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1日,林彪麾下的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直属中央军委,机关驻湖北汉口。
此时的中南军区下辖七个省军区,五个特种司令部,16个军,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共150万人,兵强马壮。
几乎就在中南军区成立的同一时间,驻广州的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挂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司令为叶剑英)被正式授命组织海南岛战役。
攻岛部队序列如下:
40军(军长韩先楚)
43军(军长李作鹏)
炮兵第28团
高射炮兵第1团
琼崖纵队
下面先重点讲一下琼崖纵队的故事。
冯白驹(1903~1973),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曾任海南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行署主任
琼崖纵队全称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是我党领导游击战争的一个奇迹。
这支创建于1927年的革命队伍在海南岛上坚持斗争二十三年,直到1950年才等来主力登岸。
在最危险的1932年,国民党组织大军对琼崖纵队(时称“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进行围剿,红军独立师(约两千余人)不敌,师长王文宇被俘遇害,政委冯国卿战死。
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带领党政机关及警卫连100多人藏身母瑞山坚持斗争,八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吃过一粒米。
1933年4月,冯白驹带领幸存的25人突围返回琼山革命老区,重整旗鼓,总结出“山不藏人人藏人”的经验。
至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琼崖纵队已占领海南岛近五分之三的地区,队伍发展到七千人。
1949年春,琼崖纵队以劣势兵力和装备对驻岛的国民党军发动攻势作战,歼敌4000余人,自身总兵力发展到1.6万人。
后由于华南败退的国军大批撤到海南岛上,形势骤然间发生变化,攻势方才终止。
海南岛战役期间,琼崖纵队对于掩护配合大军登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居功至伟。
海南岛解放后,参与此战的解放军将领于琼山苏公祠留影。前排右起:李作鹏、韩先楚、邓华、冯白驹。
聊完了我方的态势,再介绍一下对手。
蒋介石任命的海南防卫总司令是大家熟悉的抗日名将——薛岳。
薛岳早年是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的营长,1922年陈炯明事件时曾保护宋庆龄脱险。
北伐初期,薛岳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前任为何应钦,军长为蒋介石),地位崇高。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薛岳曾建议我党“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之后他多次参与反蒋战争,在粤系军张发奎麾下效力。
直到蒋彻底收编完张发奎等人后,薛岳才重新回到中央军,任第四军军长。
三十年代苏区的几次反围剿战争中,薛岳表现神勇,曾多次重创红军。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进入湖南,薛岳率中央军八个师穷追不舍,被当时的红军视为“长征头号敌人”。
1934年11月,著名的湘江战役爆发,薛岳部与红军大战六天,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八万余人锐减至三万人,生死命悬一线。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先后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不过解放战争期间薛岳基本处于被“弃用”的状态,随着1947年1月鲁南战役失败,薛岳损失了蒋介石最重视的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蒋以“指挥无力,名声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职。
一直到1949年底,蒋才重新起用薛岳守卫海南。
当时薛岳手中的兵力如下:
广东省的六个保安师
两广战役后逃上岛的残兵
各类军机45架
海军舰艇50余艘
一个海军陆战团
总兵力约10万人。
凭借着这些残兵败将,薛岳在海南构筑了一道“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并希望把海南建设为反攻基地。
国民党对外宣称“伯陵防线”固若金汤,同时也加紧围剿五指山中的琼崖纵队,我军渡海作战已迫在眉睫。
指挥长沙会战时期的薛岳。晚年的薛岳隐居在台湾嘉义乡间,1998年5月3日逝世,享年103岁。
1950年2月,海南战役作战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重点听取了秘密渡海前来的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的汇报。
符振中介绍了海南岛上我党政军组织情况、战役准备情况和敌军的防御部署,并转达了琼纵司令员冯白驹的两条建议:
1、乘敌人防线不甚严密之际,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强琼纵的接应力量;
2、若第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派一批军事干部和技术人员把枪支弹药运过海,以充实琼纵的武器装备。
会议经过研究,邓华等人确定采纳冯白驹的建议,采取“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的方针。
通过吸取金门战役的教训,解放军拜渔民为师,进行了大量渡海作战训练,培训了一批舵手和水手。
这些人不仅要懂得一般的操船技术,包括撑篙、划桨、摇橹、抛锚、拉蓬、落蓬、掌舵等,还要能识别风向、潮流,预测天气晴雨、判定方向、掌握速度、估算船行位置等等。
40军、43军下属各师各团均组织了“水手队”,共训练水手三千余人。
战前我军还试图通过秘密渠道前往香港购买登陆艇,只可惜没有成功。
海南岛战役前四野练习水上射击
除军事上的准备外,战士们思想上的问题也引起了邓华等人的高度重视。
当时很多人认为战争即将结束,全国已解放,盼望着退伍归田,成家立业,过太平日子。
尤其是面对不熟悉的海战,战士们中间存在着一定的怕军舰,怕飞机,怕翻船,怕泅水的消极避战情绪,流传着“九死一生,革命到(海)底”的说法。
为此,十五兵团在积极准备改造机帆船的同时(将帆船加装马达),进行大量动员工作,给部队树立信心。
1950年1月10日,四野转毛泽东签发的中央军委令给十五兵团首长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其中提到:
“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只要能一次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金门岛是三个不同建制的团又无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由三个团长各自为战),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继进。”
“与冯白驹建立直接电台联系,并令冯白驹受邓、赖、洪指挥……”
至1950年三月战役打响前,渡海部队累计征集修复帆船2666艘,动员船工1.2万人,支前民工近百万。
1950年3月初,岛上的冯白驹电报十五兵团指挥所:“由于敌人正集中主力向琼崖西区解放区进攻,在儋县的海头港至白马井之间近百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一个步兵团防守。且该团有一个营正在沿海地区加紧修筑海头至那大的公路,以利其机动作战。建议野战军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向白马井至海头港一带海岸潜渡。”得到冯白驹情报后,十五兵团司令部当机立断决定实施第一次“偷渡”。1950年3月5日晚7点30分,我40军118师352团1营799人,乘坐14艘船,在118师参谋长苟在松、352团团长罗继福率领下,从徐闻县灯楼角起航,开始偷渡海南岛。广东省徐闻县的灯楼角自北向南揳入琼州海峡约三公里,扼北部湾与琼州海峡进出口的咽喉,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端。与金门不同,海南岛是一个很大的岛,加之岛上有琼崖纵队作为接应,给解放军实施“偷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韩先楚40军组织偷渡的同时,李作鹏43军也制定了偷渡作战计划,准备一次性偷渡一个加强团上岛。之所以我军在大举登陆前要冒巨大的风险实施“偷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岛上琼崖纵队的实力。“一方面以海空军协力巩固海防,一方面以陆军有力之一部,尽快歼灭本岛游击队,彻底解除内部之威胁,再举全力歼灭来攻之敌。”在我大军即将登陆的关口,国民党调集重兵对琼崖纵队进行“围剿”。薛岳企图在解放军强渡登陆之前削弱琼纵力量,摧毁五指山根据地,迫使琼纵部队化整为零,无力策应大军登陆作战,以解除后顾之忧。1950年7月的《人民画报》,解放军正从琼州海峡准备进行登陆作战我第一批偷渡部队799人在3月5日夜出发后,琼崖纵队方面一直使用电台和渡海部队保持直接联系。漆黑的夜色中,我偷渡船队航至半途,海风突然停了;不得已,偷渡部队在后半程只能依靠人力划船。经过19个小时的艰苦航行,3月6日中午,我登陆部队从儋县以西白马井西南登岛,成功和琼崖纵队的接应人员会合。40军首批799人偷渡成功后,3月6日下午,43军各师也收集了最好的帆船配属给一个加强团,在师参谋长孙干卿的率领下准备启渡。由于风信迟迟不至,依靠划桨、摇橹前进耗时过长,风险极大,最终缩减为一个加强营,全部采用快速帆船。1950年3月10日13时,解放军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在增加配属一个92步兵炮连、一个侦察连、一个警卫连后,拔锚起航。这支偷渡部队共有1007人,由团长徐芳春率领,携带无线电台,分乘二十一艘快速帆船从雷州半岛的硇州岛起渡。部队起航后,琼州海峡阴云密布,我军一路上没有遭到国民党方面的海空袭扰,3月10日白天的偷渡过程十分顺利。我军船与船之间失去联络,无法保持编队;大浪把数条船的桅杆打断,其中一条船被巨浪打翻,四十余人不知下落。11日上午9时,登陆部队在文昌县以东地区分别陆续登陆。在与国军一个营发生交火后,我军并不恋战,而是迅速向琼山解放区转移。“避免与敌作战,保存实力,保持距离海岸一夜行程,随时准备接应后续部队登陆。”40、43两军加强营的偷渡成功,极大的增强了十五兵团司令部强攻海南岛的信心和决心。三月中旬,邓华率兵团前敌指挥所到达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的一座民宅里。这里离海边仅仅一百多米,天气好时隐约可以看到海口市区(直线距离不足二十公里)。3月26日和3月31日,解放军再次组织了两次三千人规模的偷渡,与前两次一千人规模的小型偷渡不同,这两次准确来说已算是“小规模登陆作战”。尤其是3月31日43军组织的这次行动,共动员3700余人,由127师师长王东保、政委宋维栻亲自率领。该部经过了几夜的艰难尝试,三次急电岛上部队接应方才成功上岸。其中担任海上战斗护航任务的第379团第8、第9两个连,与国民党军舰激战整整三小时完成护航任务后,向海南岛方向追赶主力船队。由于航行方向偏差,该部于4月1日凌晨在海口市区附近一个孤滩登陆;4月1日白天,该部抗击了敌陆海空军的数轮攻击,战至黄昏全军覆没。至1950年4月初,十五兵团已分两批、四次成功登陆了九个营(约一个整师)的部队,并成功与琼崖纵队会师。根据邓华等人的估计,这里力量已足够在海南岛北部沿岸打开缺口,接应主力部队大举登陆。1950年3月31日,华南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军区、广东省财委会联合发出《为集中人力物力支琼作战的联合通令》。解放海南岛是广东党政军民1950年四大任务的首一个任务,凡广东省党政军民各机关支前的一切作战物资,均应在“解放海南岛第一”下实行征用。1950年4月10日,邓华司令员在兵团指挥所召开作战会议,会议分析认为:1、敌海空军加强了对海峡的巡逻与封锁,已无再偷渡的可能;2、琼州海峡4月中旬的风向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对帆船渡海十分有利;3、渡海路线、登陆地点与地形、接应部队的配合及向岛内纵深进攻方向均已做到了详尽、全面的侦察,战役准备基本完成;4、前期上岛部队已达一个师的兵力,为掩护主力部队登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5、目前十五兵团拥有的船只已具备一次运载八个团兵力渡海的能力,大部队渡海登陆时机已经成熟。第一梯队(40军军长韩先楚率领):40军军指挥所率所部6个团和第43军的2个团,共25000人。其中43军128师的两个团将在海口附近强行登陆,吸引国军火力,掩护主力40军从侧翼上岸。第二梯队(43军军长李作鹏率领):43军军指挥所率4个多团近两万兵力为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登陆后起航跟进。登陆地段以临高角马袅港为界,以西为40军登陆场,以东为43军登陆场。同日,十五兵团向岛上冯白驹处正式发出“关于做好接应野战军主力登陆”的电报。1950年4月16日,在雷州半岛最南端的灯角楼,作为第一梯队主力的40军300多条双桅篷木船沿着海岸绵延排出五公里。19时30分,韩先楚所在的指挥船升起4颗白色信号弹,顷刻间,3个师6个团的信号弹也腾空而起。40军与灯角楼东侧三塘的43军两个团一起拔锚起航,直扑海南岛。4月17日凌晨3时许,40军先头船队在临高角一带抢滩。负责接应的琼纵第一总队和40军先期上岛部队向临高角一带海岸的国民党军守军发起猛烈攻击,为解放军渡海部队大举登陆开辟登陆场。第一梯队大军开拔后,北京的总参谋部一夜灯火通明,时刻关注着前线的动向。17日凌晨,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向十五兵团发电,询问40军军长韩先楚现在在什么位置。韩先楚率第一梯队两万余人登陆后,连同原先偷渡上岛的一个师和琼崖纵队,海南岛上我军的总兵力已有四万余人。虽然数量上相较国军的十万之众仍处于劣势,但考虑到国民党大都是各地收容的败兵以及广东保安团,双方的实际战力已在伯仲之间。4月19日,薛岳调集国军主力四个师向海口西南二十公里处的美亭集结,试图以强大兵力阻击我军向海南岛内陆前进,并伺机与我登陆部队决战。在美亭方向上,我军的兵力是43军127师加强团和琼纵一部,共计约2个团的兵力。面对敌军的迅速集结,解放军两个团陷入到重重包围中。其中坚守风门岭105高地的381团1连连续十三次打退了国军进攻,正副连长与指导员悉数阵亡,全连仅剩十三名轻伤战士坚持阵地。同日,韩先楚率领的40军主力两万余人在美台歼灭了一部国军。按照原计划,韩先楚部应指挥40军首先围歼临高县城的国军,然后主力向加来市急进;但当21日凌晨40军包围临高城时,才发现守城的只剩下敌军一个师部和一个团。韩先楚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薛岳很可能已将部队调去东线,于是他立即率40军主力赶往东线黄竹、美亭、白莲地区增援,搜寻敌军主力。4月21日下午,韩先楚率40军两个师赶到美亭,将增援美亭地区的国民党军反包围。一时间,美亭战场呈现国军四个师包围我两个团、我军两个师反包围国军四个师的层层厮打状态。经一日一夜激战,解放军以劣势兵力击败敌军四个师的顽抗,国民党军残兵部分退回海口,部分向三亚方向撤退,解放军则乘胜向海口方向追击。毛泽东与韩先楚握手。五十年代韩先楚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副总参谋长等职,后长期担任对台一线的福州军区司令员。
为了掩护撤退,国民党机群从三亚起飞,不断轰炸海口机场和秀英港,袭击正在向海口挺进的解放军部队。4月23日晚19时30分,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43军军长李作鹏、军政委张池明等率第二梯队起渡。次日,第二梯队大军登陆海南岛,43军军部进驻海口。随着解放军源源不断登岛,国民党加快了从三亚撤退的步伐,大批台湾派出的飞机军舰赶赴三亚。同一天,搭载国民党的最后一艘船驶离三亚榆林港,前后共有七万多人撤离。其一是第二梯队投入战斗时间过晚;如果第二梯队能提前三天(4月21日)突然在敌军兵力已空虚的海口东西地区强行登陆,就有全歼敌主力的可能。其二是没有充分发挥琼崖纵队的战斗特点和特殊作用;在发现国民党军全线南撤退时,应立即命令琼纵快速插到后方破坏交通线、桥梁、道路,利用熟悉的有利地形坚决顽强地堵击南逃国军。一言以蔽之,美亭决战后国民党方面的信心之脆弱与溃逃之迅速均超乎我方想象,薛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跑了。5月1日,解放军攻占海南全岛,海口市群众举行庆祝集会或许李作鹏从军事的角度看认为打的不甚完美,但在政治的角度上已经是满分了。解放海南岛一个多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舆论普遍认为,如果我军没能在4月份克服种种困难强攻海南,海南岛有可能会变成“第二个台湾”。海南岛战役结束后,43军留一个师驻守岛内,军主力回到雷州半岛执行剿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