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想起了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香港案例

想起了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香港案例

财经

这段时间看到了一些关于香港的新闻,是说今年疫情放开通关以来,大量的香港人北上到深圳消费,光是六月份就有408万人次的港人到深圳,平均每天超过10万人次。

深圳《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费大厨辣椒炒肉区域负责人,他表示,罗湖的金光华店表现最为突出,该店周末的香港客人数量,在深圳所有门店中最多。“这些港人大都喜欢使用现金支付,并且有序排队,各自玩着手机,表现得很安静。有的时候吃不完的东西还会打包带走,很节约。”他向记者说道。


老实说我像众多网友一样,怀疑这里面的香港人其实不少是新入籍的内地人,但是从各种记者的采访爱用现金支付的习惯来看,就不像是大陆人了,今年确实出现了香港人跑深圳的风向。

但是反过来,不管是我还是我身边的人,都感觉现在缺乏去香港的动力了,主要是不知道去干嘛,毕竟高楼大厦之类的都已经看过了,总之对香港的兴趣比十年前大大消退了,而且2019年的黑暴,反映出一些香港人对大陆和大陆人不仅仅是歧视了,而是直接殴打攻击了,更是让不少人消解了去香港的愿望。

就我而言,香港目前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可能是徒步了,毕竟海边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也不需要和普通香港人有太多接触,准备有机会找个周末过去徒步走一走。


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起了之前在香港报纸上看到的两个案例,在以前的文章里面也发过,第一个是 从香港2017年高考状元志愿看香港的前途

下面这张图虽然有点模糊,但是是我自己亲手拍的,当时在国际航班上看香港的报纸,随手翻到了这个新闻,说2017年香港的“高考”,六个状元竟然有五个报考的志愿是行医,全部报的是香港本地大学的医学院。


我当时想,至少还有一个叫梁冠康的同学不是行医啊,那这个人的志愿是什么呢,我看了下报纸上梁冠康的志愿,结果是香港大学牙医医学系,虽然不是当医生,但是也是从事医学啊。

我当时就觉得,六个状元全部报医学相关,这背后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不是意味着香港学生的出路非常狭窄吗?而且说实话,律师,医生这两个行业,我之前翻阅过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统治资料,发现日本人是严格限制台湾人上大学的,上了大学也严格限制读工科,只让台湾人读医学等专业,

律师,医生是台湾人能从事的少数专业性工作,结果造成了台湾的律师,医生群体亲日严重,因为是日本殖民时期收益者,但反之其他的台湾人就没有什么高端的出路了,甚至只能在二战时期上战场当炮灰。


但是香港并不是殖民地,却也出现了香港的顶尖学生集中学医的情况,这就反映出了香港学生缺乏广阔的出路,另外香港很发达的金融业,就业反而是全球化的,中环的金融白领里面非常多大陆人,新加坡人,欧美人等等,不似其他行业可以以香港本地人为主。出路这么狭窄,香港的年轻人会怎么办,果然两年后的2019年,香港就爆发了黑暴事件

所以很多事情的背后,是有很长时间的酝酿,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发展前途无望的社会会催生出愤怒的年轻人,而香港的年轻人把大陆和大陆人作为了发泄的对象。

我觉得这对中国大陆也是有警示作用的,这几年生育率的急剧降低,我觉得就是一个信号,中国大陆2022年的人均GDP也才1.27万美元,而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上,一篇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学者提交的论文显示,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下滑至1.09。

这实在是太反常了,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这些人均目前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生育率都比我们高不少。

研究我国目前超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这背后一定是出了一些问题,虽然东亚地区的生育率都超低,但别人都是富裕之后才降到这个超低水平,而且吧像日本现在生育率还比我们高,而日本也经济停滞二十多年了。

我总是觉得,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当下的收入水平是多少,而是希望,这直接决定了当前的心理满足程度和幸福水平。

香港人收入水平够高吧,洗个碗一个月都有一万多,普通香港人都有能力移民欧美,但是2019年依然会有黑暴发生。

东亚的年轻人,从小高强度读书,工作了之后996,奋斗一辈子就为了大中城市一套八十多平米,这种生活谁想要呢?


我之前也说过一些想法,当然这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

比如应该鼓励大搞新三线建设搞产业转移到内地,那里的房价和生活压力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大,同样的收入,可以让老百姓过上更高的生活水平。

比如2021年就已经是我国历史人口顶峰了,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人口已经在下降了,而且每年下降的人口数量会越来越多,会达到每年下降一千万人以上,那么应该逐渐放开建低密度社区,建美式大别墅,让老百姓在公寓楼之外有更多选择,不用出国也有移民欧美后的生活方式可以选,不要总是错误的理解“集约式发展”,集约式发展是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要求的基础上用更少的资源,而不是为了达成一个资源集约的目标而反过来压缩国民的生活水平,压缩国民的生活空间,不然集约了半天,省出来的给谁呢?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在多年前在一份报纸上看到的香港高级中产家庭的案例,

现在在网上也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提到这个案例,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下对香港普通家庭的影响。我觉得对于当下的中国大陆家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之前我也发过文章讲过这个例子。


这个例子讲的是香港的李先生夫妻,两人的工作都不错,月入加起来有12万港币一个月,90年代初买了一套房,月供4万港币,有两个小孩。

月收入12万港币,房贷才4万,他们雇个菲佣一个月也才4000港币左右,可以说绰绰有余,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但由于在1998年之前香港的房价是一路上涨,楼市繁荣,于是夫妻俩在1997年买入第二套房,总价850万港币,付了260万首付,贷款590万港币,月供5万港币,这样两套房加起来月供9万港币


但是买入第二套房之后很快1998年的金融危机来了,经济开始下行,香港楼市迅速的大跌了50%,买入的第二套房的市价从850万港币下跌到了420万港币。
但是此时夫妻俩的工作还在,因此还可以继续工作维持9万的月供,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男方很快在1999年初因为公司倒闭而失业,光靠女方的工资不足以维持9万的月供,但是第二套房又无法卖掉,因为按照420万港币的价格卖出去,即使卖出去也还不清590万的房贷,还要再倒贴大约170万港币。而两人根本没有那么多存款。


于是夫妻俩只能把早年买的第一套房卖掉了,但是因为此时房价大跌了50%,所以即使卖掉第一套房,在还清银行贷款后收益也并没有太多。

同时夫妻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第二套房没有装修是毛坯房,或者离上班地方太远),并没有住进第二套房,而是在另外再租了个房子,而此时第二套房5万的月供+租房+日常开支,光靠女方的收入全家现金流仍然是负,全家存款持续减少。

到了2001年底女方不幸也因为公司裁员而失业,导致完全无法负担月供和家庭开支,拖欠了房贷,因此两人都被银行宣布破产。


我当时看过这个例子之后震撼是很大的,还特意的算了下里面的数字,可以看下我当时的文章:

短文: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一个广泛流传的香港案例

虽然里面的月供数字让我感觉是不是报道错误,但是破产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中国大陆几十年的持续经济繁荣,持续房价上涨,以至于让我们都往往忽略了房价还能大跌这个可能性。

另外就是中国大陆长期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众多,也让我们忘记了还有失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这个可能性。


我今天之所以还要说一下这个案例,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速事实上在不断降低,而这和人口的变化息息相关,毕竟干活的人少了。

下图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22,可以看出15-64岁的核心人口,2013年在数量上达到顶峰的10.1041亿人。

而从比重上来看,2010年占比还有74.5%,到2015年下降到73.0%,到2021年只有68.3%了。

干活的人少了,而要负担的养老金更多了,经济总量增速就一路下滑了,2022年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注意2013年是我国15-64岁人口顶峰,而统计了2013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那么这之前的增速是多少呢?下图是我从2012年的统计公报里面截图,

可以看出这之前的经济增速,2008年是9.6%,2009年是9.2%,2010年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8%,这是多么惊人的增速。

当然2013年-2021年的经济增速平均仅有6.6%还要考虑疫情的影响,但是我们看疫情之前的增速,2018年为6.7%,2019年为6.0%,已经下滑到了6%这个区间,疫情以来的经济增速2020年为2.2%,2021年为8.4%,2022年为3%,2023年上半年为5.5%。

因此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和总量的变化,经济总量这个大盘子增速在未来回到高增长是非常困难的,能回到6%以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未来我国能不能再维持10年的5%以上增长,得看延迟退休政策如何影响“干活的人多少”,另外就是我国中高端产业能不能持续的实现突破,以及实现在全国的均衡分布。


我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人口的变化,已经提前的预告了经济增速的降低,因此对房价和就业要一个预期,那就是在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房价和就业存在的风险是比经济繁荣期上升的,要考虑到本文中香港李先生夫妻一样的风险。


当然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我们还是有机会和希望的,

那就是在收入端通过持续不断的产业升级,拿下更多的高科技岗位,扩大我国中高端岗位的数量,而在支出端,则通过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契机,引导促进高科技新兴产业在全国更加均衡的分布,毕竟同样一个月入两万的岗位,如果是在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其生活水平都比在北上广深高不少,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人口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且不可逆,要认识到人口才是新时代的最宝贵资源,而且不可再生,我一直觉得发展应该是以提高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而不是牺牲国民的生活水平为达到某个碳达峰,碳中和,集约化发展的目标服务,逐步提高低密度社区,别墅的比例,更大的空间会让人有购买太阳能发电系统,更多的家电,更多的车,生更多孩子的欲望,实质性的摆脱东亚公寓楼低生育率的恶性陷阱,又可以进一步扩大刺激消费。

以上是今天的一些零散的想法。


往期文章链接:

中国的“突变时刻”何时到来

最近看到的一个数据--中韩造船业苦战十余年后,中国制造似乎到了临界点

最近让人高兴的几件事情

查了下2015年以来中国大陆对日德韩台制造业发达地区进出口变化,发现台湾成了唯一的存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征程漫忆香港生活一年,才发现真实的香港和内地人想的完全不一样为何乘客都不想在登机牌上看到这四个字母小时候总在电视上看到的答题广告,打通了会怎么样?老钱:谁被禁止购买美国房地产?为何大家都不想在登机牌上看到这四个字母?即日起,加拿大人无法再从Facebook等多个社交媒体上看到新闻!冷明和他的书《为了你走遍草原》想起了初中语文课停下来看的那场雨哈里:奶奶在天上看着我们!网友:她看到你这样会恶心想吐吧现在的上门按摩小广告,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套路嫖他今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13年前在上海看自己的戏剧演出香港遭遇“杀校”潮,要靠大陆学生来拯救?香港高才通|香港优才|香港移民出行美国为何乘客都不想在登机牌上看到这四个字母?出现这四个字母怎么办?嘿市价$95/盒起,中秋月饼团购City自取!香港半岛奶黄月饼、香港美心流心月饼、香港美心四式、香港美心猫山榴莲王软心月饼跨境套利,选7%的香港存款,还是6%的香港保险?重病患者要出院找“仙姑”治病,医生却举双手赞成……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当上“庙祝”的医生励志!女孩10年前在多伦多病童医院接受脑部手术,现在和主治医生一同工作!免费试听|拒绝无效刷题!拒绝纸上谈兵!MBB顶级咨询公司导师带你三周搞定案例面试!报纸上搞颜色,是不是很大胆!?完了!让老板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了…六成高中生没书读?考砸后,中产爹妈才想起了留学……尹锡悦访乌克兰:让人想起70多年前的韩国谁是草原土匪 冷明克利奥帕特拉:野心勃勃又媚惑非凡的埃及艳后最后机会|拒绝无效刷题!拒绝纸上谈兵!MBB顶级咨询公司导师带你三周搞定案例面试!解析火热的香港移民和留学——40岁的我去香港读硕士了 港村生活大分享想起了教员一句话:记者头脑要冷静你所看到的都是纣王让你看到的,你所相信的都是纣王让你相信的吵啥吵啊!现在报啥专业,都不能避免将来找工作很难……糕妈:在爸爸的体检报告单上看到“癌”,我的心态有了一些变化好抓马!头一次在小品天后卡子姐脸上看到这样的尴尬…香港华人留学生吐槽:澳洲物价比香港贵多了!就连麦当劳这破玩意儿都要3.8刀!吃不起了!澳洲华人小心! 车上看到这个赶紧跑, 你被盯上了, 有人差点被绑架!此时,我突然想起2年前的那段“刻骨铭心”的门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