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是怎么“飞檐走壁”的?
每年的8月14日是世界蜥蜴日,这个节日的设定是为了提升公众对于爬行动物的认知。而说起大众对于蜥蜴的印象,可能会想起“四脚蛇”,也有人会想起飞檐走壁的壁虎或者是在后山上面蹦跶的各种石龙子。总之是一些较小,四条腿子的形象。不过真实的蜥蜴是一个包含了数千个物种的大家族,并不都是四条腿的小个子。它们当中有的会滑翔,有的拥抱大海,有的是人们的宠物玩伴,有的则如神话恶龙一样凶悍。
常见的宠物蜥蜴—蓝舌石龙子,拍摄于上海萌宠乐园
今天就来说说蜥蜴家族中的一个小个子,也是我们常见的宠物。这就是来自亚洲西部的豹纹守宫(Eublepharis macularius)。
豹纹守宫,图源:Wikipedia
论家世,它们属于壁虎亚目,是我们身边常见中国壁虎,无蹼壁虎等的远房亲戚——不过这些常见的壁虎是壁虎科(Gekkonidae)的成员,豹纹守宫则属于典型的睑虎科(Eublepharidae)。相比于常见的壁虎,豹纹守宫脚底下没有厉害的刚毛组成的脚部肉垫,也没有飞檐走壁的能力。还有就是豹纹守宫具有可以动的眼睑,可以做出一些可爱的“眼神交流”,这点是壁虎所没有的。
壁虎脚部的刚毛
图源:pixels.com
再仔细看看豹纹守宫的名字吧,它的拉丁学属名Eublepharis其实就是睑虎属的意思,它们是睑虎科下面7个属里面,最为“根正苗红”的一个。有点类似于猫咪属于猫科下面的猫属,黄牛属于牛科下面的牛属。它们的拉丁学种名macularius则意思是“有斑点的”。因此如果直接翻译过来,叫“斑点守宫”或许会好一些。但无论是那种叫法,都改变不了它们一身可爱深色斑点的事实。这些斑点和颜色的来源,还得是豹纹守宫一身的色素细胞,而且还是有多种颜色的色素细胞。有的色素细胞掌管了黄色的形成,也有的管理了虹彩色,黑色,红色等颜色的形成。它们野外状态下的颜色是浅灰黄带点斑点,这可以让它们在石头滩地面和洞穴什么的地方躲藏的时候不被发现。
中国本土的海南睑虎(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和豹纹守宫同科不同属
色素细胞
图源:Wikipedia
野生状态下的豹纹守宫,游离在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的干旱区,每日在白天躲着骄阳的照射,黄昏时分则开始了活跃。
豹纹守宫的生存环境,位于印度某地
图源:Wikipedia
如果遇见了不到十摄氏度的冷天,它们则会启动“冬化”(brumation)模式,冬化就是变温动物的冬眠,注意是豹纹守宫等变温动物的冬眠,而不是恒温动物的冬眠(hibernation)。恒温动物冬眠是自己调低自己的体温,而冬化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气温降低的时候,体温降低且活动减弱了。冬化阶段的豹纹守宫会依靠体内的脂肪作为充电宝。
藏起来的豹纹守宫在野外
图源:animalia.bio
待到气温回升的时候,它们又会追杀丝绸之路上的很多昆虫,以及其他一些小动物,如果没啥饭吃了,储存脂肪的尾巴此时就成了应急物资。有时候也会和同类有些许冲突甚至有些同类相食,但它们并纯粹的独行侠,也不是人一样的社会性强的生物。爬行动物饲养者Philippe de Vosjoli曾说过豹纹守宫并非是完完全全的独行者。
饲养的两个豹纹守宫,上公下母
图源:Wikipedia
到了繁殖季,豹纹守宫遇见异性同类自然是会色胆包天,此时公蜥蜴会闻香识女人——其实是闻对象皮肤上面的激素味道。如果遇见了情敌则会选择伸开腿部,之后就是一阵撕咬和打斗的开始。繁殖之后就是产卵—虽然它们产卵每次只是个位数,但它们繁殖季节还算长的,春季到秋季都可以交配。
无论独行与否还是恋爱与否,它们需要的是成长。豹纹守宫宝宝会从刚出生的7-10厘米的状态,逐渐长成18-20厘米左右的大家伙—当然这个是女宝宝。成年后的男宝宝会长到28厘米长。每逢三四个月,它们也会更换自己的牙齿,作为具有多出齿的爬行动物,它们会终身换牙。
幼年豹纹守宫
图源:Wikipedia
应该是亚成年的宠物豹纹守宫,拍摄于上海农业展览馆
在人类饲养的状态下形成广大的种群。并且有了和老祖宗截然不同的颜色—白化,灰色,白色带黑斑点,几乎全黑色以及橘红色什么的。这些豹纹守宫吃着钙粉作为补钙的养料,也在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喝着小水盆里面的水,在爬虫砂等没有毒的垫材上面休息着。小小的光源灯下,这些可爱的豹纹守宫宝贝或许会得到其主人好友的赞美和欣赏。但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亲戚在野外生活的艰辛……
宠物豹纹守宫,拍摄于北京十里河花鸟市场
撰文 | 大清神龙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