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批示的深度调研报告:合肥为什么干得好?
合肥的崛起,源于全力推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基于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流的营商环境及政策体系,融于区域一体化发展。
新兴产业壮大加速工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充分利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特别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推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初步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起合肥新的“产业地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起合肥新的“产业地标”。类脑科学、质子医疗高端装备、氢燃料电池等一批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化成果不断涌现。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德国大众21亿欧元入资江淮和国轩,京东方10.5代线、维信诺AMOLED 6代线拉动新型显示产业跃升;合肥总投资超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实现量产,18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集聚合肥,初步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到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全国,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通报奖励。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十三五”以来,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逐步形成了3个国家级、7个省级、10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战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合肥近十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加速壮大。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聚力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实施“136”发展行动计划,以数据资源为1个核心驱动,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等3大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数字新业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6大重点任务。
培育数字经济企业、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园区,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主引擎”。在全国率先启动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在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主体培育、应用场景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在国内率先量化认定大数据企业,累计认定有效市级大数据企业741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超300家,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近600家。
科大讯飞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企业,飞友科技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数据服务商,华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庐阳区大数据产业园、瑶海区物联网科技园、蜀山区大数据小镇、包河区光谷金融港等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初具规模。
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合肥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担任产业链“链长”,从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
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围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现代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智慧养老、旅游休闲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速发展工业设计、大数据、服务外包等高技术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促进服务业集聚与创新。鼓励服务业企业应用新技术、发展新型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包括供应链、运营方式、渠道整合、服务方式、赢利模式创新等,支持企业开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项目。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服务品牌和服务企业,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建设,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39家。
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释放融合发展潜力,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合肥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构建起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围绕国家战略,突出原始创新,扎实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彰显合肥战略地位。建成合肥滨湖科学城、安徽创新馆、高新区等三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和环境综合研究平台陆续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院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达到26家。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包括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在内“七大平台”,初步构建起由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1+4+11+N”(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1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实施高水平科技攻尖。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一批领军型科学家和顶尖创新团队会同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集成电路产业突破了“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DRAM芯片量产。全面启动建设量子创新院,通过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创新突破,实现在一些“卡脖子”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在颠覆性研发上取得突破,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驱动力。
推进高效能成果转化。以高校院所为主体,与中科大、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平台,深度加强产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和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研发出世界首个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并在合肥率先开展示范应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以企业为主体,成立了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机器人等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
广辟渠道扩大有效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围绕增动能扩投资,聚焦补短板扩投资,盯住大项目扩投资。突出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持续推进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型的重大项目。用足用好中央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加大“两新一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
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设立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以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本地项目培育为抓手,通过参股设立子基金、直接投资等形式,广泛吸引具备海内外资源、连接一二级市场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基金进入合肥,借助合作管理机构的全球视野、优质项目资源,着力嫁接全球资源于合肥重点产业,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好项目,建立起政府引导、民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成为聚合社会资本、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本引擎之一。
丰富业态释放消费潜力。全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发展商品消费新模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新兴服务业态,着力建设一批国内知名商圈、特色商业街区、新兴消费场景。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布局一批知名品牌旗舰店、首入店、体验店,提升商圈品牌消费档次和能级,推动商圈多元化、差异化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深度融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积极培育物流直配、数字娱乐、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有效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积极推动传统消费载体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体时尚中心转型升级。
整合线下社区商业网点和便民服务网点资源,鼓励社区小店在产品、服务、文化、技术、体验等方面体现特色,支持在社区发展24小时零售、无人零售等,创新开展定制配送、物流分拨、共享式社区冷柜、线上预约等服务,为消费增长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积极融入全球开放体系,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力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鼓励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营销服务网络。大力推动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推进服务贸易试点、进口贸易示范区建设,做大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离岸服务外包规模,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开放平台功能持续提升。加快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成为“合肥制造”走向世界的“钢铁骆驼”。高标准建设国际内陆港,推动合肥港发展多式联运,稳定提升港口吞吐量。深入推进中德(合肥)智慧产业园、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侨梦苑”等建设,打造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正式运行,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直购进口业务开通,出口加工区进出口额位居全国第3。
大力开展招商引智。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领导专题调度推动、重点项目市投促局定期跟踪推动工作机制,落实新签约项目“月度通报、半年度检查、年度考核”,全过程调度推进项目落地。
同时,进一步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推进机制,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会同各县市区、开发区持续跟踪推进重点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链、城市功能链,聚焦变革性技术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高端环节,全力引进领军人才、顶尖研发团队、知名研发机构,全链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平台,全面实施精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和项目推进活动。
扩大合肥都市圈影响力辐射力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持全面等高对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聚力完善“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推进方案—重大项目”的工作链条,从公共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等高对接等多个维度,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支撑,推动形成与国家省联动、部门、区域协同的工作格局。
强化要素流通,打造连接长三角市场、资本、产业、人才、技术、信息同项目对接的平台,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共建”、科创协同“共进”、产业协作“共兴”、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
按照“部分引领、择优承接、共同培育”的发展思路,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筑产业大平台。深化城市结对共建,推动长三角优质资源跨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与长三角城市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对接,在人才认定和待遇享受、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探索实施“双跨双享”政策支持,促进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区域间有效流和优化配置。
稳步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聚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智能家电、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优势产业协作,着力打造若干国家级产业集群。合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突出产业联动,强化和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产业互补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方向,定期组织产业招商和合作交流活动,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积极推进科创协同一体化。强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作用,支持圈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充分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资源,联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建立“卡脖子”技术攻关机制,聚力破除技术壁垒。加快打造辐射带动圈内城市及重点企业创新发展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以“放管服”为主线,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实行先照后证、推进“多证合一”。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营商环境迭代优化专项行动。推进外资企业登记备案“一口办理”,深化“证照分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多审合一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合肥市还通过简政放权,最大程度释放商事制度改革效力,实现“降门槛”、“简程序”、“压时间”、“提创新”、“促服务”。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最多跑一次”、一日办结率、全程网办率实现100%,服务窗口7×24小时不打烊,政务环境位列全国前列。
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打造以“整体性”为特征的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按“全面整合、高度聚焦”要求,将市财政扶持产业发展各项政策资金和目标任务全面统筹整合,每年统筹市财政百亿元规模资金,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持续发力,牵引各产业沿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加速前行。
加大以“撬动性”为目标的财政政策投入力度。每年统筹部分市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资金,以基金、金融产品、“借转补”等方式投入,有效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联合联动,实现政策资金滚动和放大使用。
秉持以“长远账”来测算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财政支持额度。在项目急需资金的建设期提前兑现政策资金,推动加快投产,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未来8—10年投入产出进行长周期预测分析,按未来贡献情况分年度对企业实行“目标考核”,在项目建设前三年关键时期予以“雪中送炭”式的前倾支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投产。
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对12个重点产业链引进的龙头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给予“一事一议”支持。鼓励市属国有投资基金出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起设立的基金。对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进配套企业贡献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企业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或交易所受理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获受理当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300万元,在其他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100万元。对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完成新三板和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的,给予50万元奖励。
促进领军型企业加快发展。对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连续3年按其当年新增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建立“小升规”企业库,对首次升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奖励,并连续3年给予稳定在规上的企业当年新增贡献50%最高50万元奖励。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遴选一批“卡脖子”技术项目,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攻坚”等方式,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对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项目的,择优给予50万元—10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5%,给予10万元—100万元补贴。
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政府投资基金每年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100个。对建设中试平台(基地),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纪)人等开展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并在合肥市转化的,最高奖励100万元。支持企业吸纳技术就地转化,单项成果成功交易并实际支付1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支付金额的15%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当年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0%的高成长种子企业、超过15%的潜在瞪羚企业、超过10%的瞪羚和独角兽(含潜在)企业,分别按照研发费用的50%、20%和10%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补贴。
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完善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立足合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大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断优化支出方向和结构,全面打造积极、开放、高效的合肥市人才政策支撑体系。通过“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与产业升级的联动发展。
多措并举支持人才集聚发展。坚持内培外引,强化人才创新激励和保障,助力打造人才高地。坚持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互动,有针对性的设立补助或奖励资金给与支持,打造“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双引双培人才计划”、“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资助计划”等一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大力集聚各领域、各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创新管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坚持“预算有政策、保障有力度、资金有绩效”原则,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建立人才专项联合审核机制,强化人才政策资金统筹,突出绩效导向,重点对现行人才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其效果开展全过程评价,强化资金使用主体的绩效责任,促进人才政策和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在安居保障、项目资助、生活补助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才更有获得感。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合肥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THE END —
☀本文选自太原日报。
◐◑央视怒评“最可怕暑假来了”:到底是谁在逼我们的孩子? ◐◑南大教授点评刀郎《罗刹海市》,句句珠玑,一针见血 ◐◑《长安三万里》火了!48首唐诗化作眼前实景,这首最震撼! ◐◑《八角笼中》的犀利台词,写尽了不服输的人生斗志! ◐◑贵州男孩反杀校霸获刑8年,全校喊冤惊动全国,如今终于收到一个好消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