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进藤校却被劝退,中国学生困在名校光环里?
长期关注我们的读者都知道,今年美本申请季开启了“地狱模式”:MIT这类金字塔尖学校申请量攀升,曾对中国学生青睐有加的加州系,录取量也大幅缩水。
这一背景下,Top10大学或藤校offer显得越发金贵。
但,拿到藤校offer就能直达成功之路了?
几年前,BBC中文网就曾报道,约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被学校劝退,约占总数的3%,其中包括藤校生。
有数据称,进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14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竟高达25%。
这还不是最糟的。
前不久,一位即将从普林斯顿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华裔青年Jazz Chang,选择跳湖结束生命。
不巧的是,2018年,与这名学生同校同专业另一名留学生切斯特·林(Chester Lam)也选择了结自己。自杀当天,正好是他们本科生上交作业最后期限的5天前。
消息令人心碎,却反映着一则现实:名校offer这张入场券,并不能给谁许诺一个青云直上、没有颠簸的未来。
美国名校的残酷一面,往往在入学后才真正显现。
名校光环与落差,如何走出焦虑?
Jessica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曾就读于某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凭借不错的成绩,她申请上美国一所著名的文理学院,全美排名第25位。
满怀信心飞往大洋彼岸后,名校光环下的粉红泡泡却被陆续扎破。
从进校到毕业,Jessica至少经历过“三座大山”,首先袭来的就是文化冲击。
不同于国际生比例高的大U,这所文理学院90%以上都是白人学生,种族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而文理学院实行小班制授课,让这一冲击来得更强。几乎每一堂课,教授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进入本科学习后,她发现,无论你是不是社交达人,都得被扔进文化大熔炉里试炼。
美国学生非常自信,尤其在表达观点时,这是他们从小到大训练出来的。相比之下,中国学生总羞于表达。好不容易开口,又容易陷入寻找对错、争个输赢的怪圈。
她花了至少一学期才适应这点,中间还伴随着第二座大山的打击——学习强度。
Jessica回忆到,从大一开始,在白天课程结束后,她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吃完饭就立刻扎进图书馆,阅读文献到晚上11点。
如果课前不把教授推荐的书目看完,第二天上课就没法跟上进度,也无法参与讨论,最终只会陷入被动学习的恶性循环。
这种强度会在学期末拉到最高值。
大二下学期,她选择了五门人文社科类课程,到学期结束前,她平均每周都得提交一份大论文。不仅周末没有休息,每周还总有一天得通宵赶工。
上高中时,Jessica并没有接受类似的学术训练,更没有过如此大量的阅读,她不得不拿时间换效率,才勉强拿到满意的成绩。
Jessica遭遇的第三座大山,比前两座更为陡峭。
进校时,她虽就读商科,但选修了不少人文社科类课程。慢慢,她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着手转专业。
美国大学实行的是通识教育,本科前两年可灵活选择课程,但真正要转换跑道并不容易。
那些从一进校就选定心理学专业的本地同学,从高中已经确立志向。
大一时在实验室做课题的大有人在,大二就发表论文的人也屡见不鲜,而且他们都很清楚,这些步骤看似功利,却极为必要——都是为日后读博深造做准备。毕竟,想要成为心理治疗师或专家,博士文凭是块敲门砖。
这些信息在美国学生看来是常识,Jessica却一无所知。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在一种落差情境里:在转专业之前,从没有人告诉我这条路该怎么走。当我想走时,发现自己已经拉下很远了。”
压在Jessica身上的“三座大山”
凭借好胜心和坚持,她在大四争取到一个学术机会,可以做独立课题,后面还申请上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硕士。
而仍有一些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挤进名校,却遭遇“出道即巅峰”的学霸们,却没能熬到毕业季。
一份分析留学生中被劝退群体的白皮书显示,退学的中国学生中,超过50%是因为学术成绩差导致的;而那些有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学生中,33.47%的人是因为学习难度大,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哥大毕业后,Jessica未能如愿继续学术道路。她偶尔还是会感慨,如果更早开始准备,或许就不会留下遗憾。
如何提高学术能力?
提前规划学术道路?
向Reach Out咨询
👈🏻扫码即刻咨询
双重难题,藤校真实的录取风向标
主导Reach Out科研学者计划后,Jessica接触了更多中国学生。他们有些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些则和她一样,生活在二线省会城市。
看到这些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她不禁想把自己踩过的坑都给标出来,避免他们重蹈覆辙。
但中美学生差距到底在哪里?又是如何造成的?
该项目的美国本地导师Steven给出几点启发。这位哈佛博士认为,本土学生的确有先天优势:
第一,他们在母语环境中,不需要克服语言障碍;
第二,即便学术难度实际存在,不少美国学生在中学时就开始试水。
比如高中提前选择大学先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抵扣大学学分,还将本科教育的精华——批判性思考引至更为专业的层面。
长期训练下,学生们就能习惯难越过表层信息,对任何现象背后的逻辑和问题展开深入剖析。
没有语言障碍,又有机会在中学时得到系统训练,本地学生自然就更适应本科阶段的学术要求。
就以论文写作为例,一位在美国高校任教的华裔历史学教授就曾撰文分析,美国学生中比较优秀的那部分人在阅读材料的细致程度、引用丰富准确以及论证的严谨绵密、解读的深刻性方面,都远远超过“不擅长写作”的中国学生。
相比之下,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显得尤为不足。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曾经登载过一位美国教授的文章,严厉批评中国留学生,认为他们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缺少批判性思考。
但批判性思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什么高深莫测、难以企及的东西,也并非刻在种族或基因里,相反,它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最终内化的结果。
国内学生的天赋和努力程度都不差,只是缺乏引导和训练环境。
Jessica接触的中国学生有来自体制内,也有来自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他们身上有几重共性:
首先,英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能与native speaker自如对话的仍是少数。这在公立学校的学生身上更明显。
“他们可能有很好的听读能力,但一旦涉及到说和写,就容易暴露短板,即便在高中争取到参加学术项目的机会,也没那么如鱼得水,特别是在开始阶段。”
Jessica发现,在申请季,一些学生能在托福等标化考试中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但有不少是多次刷分获得,并不代表其表达能力就真正过关。
其次,缺乏系统训练。
还以写作为例,国内中学作文训练仍然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分类,即便在文史哲考试中有论述题,但这与一篇完整的、带实证研究的论文还相去甚远,其中充斥了不少主观判断,缺乏一致的引证,以及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更不能体现独立研究能力。
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们误认为写论文就是发表议论。
而美国本地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熟悉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范式。一篇课题论文,往往需要学生大量的资料查找,有些还需要进行量化分析或田野调查等。
最后,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能得到学术训练的资源仍然稀缺。
在校内,外教虽然能提供母语训练的环境,但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广度够广,但学术深度则难以达到。外教自身可能未曾接受过长时间的学术训练,给每位学生提供的独立指导也受限于个人精力。
在校外,类似于Pioneer这样的明星项目并不多。由于席位有限,好项目反倒成了内卷中心,只有一线城市少数顶尖学生才能申请得上。
国内学生深处在既欠缺能力、又缺乏机会的双重困境里,需要更多关于学术训练的真实体验。
美国名校博士生
带领走出学术困境
👈🏻扫码即刻咨询
教育起点不同,梦想终点可以相同
是否能为更多中国学生,尤其是资源缺乏的二三线孩子提供帮助?Reach Out科研学者计划提供了解决方案。
该项目由哈佛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是一项针对有才华学生的选拔性研究计划。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在一对一导师带领下,完成自己独立的研究项目。
看看导师们的履历,就知道该项目水准有多高:
导师均来自世界排名Top20大学的博士,希望将自己过往学术经验分享给更多后来者。
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不仅覆盖面广,研究方向也非常深入。
比如在癌症遗传学方向,就有研究员深入到某一具体基因编辑领域,在人文学科上,有国际事务方向的博士正在研究核扩散及预防性战争等议题。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曾有过助教经验,熟稔美国本科的学术要求。
一方面,他们能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另一方面,对特定领域感兴趣的学员还能获得更多学术规划,职业方向上的交流。
独立研究往往很考验学生的能力和耐性,整个项目下来,是否有能力胜任,以及学术热情是否持久都能显现出来。
这些学术经验也正是美本申请时,招生官极为看重的。
Jessica在考察市场时发现,不少申请人只顾盯着文书撰写,甚至为博招生官眼球而硬拗人设,实际却并未有相关领域的学术尝试。
这种包装忽视了申请者的能力与兴趣,导致入学后的学习倦怠和后劲不足。
因此,他们在项目最初也会设立一些门槛,以保证申请学生是真正对学术抱有热情与要求。
在12周的一对一指导中,学员需要确定研究选题,以及研究路径。中间涉及大量的研究方法学习、文献资料查阅、数据分析,甚至实地考察。
整个过程中,Reach Out会严格把控导师的服务质量,学生在不同阶段都将为导师指导进行评价打分。
成果很丰厚:优秀学员不仅有机会将研究论文付梓出版,还能拿到该计划的奖学金,以及导师推荐信。而每位学员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学术训练。
该项目最开始面向全球,包括美国本土学生也参与其中,去年才正式进入中国。首批学员用研究成果证明了其成功:
来自广东的宋同学独立研究了国内脱贫攻坚政策在贵州某县的有效性,凭借扎实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她最终获得耶鲁大学的offer。
还有来自广州公立高中的陈同学因对普通话的研究,拿下芝加哥大学的青睐,并且将这一方向延伸至本科学习中。
“我们提供一个成长机会,学员也不必一开始就很优秀。如果对学术有热忱,他会用成长心态去看待挑战。这样一来,名校就不会是终点,而会成为一个新起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