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外国人在华的异常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本文作者 | 路口大爷
本内容出自我们智谷趋势的首席趋势研究员路口大爷,她在近期的观察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外国人来华的异动,及时与大家分享。不过内容比较劲爆,所以我们为了安全做了一些处理,尽量保持原样给大家窥探如今的势头。
现在能说的东西限制越来越多,大家且看且珍惜。也可以扫码添加我们的小助手,加入我们的【高净值交流群】,每天分享海内外重要资讯。
最近看到了几组数据,我认为应该引起重视。
第一组数据是外国人来得越来越少了。
今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仅为5.2万,对比2019年同期是370万人。
其实拉长时间来看,近十年老外总数也是在减少的。
之前中国旅游协会一位分会长肖潜辉有个演讲,内容提到现在整个旅游板块伤痛最深重的就是入境游。
现在入境游的旅客从欧美日韩降维到越南俄罗斯缅甸这些周边消费力较差的。
并且,肖会长在上海目睹了撤离的潮流,常驻的老外大部分返回自己的国家了,他们本来会向自己的朋友圈介绍中国,是对入境游贡献很大的一个群体。
他认为,外国人不来了并非完全由口罩造成,还有地缘、入境游供应跟不上海外市场剧变、以及支付、出行等公共设施对外的友好度在下降。
商务往来和旅游是很好的民间外交途径,也是反脱钩、对冲负面偏见、增加亲华力量一个很好的方式。另外,老外里面也不乏有高端人才,这也是一种损失。
第二组数据是投资实体的外资有流出迹象。
从国际收支来看,今年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只有大约5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低。
我们看图片里,体现在黑色线条,如果我们单看蓝色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其实量还算正常,那么不正常的就是红色线,外商出现了利润汇出。最终导致净投资额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的锐减。
利润汇出的理由,从外部来讲,可能有美元加息,外部金融环境收紧,外资有避险需求;从内部来讲,就是外资没有太大的意愿继续扩大再投资、或者不预期人民币会在这一阶段内走强。
外资减少投资中国,坐收渔翁之利的应该是越南。上周浙江海象新材发布公告,他们在越南的全资子公司要大幅减产,理由是美国海关对原材料供应链有溯源的要求。
这已经不是个例了,现在欧美对原产地国的溯源一直在加码,所以不止是外资,一些国内中上游企业也在考虑到东南亚去布局。
第三组数据是募不到美元了,金融外资的停滞。
美元基金算是是中国互联网行业黄金期的一大参与者,不过今年1-5月,美元基金投资数量及金额出现双降。
这背后其实是互联网收益在减少,所以对于外资来说,在中国轻松赚取巨额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另一项统计投资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上半年也仅募资了14亿美元,降幅是89%,同期全球降幅15%。
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上市IPO变难了,私募股权退不出去。今年上半年港交所IPO融资178亿港元,还不如一个印尼的雅加达。
还有就是国内市场实在不够活跃,回报率实在不OK。
今年,外资在踊跃地投资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市场,除了A股,可以看图里的红色线。
这些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但从资金的逐利性来讲,很大程度上,能实质性提振国内的信心,也能稳住一部分外资。
---分割线---
以上就是我司路口大爷的观察,这也是高净值移民团队一直以来的判断。
此前我们也注意到高层在积极地稳外资和提振民营企业,因为这两个都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而外资关闭中国业务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年失业。我们坐标上海,有很多客户是外资的高管或者中层,他们都已经到了35岁,或者已年逾40岁,就正经历着身边的同事、甚至他们自己,陆陆续续因为公司在中国业务缩减而失业。
危机感笼罩在整个上海的外资圈,所以选择一个plan b变成了他们当下的当务之急。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过来寻求我们的海外服务。
比如去办一个香港身份到香港生活,因为本身底子够,还有高薪资,走高才通或者优才也都不是难事,到了香港还能转换到公司在香港的分部,比较方便。
还有人选择日本,因为喜欢日本,或者认为日本的社会福利好、跟中国近,在日本成立公司并开展过去在外资企业相关的业务,可以延续自己擅长的事情。
又或者,选择澳大利亚或加拿大,因为外资出身,懂得如何跟外国人共事,工作能力和水平也高,年纪还不大,会是这两个国家定向需要的人才。
外资的动向告诉我们,哪有什么公平竞争、互利共赢,资本都最害怕损失,而且非常现实。外资觉得这里不赚钱又有风险,就会选择缩减和离开,因为它们进退自如,有很多其他选择。
但身处当中的员工,我们是被选择的一方,处境很被动。
而这个时候,给自己多配置一个身份,也是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上,给自己的职业发展,以及家人的未来提供更多plan b。
我们准备了一份30+身份配置方案的资料包,现在扫码添加下方的小助手,回复【身份配置2023】即可获得,并会有专业的移民顾问为您1V1咨询定制配置方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