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38万人的文字失语症,怎么破?
近几年,豆瓣上出现了一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聚集了一群逐渐忘记如何用文字表达的网友。
他们会在组内求助,诸如“怎么形容极致的孤独”“怎么形容幸福的感觉”。加入这个小组的成员,目前已经超过了38万人。
而知乎上“想写小说,但写不出怎么办”的提问,浏览量超过了176万。网友坦言,自己每天灵感爆炸,甚至有时能把故事的细节从头到尾都想一遍,但拿起笔才发现,心里想的场景一个字都写不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失去了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心中所想的能力。
鲁迅文学奖得主蔡东也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她坦言自己走上写作之路是兴之所至,读到好小说后想自己试一试,便陆续写了几篇,发表几乎没有遇到困难。
但年岁渐长,她越来越认识到写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经常是坐在电脑前,如临大考,脑中一片空白。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文字失语的时刻?
“因为阅读储备还不够,太多书该读而未读。”蔡东如是说。
某种程度上,文字背后代表着一个人的储备、学养甚至是逻辑和思考方式,当积累不足以支撑时,写作自然干涸无感。
反观那些作家们,从灵感的光顾到作品的诞生,他们太清楚,这样的内容有多少种写法,可以用哪些方式去呈现。
作家毕飞宇也曾说他在写作时就经常发现某些内容别人已经写过,那他就换一种写法。而这,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储备。
但书籍浩如烟海,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又要怎么读才能尽快走出文字贫乏的写作瓶颈呢?
用作家思维拆解文学经典,是我们急需补上的一课。
在当下的短视频语境中,我们时常1分钟看完一部电影、3分钟读完一本书。我们感知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不知不觉已变得粗糙又急迫。
而阅读文学作品,恰恰能拯救被快节奏生活磨损得非常迟钝的感知,让我们重新体会文字中无穷无尽的韵律美,重新看见和理解人性的幽微,从而对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抱以更宽阔的同理心。
比如形容“他笑了”,我们可能只会说“他开心地笑了”“他哈哈大笑”,而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这样描述尼克与盖茨比的第一次相遇:
这是一种罕见的笑容,给人无比放心的感觉,或许你一辈子只能遇上四五次。刹那间这微笑面对着——或者似乎面对着整个永恒的世界,然而它凝聚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偏爱。它了解你,恰如你希望被了解的程度;它信任你,如同你愿意信任自己一样;它让你放心,你留给它的印象正是你最好的时候希望留给别人的印象。
因为这个笑容,盖茨比不再是一个模糊的人影。细腻的文字背后,展露出的是盖茨比立体的人物形象与性格,他深深地印刻在了读者心中,诚如评论所言,“这是见过的对会心一笑最清楚的解释”。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能唤醒我们沉睡的触角。而经过文学长期不断的滋养和浸润,我们对语言的感知也会变得越来越敏锐。
又比如海明威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引用了约翰·唐恩的诗句来表达“唇亡齿寒”: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伟大的文学早已将人类共同的感受,用简单的词句,化为了最直击人心的表达。
就像网友在回答“为什么需要文学时”说的那样:
文学把一些我自己想表达而不知怎么表达、深刻体会却有口难言的东西说了出来——
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才知道:原来,暗恋的感觉,大家都差不多;
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突然体会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想表达点什么却无人可说,才明白: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你所表达不出的情绪,文学里其实早已有了答案。
但我们又要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呢?
很多大作家在早年间都是通过拆解式阅读成长起来的。
斩获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毕飞宇,刚毕业那会给刊物投稿,但“退稿退到快疯掉”。
后来他做了一个工作,夜里没事干的时候,就翻出海明威的作品,拿一张纸、一支笔,像庖丁解牛一样,把小说整篇整篇地往下捋,包括他的结构、他的语言,每个字、每个标点都不放过。有一天夜里他用很长时间把《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拆解开来的时候,内心非常激动。
拆解小说,让毕飞宇意识到了“小说好在哪里”,并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上。1991年,他的处女作《孤岛》在《花城》上发表。
“你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然后淘沙,通过顶级作品,建立起你的小说美学标准,当这个美学标准建立起来之后,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毕飞宇回望这段经历时感慨道。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同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早年间有评论家批评他的稿子“干涸无感,可以不看”,也有文学杂志编辑劝他“先不要写了”。
之后半年,他真的没再写了,天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拆解喜欢的小说,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
它写得好吗,好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可能?
将它移动一下顺序,调整一下结构,是否可以?
它为何不能移动,从不能移动中得到的技术经验是什么?
如果可以移动并且移动后会效果更佳,那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
“我承认从文本内部出发,追问小说中的一切是如何被小说家写出来的,这相当有难度。但当我通过阅读揣摩大作家们在浑然天成处的文本技艺时,我的很多写作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李浩如是说。
经过反复地拆解和练习,他也终于凭借《将军的部队》,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后来他回望那段日子,发现之前蹉跎的两三年,都没这半年收获大。
所以说,拆解式阅读不仅可以建立我们对于美的感知,知道顶级的作品是怎么写的,更能帮我们搭建自己的写作工具库。
就像作家苏珊·桑塔格所说:“从阅读中建立标准,再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我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根据这些标准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短视频的诱惑下,没法静下心来坚持阅读,即便好容易搬起了“大部头”,却发现自己根本读不出其中的门门道道。
为了陪同大家一起读透文学经典,发掘文学大师背后的创作秘密,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我们请到了6位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们——
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胡学文、石一枫、蔡东,十月文学奖得主王威廉,共同打造《南方周末小说阅读写作实战营:小说家的黄金读写法》,和大家一起阅读、拆解5本文学领域无法绕过的里程碑作品——
卡夫卡《城堡》
跟着作家们阅读,就好比坐缆车登山,我们找到了一条“捷径”,不易迷路,还能看到很多个人阅读时看不到的“秘密风景”。有了作家们的专业指点,我们的阅读视野和创作思维或许也由此打开:
这种打开,能让我们知道,原来小说的每个情节是这样构思完成的,如果我来写,我用哪一种方法可能更好,或者,我要创造一种新的方法,该从哪些地方下手。
其实早在三年前,我们就开设过《非虚构阅读写作实战营》,从写作视角出发,与4000+名同学一起共读了5本非虚构里程碑作品,大家直呼“以前看书只觉得好,现在能看出好在哪了”。
而在这三年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同学催着我们研发《小说阅读写作实战营》。
经过多年沉淀,今天我们终于来赴约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讲师介绍>
毕飞宇斩获茅盾文学奖的《推拿》,在豆瓣上已有上万人打出8.3的高分,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还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台湾电影金马奖。
毕飞宇是南京大学教授,李浩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威廉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蔡东是深圳高校的老师,胡学文也曾做过语文老师……
比如卡夫卡在某种程度上“更变了整个文学的原有走向”,在其之后,你很难找出完全不受他影响的作家,像卡达莱、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奈保尔、马尔克斯、胡安·鲁尔福、博尔赫斯等等,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卡夫卡带来的惠泽。
比如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窥探城市文学要怎么写?
比如同样是写人物,菲茨杰拉德是如何塑造的,海明威、加缪和马尔克斯又分别是如何落笔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