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毁灭性打击!”
文/ 凯斯 王动
编辑/花木蓝
就在几天前,我们还因今年业绩严重下滑,为如何少花费又能宣传到位伤脑筋,希望能弄出点“声响”被大家看到。没想到这次声响是大了,却是以这样令人揪心的理由,真的很“黑色幽默”。
书业巨头“中图网”的这段话,道尽了人间辛酸。
这场北方暴雨真的给了图书行业沉重一击。
〓 图源:出版人杂志公众号
中图网的工作人员坦言,这是“25年来毁灭性打击”,损失码洋3亿以上;北京时代华语360万册图书,几乎全军覆没。
北京是中国出版业的中心城市,而涿州是这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仅该地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这一个地方,就坐落着上百家出版机构的主要仓库。
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涿州现在受洪水影响的出版机构至少有几十家,每一家损失的码洋,少的有几十万,多的有上亿元。
“25年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打击”
在诸多受灾的书商中,中图网应该是最先被大众所注意到的。
8月1日晚,一条求救消息刷爆了社交媒体:
中图网数十人被洪水困在了涿州仓库,里面有孕妇和小孩,周围有疑似毒气泄漏,情况非常紧急。
幸好当地的救援队及时赶到,到8月2日上午9点,中图网67人全部获救。
人平安,是万幸。中图网仓库里的书,却几乎全被洪水吞噬了。
〓 图源:中图网视频号
在洪水来临之前,中图网的员工们其实已经做好了防洪工事。
大家乐观地觉得,只要能挡住这波洪水,待泄洪之后就平安了。
但这场洪水,却大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它轻易地冲垮了防洪工事,涌入了仓库,一个小时就涨到了人腰腿部的位置,迅速就把库房的第一层给吞掉了。
而在水上涨的过程中,大家想要把在一层的图书,紧急转移到三层避险。
但中图的仓库有2万平米大,每一层书都堆得像小山一样,根本就搬不完。
〓 图源:中图网官方微博,这家主打网上书店的公司,有图书届奥特莱斯之称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人物》的长篇报道,在抢救书籍的过程中,整个厂区又因洪水而断了电。电梯用不了,卷帘门也打不开,员工只能用纯人力一包一包地运。到最后,中图网的员工发现,不但书救不了,连他们自己也被洪水围困在了办公楼里......又赶紧自救。
〓 图源:中图网官方微博
雨停了,书的危机还在继续。
如果这场洪水不能及时退去,那么放在库房第三层的“幸存书籍”,最终也会因受潮而变形。
中图预计他们在这场洪灾中总共损失了400多万册书,直接的损失可能会超过3亿码洋(图书定价总额)。
而更令人痛惜的是,在这些被泡烂和冲走的书里,有许多都是稀缺的不可复制的绝版书——这次没了就等于永远没了。
而在涿州其他书籍库房的命运,也都大致类似。
而涿州其他书籍库房的命运,也都大致类似。
《人物》的报道同时写道,集文天下的十几个人,在洪灾来临时,根本就转移不完6000平米库房里无数的书。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涌上来漫过书架,看着他们家的书一本本被浸透,在水里漂着。
嘉友缘的员工本打算游进被淹的库房抢书,但发现水已经淹到了脖子,整个一层的书架全被淹了,根本一包书都救不回来。
在媒体的采访里,多家出版机构的负责人,都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保不住了”,
“全部的身家都在那个仓库里”,
“辛辛苦苦做了18年,一下泡掉了一半”,
“水位再涨10厘米,损失就到了4000万”.......
〓 图源:小红帆图书出版抖音号
在得知了这些出版机构令人心碎的遭遇后,大家纷纷伸出援手。
有网友迅速下单买了好几本书,不在意什么时候书能发货,只希望能在最难的时刻帮书商一把。
毕竟很多人都是这些书商的老主顾,大家不忍心看着它们就这样倒下去。
每一篇描述图书受灾的推文下面,都有热心读者留言,说愿意买泡水书,晒一晒也能看,就算不看,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纪念。
但是,洪水泡过的书,事实上是不能售卖的。中图网回复说,被洪水泡过的书,还可能残留未知的病菌,所以一律不会售卖。
换句话说,这些书已经变成了废纸,最终大概率会被永远处理掉,再也没法被救回来了。
图书业 ,怎么天天卖惨?
其实,早在这场洪灾之前,出版行业也已经过得相当艰难了。
水火无情。火灾与洪水,向来是藏书最大的隐患。
两年前同样有一场牵动全国人心的暴雨,河南的7.20暴雨。
在新乡,这场暴雨冲垮了一家营业十三年的书店——位于新乡大学城的“阶梯书店”。书店位于地下室,要进书店,顾客必须走下一段阶梯,这正契合了关于书的隐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洪水面前,阶梯亦自身难保。
对一家在半地下的书店来说,几个小时的大雨,就足够让水积到大腿。老板借来抽水机,一边抽水,一边倒灌,徒劳无功。
这场大雨的结果是,上千本书籍泡水,价值数万元。
老板为了自救,在公众号上发文章,表示泡水的书籍晒干后将免费赠送,此外还推出了1000个书籍“盲盒”,希望能借此回笼资金。
他没想到的是,仅仅4个小时,盲盒就销售一空。
每一场大雨,类似的场景都会出现。去年7月,河南信阳的暴雨,又导致数万册书籍损毁。
更糟的是,因为书库本身的特殊性,他们很难找到愿意承接的保险公司。
这次涿州洪灾中,大多数图书仓库事先没有购买保险,“不是不想,而是达不到承保要求”。
图书既怕水,又怕火,在保险公司那里,是一门很容易赔本的生意。而且,图书的码洋和实洋差距也很大,这可能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承接的原因之一。图书的实际销售价格,往往只有标价的3-4折。
而如果提升了保险的价格,中小企业又会承担不起,于是“索性裸奔”。
为什么这些书店和出版社不能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做仓库?
“读库”的遭遇,或许能部分解答这个问题。
这家国内首屈一指的图书机构,从主编张立宪自家140平米的房子开始,先后搬过六次家,可谓颠沛流离。
2012年,在北京的上一次历史性的大暴雨——“721暴雨”中,读库在房山的仓库经历了一次浩劫。
在那场暴雨中,房山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读库的库房被洪水冲垮,八成书籍直接被冲走,剩下的两成,也被洪水泡成了废纸。
读库的主编张立宪说,这件事让他想起来肝肠寸断。
找一个靠谱的库房,一直是读库求而不得的事情。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图书类库房必须符合“丙二类”消防标准,这套标准对于防火分区、消防水池等硬件都有要求。
在北京,这样的库房不仅少,而且贵,像读库这样的公司根本用不起。所以几万册书籍,只能长期委身于一间随时处于查封阴影中的库房。
直到2019年,读库在北京的最后一间库房也面临腾退。最后,经历了一个月的纠结与挣扎,读库决定将所有图书都搬迁到千里之外的南通。
和读库的遭遇类似,多家图书公司都在2019年前后把库房迁离了北京。因为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印刷厂和图书仓储都被定性为污染企业,比较大的图书物流中心最后也一并迁出了。这其中,多数企业都选择了离北京较近的河北涿州。
〓 读库在南通的库房
6.《读库》库房在暴雨中被冲垮 八成库存被冲走,新京报,2012-07-23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凤凰WEEKLY」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 ★ 为了更好的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