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松弛“的小孩?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松弛“的小孩?

公众号新闻
本文授权转载自:简单心理

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父母都会暗自下决心,「我要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对有些父母来说,可能是挣到更多的钱,让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对更多父母来说,可能是教育——从「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到「鸡娃之风盛行」,让孩子有一个好前途,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比父母更好的命运。

但事实上,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一定更幸福吗?


很多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其实是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反应。

这种关注情绪感受、并提供情绪指导的育儿方式,是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独特的养育维度,但它对孩子的影响,要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父母对待情绪的态度,如何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不同父母的情绪教育


在我成长过程的大部分记忆里,我都被贴着「不听话」的、让大人头疼的标签。

我学习成绩好,也没做过什么离经叛道的事,这个标签的来源,是因为我经常闹脾气。

妈妈不喜欢我的负面情绪,她讨厌我愤怒,还有悲伤,她总是希望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小孩子就得快快乐乐的」

更小一点的时候,如果气急了她会动手打我,甚至在我大哭的时候把我丢在原地。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后来我坐在咨询室内列举我的「罪状」:「我自私、坏脾气、所以别人都不喜欢我。」

「谁这么说过你?」咨询师问。
我有点呆住,想了想,「我妈总这么说我。」
「什么时候?」
「每次我有情绪的时候,不高兴的时候。」
「小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啊,不是你的错。」

咨询师的话让我想了很多,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对负面情绪的看法。

每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糟糕,但也不知道怎么改变。我拿自己的情绪手足无措,没办法自我安抚,还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我更自责了。

后来我了解到,这种对情绪的感受,叫「元情绪」,该术语最早由心理学家 John D. Mayer 和 Peter Salovey 使用。

不同的人对情绪的感受和体验都不同,而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或者是其他主要养育者)最初如何对待你的情绪,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教育」,包括:父母对自己情绪的表达和调节、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反应以及对孩子情绪的指导和讨论等(Lynn Fainsilber Katz et al.2012)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John M. Gottman,2012)

一种是是情绪指导型父母:

  • 他们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很敏感,孩子不必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使得情绪升级(比如哭闹不止)
  • 他们能帮助孩子用语言描述 TA 所感受到的所有情绪,验证孩子的情绪;
  • 他们不觉得负面情绪是糟糕的,将其视为亲密或教学的机会;
  • 他们更能理解负面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而没有不当行为时,他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会尝试和孩子一起解决情绪的问题。

《奇迹男孩》

还有一种是情绪否定型父母:

  • 他们不太能注意到自己或孩子(或其他人)的低强度情绪;
  • 他们把负面影响视为毒素,所以想保护孩子不受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并认为这是父母的职责,他们更喜欢快乐的孩子
  • 他们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很不耐烦,甚至可能仅仅因为孩子生气就惩罚他,即使孩子没有任何不当行为;
  • 他们没有关于情绪的详细词汇,所以也无法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描述,并帮助孩子解决情绪引发的问题;
  • 他们认为孩子强烈的情绪是一种要求,是他们「被迫」要处理的问题本身并不有趣,也不值得关注。比如当孩子悲伤时,他们经常使用分心的方法来让孩子好起来,他们偶尔也会使用安慰,但这种耐心是有限度的。
  • 他们相信要强调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认为自省或审视自己的内心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危险的。

情绪否定型父母不一定是冷酷的,严苛的,他们也可能很温暖,尽职尽责——他们只是对孩子的情感世界视而不见。

于是,作为孩子也很难察觉,你依然健康长大,成绩优异——可能只是到了某个阶段才会意识到,原来最初那些不起眼的情绪,影响会如此之大。


父母对待情绪的态度,
如何影响孩子


1.孩子通过父母对待自己情绪的态度确认父母的爱


在孩子的眼中,如果我的情绪是被接纳的、引导的,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父母是爱我的;而如果父母对我的情绪进行否定、回避甚至惩罚,那我一定是个糟糕的小孩,不被人喜欢的小孩。

这种生命之初确立的对自我的认知,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自尊。

2.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是整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影响因素(Anby,2014)


Mayer 等人认为「一种被评价为失控、不可接受、持久的负面情绪是具有破坏性的。但如果这些评价颠倒过来,认为情绪处于控制之中并且很快就会改变,那么整体感觉的破坏性就会小得多。」(Mayer, John D. &Gaschke, Yvonne N., 1988)

在一项青少年研究中,更能接受和表达自己情绪的母亲,她们的孩子总体抑郁症状更低,自尊更高,情绪问题也更少(Katz&Hunter,2007)

此外,元情绪体验,例如情绪清晰度和情绪修复,能预测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那些能意识到情绪并表达出来的人比压抑情绪的人更可能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困难情况下,能够调节自己情绪反应的人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更快地从困境中恢复过来(Extremera et al.,2009)

3.影响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建立


父母更倾向于情绪疏导的孩子往往更善于社交,社交能力更强,同伴关系也更好。这种社交能力包括解决冲突、妥协的能力、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同伴感同身受的能力等等——这些知识往往产生于家庭中重要的情感联系(Lynn Fainsilber Katz et al., 2012)

《奇迹男孩》

适应性的元情绪,比如幽默和自嘲,或者倾诉和沟通,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容忍和管理负面情绪,而不会破坏关系(Butler et al., 2003),甚至对关系有好处。而另一些处理方式比如否认、回避、冷暴力、情绪攻击等等,会破坏一个人的情感生活和人际关系(Butler et al., 2003)

所以人们常说找伴侣要找「情绪稳定」的人——并非指没有情绪,而是这个人的情绪应对策略更加成熟,避免将负面情绪变成破坏性的。

婚姻治疗大师 John M. Gottman 也发现,夫妻之间大部分分歧通常在于他们的元情绪不匹配——比如一方觉得「负面情绪是增进沟通和理解的机会」,另一方认为「负面情绪会毁了一段关系」。

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原生家庭,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告诉你,应该如何看待情绪,如何处理情绪。


情绪上的重新养育:
自己以及下一代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意识到妈妈小时候处理我情绪的糟糕方式后, 一开始,我会有点愤怒:「他们怎么能那么对我?」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妈妈也同样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她容易焦虑,对一点点意外状况的忍受度都很低;也很难从情绪中察觉自己的需求。

然后我就理解了——你很难要求一个内心干涸的人能够给你水喝。

《海蒂和爷爷》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情绪否定型」是多数,和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他们小时候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情绪教育;也和时代、文化背景有关——集体文化不善于表达和谈论个人的感受,尤其是负面的,追求「和气」。

但我们却可以慢慢发生改变——从情绪上重新养育自己,以及为人父母后的下一代。

当下的很多育儿专家,开始关注父母对情绪的感受,制定以情感为中心的育儿计划,并向父母传授支持孩子情感需求的养育行为。

比如澳大利亚的 Tuning in to Kids,教导父母如何成为情感教练,与孩子进行情感联系,并学会验证和引导孩子的感受;还有情绪发展亲子互动疗法(PCIT-ED ),强调人际关系,教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有关情绪发展的养育内容,与儿童大脑信号的积极变化有着独特的联系,这些行为和生物学变化可能会代代相传(Joan L. Luby et al., 2019)

当我们在意感受,学习如何表达感受、谈论感受以及对感受做出反应,可能是我们给自己也是下一代最珍贵的礼物——

它将成为一把大伞,帮人们走过生命中无法躲避的暴风雨。


作者丨寒冰

编辑丨Kuma

题图丨图虫创意

考文献丨

Lynn Fainsilber Katz, Ashley C.Maliken and Nicole M. Stettler.(2012).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 sophy: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Volume Number 0,Pages 1-6

John M. Gottman Ph.D.The Science of Trust: Emotional Attunement for Couples.(P)2012 Brilliance Audio, Inc.

Anby, Nicholas K.; Cameron, Ian M.; Calhoun, Amrit T.; Buchanan, Gregory M. (2014-). A Brief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elf-Control, Meta-Mood, and Subjective Vitality. Mindfulness. 6 (5): 1071–1081. doi:10.1007/s12671-014-0356-5

Mayer, John D.; Gaschke, Yvonne N. (1988). The experience and meta-experience of m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1): 102–111. doi:10.1037/0022-3514.55.1.102

Katz,L.F., & Hunter, E. C.(2007). Matern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Social Development,16,343-360.

Extremera, Natalio; Durán, Auxiliadora; Rey, Lourdes (2009).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rait meta-mood and perceived stress on life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7 (2): 116–121. doi:10.1016/j.paid.2009.02.007

The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 Emotion Development for Treatment of Preschool Depression

Joan L. Luby, MD Kirsten Gilbert, PhD Diana Whalen, PhD.Rebecca Tillman, MA.Deanna M. Barch, PhD.(2019).The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 Emotion Development for Treatment of Preschool Depression.doi:10.1016/j.jaac.2019.07.937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棉麻长裙配白T,拿捏穿衣“松弛感”在北京,什么样的家庭在生三胎?五十九 赴校途中养出高EQ的孩子,爸妈5句技巧回话术,常常这样说就对了,正向引导出同理心与自信心的小孩大胆发言:东亚人为何热衷模仿“松弛感”?凌乱的家庭,难养出有条理的孩子(开学专场)没有松弛感的家庭,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父母不扫兴是什么体验?这个女孩的家庭,让万千网友羡慕女子公园内抢抱小孩?警方通报性与爱的结合会“听话”的父母,才能养出愿“听话”的孩子三伏天里的“松弛感”,需要一杯小种红茶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有松弛感的孩子?掌握这5个原则,和尬聊说Bye Bye~还能养出一个聪明宝宝美国大学规划: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旅客相互争执热水泼小孩?广铁集团通报杂感有钱男人夏天怎么穿?贝克汉姆、马云现在都爱“松弛感”…厨房冷清的家庭,难养出温暖的孩子:看了这些,才知道下厨房可以有多幸福!一男子深夜当街抢小孩?警方回应:“他精神有点问题”糕妈:经常做这5件小事,能养出更幸福的孩子【趣味测试】你拥有哪种内在小孩?今年流行“松弛感”穿搭:一件能配整个衣橱,优雅又大气老人持斧头入室追砍两小孩?警方回应:行凶者已抓获教育专家分析: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定时炸弹」?这种家庭极容易养出抑郁的小孩,却隐藏得很好为什么有钱的家庭,容易养出缺爱的孩子?为什么凌乱的家庭,对孩子和婚姻的影响这么大?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厨房冷清的家庭,难养出温暖的孩子:看了这些,才知道下厨房可以有多幸福六十 市景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出学霸?这4种家庭偷着乐吧!什么样的家庭在生三胎?我對全球教育的另類看法美国大学申请规划 :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请别人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自己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