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更亲近,总台《山水间的家2》开启美丽乡村“探访新旅程”
主编温静导读:8月5日晚,《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正式拉开大幕。延续着第一季节目沉浸式探访美丽乡村的方式,第二季节目聚焦乡村振兴成果,讲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振兴故事,并由主持人、文化学者、文艺嘉宾组成两支“山水小分队”,继续以“家”为切入点,实地探访乡村振兴一线发生的点滴变化,走到生活深处,用鲜活的艺术语言表现乡村的新风貌。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朝阳
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绿水青山的诗情画意,产业升级的富民之路。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之下,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曾在去年掀起了一场乡村热潮,节目带领观众在真实、平实、朴实的乡村生活中感受着美好,也更深刻地感知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8月5日晚,《山水间的家》第二季正式拉开大幕。延续着第一季节目沉浸式探访美丽乡村的方式,第二季节目聚焦乡村振兴成果,讲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振兴故事,并由主持人、文化学者、文艺嘉宾组成两支“山水小分队”,继续以“家”为切入点,实地探访乡村振兴一线发生的点滴变化,走到生活深处,用鲜活的艺术语言表现乡村的新风貌。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山水间的家》在延续与创新中带领观众开启美丽乡村的“探访新旅程”,感受着山水风情、田园生机、温暖乡愁。可以说,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像《山水间的家》节目这样,有回望寻访、守护传承,也有前瞻探索、创新发展,不断引领全社会更广泛地关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叙事方式再革新
立体化呈现美丽乡村“多面性”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乡村振兴的文艺表达是一个非常好的美学命题,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实的落脚点。
以小切口、大视野,抒发情绪,提升引领力;以小仪式、大IP,引发情怀,提升感染力。作为央视综合频道重磅打造的户外节目新模式,《山水间的家》第一季在活泼灵动、治愈人心的气质之下,实地探访了24个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在细微之处记录乡村蝶变,展示浓浓的乡愁与思念。
第二季节目在第一季的基础上锐意革新,根据村庄特质,从各个环节进行“个性化”设计,力求在农业体验之外发掘更多的角度,描绘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风貌,突出乡村发展的“差异化”路子。
由此,我们在第二季首期节目中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叙事思路:在节目开场,镜头带领观众走入清晨云雾缭绕的山腰处,伴随着的是一段清澈的哼唱、一段阳光摇曳树影的美好画面。节目以“人文式”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近了生机勃勃的石椅村,随后嘉宾们来到集市,品尝新鲜的枇杷。节目力图突出村庄最独特的景观特征、人文底色,并融入视觉化的描绘进而展现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让开篇不仅有景色与环境,还有人们最真实的生活。
同样,我们还在沉浸式体验村庄的过程中看到了更多意味深远的故事。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同石椅村村干部、游客就今年村里收入怎么样、春节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不多等问题一一交流。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石椅村是汶川地震灾后的重建村,如今已经成为了全国的文明村,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发展好,要把旅游发展好,你们是有了一个样子,还应该搞得更好,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山水间的家》首期节目中,嘉宾们便来到石椅村的主人公身旁,共同分享生活的变迁、奋斗的故事。村民们分享收获与发展的喜悦,以个体的视角照见整个村庄的变化。节目以交叉剪辑的方式,让观众们在不同的村庄之间自如切换,感受不同的风情。当镜头再转到石椅村之时,我们看到了嘉宾们学习采摘的有趣瞬间。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灶台旁边,嘉宾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亲自领略乡村风情,感受发展的硕果。
而在充满生机的村庄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父老乡亲们浓浓的热情。本期节目结束时,我们在石椅村村民载歌载舞的画面中感受着他们的幸福、喜悦,更感受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正如陈数所言:他们用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表达着当下的美好。《山水间的家》第二季通过更加立体化的叙事方式,继续深入走近乡亲们的生活状态,进而捕捉最富有烟火气息的人情之美,将情感放大,将精神延续。
视觉表达再升级
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知乡村“生命力”
当家融入山水之间,大地上的烟火气勾勒出真实的中国乡村,也让更多“山水间的家”成为身心栖息之地。在第一季节目播出时,很多网友就被节目所呈现的乡音乡情所感染,更感受着新时代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激昂与奋发的精神,感受着他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喜悦与幸福,而为了让观众们更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山水间的家》第二季在视觉上采用了最新技术和拍摄方式,让观众深度感知美丽乡村的蓬勃生命力。
一方面,节目从视觉呈现的细节处发力,深度挖掘当地独一无二的特色。比如首期节目在东旺村的探访中,对“垛上鲜”这一当地特色菜系的拍摄就采取了“大片”一般的视觉呈现感。多元丰富的镜头组合展示出食材烹制的全过程,也将每个细节的步骤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们得以跟随嘉宾在第一视角之下见证乡村风物,品读乡村风情。
另一方面,节目从视觉呈现的宏观性入手,传递质朴美好的乡村烟火气。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蓬勃发展,许多人的家乡纷纷被按下“美颜键”,绿水青山的景观让人如痴如醉。在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中,通过航拍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村庄的生机盎然;通过潺潺的流水声,我们听到了村庄惬意又幸福的独特美好。
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观看《山水间的家》不只是翻阅开一本“乡村旅游指南”,更是能从中找到乡村带给人心灵深处的治愈感,在山水之间看到生活最淳朴、最动人的模样。可以说,《山水间的家》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观众对“诗和远方”的期待与憧憬,并将这种期待感巧妙地融入到了节目本身的视觉表达之中,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与回味。
精品节目再迈进
持续为乡村振兴勾勒壮美画卷
《山水间的家》以小见大,通过构建一种平易近人的视角,形成一条沾泥土、冒热气的叙事路线,在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认知中,进一步加强大众对美好乡村主题的深刻理解。
第一季《山水间的家》播出时则引发观众层和市场层的双重共振。节目曾位列2022年央视晚间时段首播文艺节目单频道收视率第一,新媒体端全网热搜热榜347个,相关话题阅读总量累计达31亿,央视频客户端视频播放量累计近2000万,全网视频播放量累计近4亿次。节目还相继获得了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综艺节目奖、2023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节目一等奖,并被广电总局评为“2022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以及入选第11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
《山水间的家》用沉浸式氛围的营造,增强亲近感,进而实现与受众的零距离,对文化认同的强聚焦,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寻访认知、体验交流的过程。节目持续高走的热度也在反哺乡村,不仅带动观众前往村庄实地打卡,助推当地旅游业发展,更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创业,在乡村建设中开辟新天地,成为乡村振兴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展示出文旅融合的全新面貌。
精品文旅探访IP再度归来,不仅延续着第一季深度探访乡村故事、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节目特质,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新意。《山水间的家》第二季立足于中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深度挖掘人的故事、生活的本真模样和地道的乡音乡情,并从中找到有价值、有趣味、有意义的突破口放大情感张力,将每个村庄的故事阐释得更为透彻,由此也将吸引更多观众步入一个个村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节目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达把新时代新农村的形象真诚地描绘出来,勾勒出乡村振兴发展的崭新轮廓,也描画着新农村文化旅游的鲜活图景。
当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主题,而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山水间的家》第二季心怀“国之大者”,将笔墨书写在大地上,为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凝聚文艺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节目我们看到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更多新生动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节目正在用更细腻的纹理填充起总台精品IP的骨架,进而实现思想的交锋、知识的交流和精神的交汇。期待在新一季节目的一次次山水相约之中,继续体验“山乡巨变”的幸福瞬间,体味山水乡村的独特美好,共赏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我们共同踏上山水旅程,共同探寻新时代乡村的诗情画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