;其三,还需要有一个有流动性的、高度透明、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有效的、国际统一的自愿碳交易市场,这就是碳交易所的重要意义。)
中国基金报:在香港设立自愿性碳市场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李律仁:首先,概念上碳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价值是法律和政策赋予的。人们要买卖“碳信用”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碳的交换价值与监管要求紧密相关。换言之,如果没有监管要求,碳的交易属性不存在,它便没有价值。所以,“碳”的价值来自于“强制性”。
这背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碳的认证是政府行为,牵扯到很多认证要求。强制性的碳市场有政府支持,认证问题解决起来可能会快一点,但是自愿性碳市场面临挑战。其次,什么机构会买“碳”。机构买碳可能是为了满足排放需求。当然也有机构基于ESG的承诺来买碳。但更多的是基于政府要求。所以,碳的需求也是政府驱动的。
如果只有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的碳市场,全球的碳市场将是割裂的,自愿性碳市场起到了联通不同碳市场的作用。
中国基金报:香港距离建立一个成功的自愿性碳市场还有多远?
李律仁:这取决于怎么定义成功。如果成功的定义是,将自愿性碳市场做成和政府要求的强制性碳市场一样,短时期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成功的意思是,有一个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足够的参与者的可观市场,这是有可能的。
中国基金报:家族办公室也是香港正在大力发展的领域。政府会资助成立香港的财富传承学院。从资产所有者的角度,他们最需要的知识和培训是什么?
李律仁:谈到家族办公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香港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法制基础。我们想提醒大家关注另一方面:香港的资产所有者。
香港有部分成熟的家族,经历了一到三代的财富传承。他们的经验对亚洲甚至世界其它地方的家族有很大的启发性。国内或者东南亚第一代的家族他们最需要什么?我认为对于这些家族来说,如何从创富到守富,从追求财富的高增长,到实现专业管理,这中间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创富和守富对人的要求完全不同,例如创富时和守富时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完全不同。守富不仅是投资的问题,还包括公司运营问题,家族内部协调问题。举例来说,二代或三代要参与家族科学性的财富规划。他们“守业”可能比父母创业还难。这需要有系统的教育、训练。我认为资产所有者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方案。他们还需要一整套体系:帮他理顺心理和他们下一代的心理。
香港的最大优势包括但远远不限于金融人才。香港的财富传承经验也是稀缺的资源。香港的富二代、富三代如何与东南亚的富二代、富三代与内地的同僚分享经验,交流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
回到前面提到的财富传承学院,它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连接金融人才、创富者和传承者。更重要的是,让创富、守富成功的人跟创业者跟传承者解释,“我知道你心里面担忧的是什么”。
中国基金报:接下来我们再看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金发局在数据共享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从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切入,数据分类应该怎么做才能为数据共享和治理奠定基础。
李律仁:有三个分类是需要留意的。
首先是地理上的分类,大湾区和其他区域城市的区分,严格来讲这是实验的手段而非本质上的分类,是为了方便观察和减少要处理的数据量。其次是,性质或行业上的分类,例如金融、商业、贸易地产数据。这部分的分类有一些用处。例如,商业上基于消费模式来判断某个人将进入特定的生命阶段,例如结婚升学,从而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第三是处理上的分类。拥有数据和利用数据做各种事件之间有区别,拥有个人的数据和拥有模糊化的类型化的大数据是不一样的。
例如基于处理上的分类,一个可能的跨境数据治理解决方案是:所有的数据留在境内,但是可以容许香港或者其它地区的从业者远距离的做分析。监管可以明确分析的问题类型,也可以要求数据不能被拷贝拿走。在私营部门,部分公司已经做了一些实践。
例如部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客户有内地的也有其它地区的。他们就如何在境外处理内地的数据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把内地的资料模糊化到猜不到这个人是在哪一个具体的地方的。境外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分析。
回到我们前面的三种分类方式,地理上我们可以从大湾区开始。因为大湾区的数据量很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必须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第二,行业分类上,可以从金融数据开始,金融本身是高度数据化的行业,从这里来探索数据治理是合适的。第三就是从数据处理来讲,可以容许查阅(access)但是不允许转移、下载(download);允许分析,但是不允许通过数据定位到具体信息(行为主体:人或者机构)。
从技术上来说,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事实上,私营部门已有成功实践。举例来说,一家美资机构设置其亚洲技术中心在中国内地的某个城市。疫情期间,很多员工要回老家。公司开发了远距离查阅数据的系统,让员工在老家可以做分析,但是不允许数据下载到本地,维持安全性。员工的数据处理过程全程留痕,公司可以查阅他做了哪些数据分析,为什么要做这些数据分析。
坦白说,数据治理方面监管部门的进展亟待推进,因为这不是一个可以绕开的问题。我们希望私营部门或者说“民间”做一些探索,有一些成功范例之后推广。从内地香港互联互通的诸多案例来说,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中国基金报:香港投资管理公司也是大家颇为关注的话题。全球有很多政府投资机构,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对于香港来说,打造一个好的政府投资机构需要哪些条件。
李律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希望回到原点:政府投资机构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政府投资机构要达成的目标无非三类,一是追求长期回报;二是提供一些“好的外部性以引导行业发展”;三是与全球其它的主权投资人,政府养老基金交流展开合作。
第一重目标不应该是政府投资机构的主要目标,因为私营部门更适合达成这一重目标。很多人认为政府投资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第二重目标。但香港政府已有不少举措致力于通过提供“好的外部性以引导行业发展”。此外,我也并不确定通过政府投资机构就一定能达成这一目标。对于这一重目标来说,政府投资机构是既不必要也不充分的举措。
现在剩下第三重目标:与全球的主权基金携手,与他们交朋友,共同投资,解决共同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香港的投资管理公司最应该着力的。
中国基金报:最后,我想再重复一下去年专访时的最后一个问题。香港这座城市对你来说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李律仁:简单说,之前我认为这是我的家。现在我感觉到这也是我的孩子的家,可以说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加深了。
版权声明:本次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文字、摘录等)公开发布,中国基金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