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风暴:“带金销售”和中药或是重灾区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7月21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30日赛伦生物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的公告,更令市场联想起不久前卫宁健康(300253.SZ)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炜的同样经历。
上述消息一出,医药板块迎来暴跌。A股医药龙头恒瑞医药更是一度逼近跌停。
对此,我们的观点如下:
截至今年7月底,有155名医院领导被查。光这个月就有19位,反腐在医药行业已是常态化操作。
“带金销售”是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所谓“带金销售”,是指医药企业在定价销售时,事先会把处方医生和在医院拥有采购权的相关负责人商业贿赂计算在内。
如果说送礼、吃回扣算是灰色操作的话,那么“带金销售”这种事先打入价格的行为,就属于明码标价了。
通过这种行为,谋取交易机会和在同行中的竞争优势,成了医药行业过去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近年来,地方医保局和财政厅两部门联手进行穿透式查账,摸清了药价虚高的成因。
创新药看的是临床数据,大幅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能有效缓解病情就是好药,效果摆在那里,就能提高药品的销量。
但中药的疗效无法准确评估。不同厂家相似药效的中药,给了好处的当然更受医生青睐,加上带金销售就能起量。另外,一大批“神药”的中药注射剂,实际在临床上没有那么明确的效果。这类中药产品为了增加销量和销售额,只能通过私下给医师好处的办法打通销售。
以当归为例,野生当归价格一般会达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人工养殖当归,价格只有几十元左右。这当中就有十分微妙的“可操作”空间。
me-too,me-worse盛行的仿制药时代,研发退居次位,医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很大一块聚焦在如何与医院医生打交道,他们有充分动机以利益输送方式抢市场。
这些“同质化药企” 销售费用几乎全部为宣传推广费用,有一定商业贿赂风险腐败的可能性存在。
今年2月深交所发布《关于深市医药公司商业贿赂相关问题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的上市公司》表格中,提到“前述18家公司中,部分公司销售费用几乎全部为宣传推广费用。从销售费用指标角度看,存在商业贿赂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来源:深交所《关于深市医药公司商业贿赂相关问题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
首先,反腐不影响出海型创新药企业的海外销售和授权。近两年来,国内部分药企做出了best-in-class的药物,已通过美国FDA认证,海外销售空间已经打开。
其次,反腐对依靠医保放量的企业影响也不大。这些药企销售由医保支付,且经历了大幅竞争性议价,价格已经非常透明,寻租空间很小。
创新药企还有一部分是在港股上市的biotech小企业,它们现在正处于研发进程阶段,产品尚未商业化,有的连销售团队也没有建立好,并非是本次行动打击的重点。
如果非要说对创新药的影响,主要是涉及到创新药进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创新药需要大量的学术推广和医生培训,才能保证使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在这一过程中,多多少少存在某些越界行为。创新药的销售进展或许会因反腐行动持续,而在短期内受到波及。
此外,个别省份要求医生退还讲课费,市场担心这可能会影响未来处方开具、产品进院以及新药销售,从而影响医药公司的业绩。
总体看,目前政策导向明确,对创新药的长期支持导向清晰可见。
恒瑞医药(600276.SH)连续两日跌去11%多。几年前,恒瑞医药子公司江苏新晨曾行贿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一事,可能令市场担心恒瑞医药被医药反复查办。
另一方面,面临严监管是行业最大的风险,机构先跑为敬。投资机构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有时就是无脑砍仓,哪怕接回来的价格更高。
对于引人瞩目的风险因素,比如医药销售代表和销售费用,恒瑞曾有上万名医药销售代表,目前已裁去大量人员。其销售费用也从2021年的93亿降低到2022年的73亿。2022年恒瑞总营收是212亿,销售费用占收入比的行业平均水平通常在30%-35%,恒瑞现在处于这个标准之内。
恒瑞这两年一直在往创新药公司转型,已是全国管线最多的创新药企。个人认为恒瑞的利空是被夸大的,暴跌更多是出于情绪性打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