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三问,问出教学本真
看点 一节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彭红老师,就从实现学生思维增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个课堂问题,把概括的课堂标准和具体的教学联系到了一起。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师报
文丨彭红 编丨May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教材,读懂学情,课堂就可能出现目标泛化、模糊,教学内容一锅粥的现象。
一节课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扎实、高效,实现学生思维的增量?我们不妨思考如下“三个问题”。
每节课的基础性目标、关键性目标都需要教师心中有数。
教师只有走进教材细品细研、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才能够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比如,1—6年级都涉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这个目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熟练用”。一、二年级是学习,从三年级开始,朗读成了阅读的手段,学生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感悟文字情感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三学段要求“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同的文本表达方法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文本也存在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究竟要引导学生领悟何种表达方法?这就需要注意各年级的不同要求。
当教师明确了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每节课就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关键的表达方法作为目标即可。
“教什么”就是教学内容。
课堂上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教师的满堂灌现象,灌得多了,学生就会没有兴趣。
一节课究竟要教什么内容?要围绕“关键性目标”进行选择,对教材我们可以有取舍,可以有二次开发,也可以有拓展。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桥》时,把阅读的关键性目标定为课后第4题“体会悬念的好处”,那么在选择内容时,就选择文章结尾两段,让学生谈“揭示两个人的父子关系是放在结尾好还是放在中间好”。
由这一内容带出文中相关内容,然后出示一篇“设置悬念”的文章,让学生通过两篇文章的阅读找出共性,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
当课堂上所有教学内容都为设定的目标服务时,教学目标就会更精准,“一课一得”的课堂自然会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印象更深刻。
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要看学生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看有无发展。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引导,但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获得学习经验。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能力、方法时,才意味着学生真正学会了。
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起点,确认教学的终点。
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从零开始,教师要针对学情来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说,就语文课来说,如果学课文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量是1,那么这节课结束,知识和能力的总量应该是1+X,这个1+X就是这节课的价值。
这需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来发现。
作者 | 彭红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