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只配看这种剧吗?

我们只配看这种剧吗?

电影
写在前面

这几年我一直隐隐有种感觉,在国产影视作品里,虽然古偶剧被骂的频次是最高的,但增长数量是越来越惊人了,原本好像只是偶尔上一两部,现在是不断档地上,就拿8月来说,《长相思》和《七时吉祥》先后同步在播,热闹就没停过。

出于对这种感觉的求证,我专门去搜索了近几年的古偶剧数量(已播作品,短片不算,因为是人工搜集很可能有疏漏),以3年为一个单位,数据很直观:

2018到2020年共有76部,每年差不多25部;2021到今年,有111部,差不多每年37部,尤其今年,截止8月就已有31部,每个月平均有3-4部,涨幅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口碑也是逐年下降,2019年7.5分以上有4部,8分以上有2部。

到了最近两年,22年古偶剧豆瓣7.5分以上有3部,8分以上只有《苍兰诀》;今年目前为止,7.5分以上就一部《古相思曲》。

这个结果,跟我们对古偶数量的初步揣测是基本一致的,数量始终在增长,而口碑在持续下降。

虽然数据列表里的很多古偶剧的确没有聊的必要,但这件事,我们觉得还是需要好好聊聊。

一.

泛滥且同质化

数量增长而口碑下跌,主要和同质化相关,这也是近年提到古偶剧能频繁听到的评价。

也的确,无论是从海报、妆造还是剧情来看,古偶的重叠感越来越强,千篇一律的白衣男主,前期小白花后期黑化的女主;千篇一律的宏大爱恨铺陈,要么是几世轮回的分离虐恋,要么是违背天规的师徒恋,故事好像就这么一两种。

就拿新出的《玉骨遥》来说,整个言情套路都停留在古早的阶段,讲述男女主幼年曾有渊源,多年后成为师徒,人设配置上又是高冷师父搭配活泼女主,期间经历各种苦情误会,光死而复生的戏码就来了好几遍。

这种设定和情感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的《花千骨》,可以说八年过去,在内核上完全没有什么突破。

这种停滞和倒退似乎不是短期发生的,印象里,2021年我们就骂过《千古玦尘》是《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结合,养成系的师徒恋加上三生三世的等待和轮回,连妆造都相差无几。

到了最近两年,那两部剧依然像底料一样被反复加工,去年的《月歌行》和今年的《花戎》,都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十分相像,三世轮回,反复相认,配角恶毒扁平,以构成虐恋;

今年还有一部《重紫》几乎是《花千骨》翻版,女主天生煞气,被高冷师父收留,展开了一段被天规阻挠的师生恋,像这样的复制款数不胜数,同质化非常严重。

这种同质化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

追溯到最早的古偶剧《仙剑奇侠传》时期(2005年),回望这一路古偶剧的发展状况,似乎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当时不仅有《仙剑》,还有霍建华、高圆圆等参与饰演的动作类古偶剧《天下第一》,有重构历史类古偶剧《至尊红颜》,量少但优质,提倡类型多元化。

而到2010年前后,穿越爱情宫斗剧《宫》、《步步惊心》出现,虽然仍然以宫斗为主,但已开始和古偶做结合:好看的男女主角,爱情分量吃重。

也是在这前后,演员开始吃到作品的名声红利,这种红利也会反哺到演员的资源上,比如因这两部剧爆火的杨幂、刘诗诗得以接连参演影视作品,数量水涨船高。

到2015年前后,《古剑奇谭》、《花千骨》、《三生三世》系列出圈,同步发生的是初代流量兴起,仙侠甜宠当道,当红流量+虐恋剧情成为爆款公式,饭圈文化入场。

在这之后,古装剧里越来越多的类型,都被明星+恋爱两个词入侵和占据,而越来越模糊原本的定义,比如燕云台》《长歌行这一类所谓大女主剧,还有近两年推出的同样是偶像+情感的耽改剧,古偶剧的范围可以说是越来越广。

这一迭变过程表明,古偶数量的繁荣,实际是一种空洞的假象,没有经历过扎实充分的培育,也没有探究过往优质古偶的优点以推陈出新,仅是一味追逐市场风向,以捧红流量、生产流量,尤其是男性流量演员)为导向,令目前的产出愈发饱和。

就像肖战主演了《陈情令》之后,又一连参演了好几部和古偶有类型重叠的古装影视作品,《斗罗大陆》《诛仙1》《狼殿下》,还有刚上的《玉骨遥》。

因《山河令》而知名的龚俊,也持续在古偶剧里打转,刚和迪丽热巴演了《安乐传》,待播里还有和杨幂主演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

古偶同时也在不断试图培养更多的人气新星,比如《长相思》用的就都是新生代的年轻男演员,如此形成了一个闭环。

那为什么流量的发展和古偶的兴盛,会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呢?

我想原因至少有三个,一个是古偶在演技和外形这两块的门槛比较特殊,近似于一种有筛选机制的“捷径”。

因为古偶脱离现实同时情感线单一,对演技要求不高,而对外形要求很高,尤其是经典ip改编的剧,原著本就有对男主外貌非常具体的描写。

这两个条件刚好是大部分的流量演员都同时兼备的,他们可以以比较少的表演能力来得到观众喜爱。

其二,也因为古偶剧多源自ip改编,人设上早有粉丝基础,因此不仅容错率高,出圈和转型的概率也高。

像《古剑奇谭》带火了新人李易峰,《香蜜沉沉烬如霜》带火了罗云熙,《琉璃》带火了成毅,这种事在现偶显然没有那么容易发生,因而生产更多的古偶+奶新生流量,会更容易“双赢”。

还有一个是对于流量市场自发的维护,说白了就是对粉丝经济有强烈依赖,当演员因古偶成名,势必会被粉丝投注同类型剧的期待,演员便往往困于更多新的古偶剧,好继续圈粉和固粉,剧的数量自然只增不减。

除了流量时代的配合,第二个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古偶剧在追逐社会风向,假借女权主义之名,逐其红利,具体做法就是借着古偶的类型包容性,大量改编女频爽文ip。

尤其近几年,古偶市场里有很大一批作品属于伪大女主、伪女权剧,先是用偶像+女尊设定来试水,例如赵丽颖的《楚乔传》、杨幂的《扶摇皇后》、胡冰卿的《独孤天下》等,全都是弱女逆袭,开挂复仇或上位的所谓大女主戏码。

水花不小,但口碑不佳,于是后面又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软性融合,把现代的女权观念置入其中,比如《赘婿》,让男主入赘女主家中,参与男徳学院,内涵女性处境;

《卿卿日常》则是提供了女性互助乌托邦,侧写女性之困等,换着方式打出女性剧旗号,今年的《长风渡》也意在宣扬女主自救、走向独立。

可惜的是,它们并未真正尊重和刻画女性,只是粗暴植入理念以吸睛,比如《卿卿日常》里,女主尽管是能力强、学习快的设定,却是以给男主降智来进行衬托,且关键时刻依然要靠男主出手。

《长风渡》里,说是宣扬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却是着重刻画先婚后爱的甜宠感,而对受到旧婚嫁制度约束的苦难草草带过,后面经商独立的过程也要大幅度倚靠男主。

这些对女权理念有意无意的附庸,也让这些古偶剧变得无比趋同,又随着观众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在质量和口碑上,形成了更多的争议。

这也就导致了国产古偶剧现况的三个关键词:多,雷同,嘘声增多。

二.

虚假繁荣之因

这同时也存在一个“悖论”,既然如此同质化,也并不都那么讨喜,为什么市场仍然批量生产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观众依然需要它,而且这种需求不会减少。

这种需要本身其实是正当的,古偶是很重要的影视剧类别之一,言情也并不一定是负面词汇,古偶完全可以借助更宏大和架空的背景和设定,去探讨一些现代言情剧无法实现的理念。

比如最早的《仙剑奇侠传》,里面不仅情感丰富,有男女之爱也有侠义之情,且探讨的不只是简单的情感羁绊,更借助这种广义的“爱”和“情”,去讨论人的个体价值、自我超越,重点是对人本质的探索。

而当前古偶的问题是,它越来越像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精神代偿,就和前两天写《芭比》时,我们认为芭比作为玩具得以出现的原因一样,当父权制度下,对女性的现实压迫过多,总会从别的地方进行造梦和填补。

古偶剧所指向的精神领域也是如此,当女性频频处于弱势境地,爱情变得遥不可及,情绪和情感时常失衡,精神需求的缺口就会一直存在。

以女性观众群体为主的古偶甜宠,就是这种代偿需求下的甜蜜产物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古偶剧有两个很大的共性,这种共性未必是刻意制造的,但刚刚好和现下的观众需求相契合。

一个是不会过多地铺垫和强调女主因何被爱,而是用一些类似宿命、相互救赎之类的设定,模糊掉女主角的主体性,让女主一开始就处于汹涌的被爱之中,爱情的诞生过程在这里面是倒置的。

之前的剧集是如此,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女主和男主的虐恋是被三世轮回捉弄而不得,而缘起只是因为男主尚未化为人形时,得到过女主的照料,便迅速动情。

今年的《长风渡》也是如此,虽然是素未相识、先婚后爱的模式,实际上男主很快就表示出了动情,对女主格外关注,且没有给出更多的铺垫和理由。

之所以如此,便是为了让观众尤其女性观众更好地代入,生发出一种无论是谁,只要善良,都可能被爱眷顾,都可以期待和获得这种爱的错觉。

另一个共性是模糊掉事情本身的复杂性,用善恶两极化去描写事情、勾勒人物尤其是配角,且最终都会惩恶扬善,爱也最终都会有着落。

比如《长月烬明》里,女二就被塑造得如同天生反派,自私恶毒、拉人挡刀,且最终被主角们一齐审判报复,只服务于男女主的情感。

情感事件里,也多半是理想化的状态,常常让男主深情到失去自我、不顾一切,例如《尘缘》里,男主因为顾虑女主父亲中毒,和女二订亲,但成亲当天,还是因为女主而选择逃婚。

这些都在古偶里非常常见,也因为与现实逻辑相悖,对现实情感里的痛苦和两难,自然形成了一种弥补。

这两种共性的存在和持续,也恰恰构成了古偶剧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人的重要性被抹除了,一切都沦为了所谓爱的附庸。

男女主无逻辑相爱,动辄舍身忘死,配角们则只剩一个坏或好的片面标签,并不时成为男女主之间调情的一环。

可是,说真的,芭比都醒了,我们也该醒醒了吧?

配图/网络
音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奥斯卡影后都只配给她拎包?史上“最可怕”老板招人,却收到上万份简历……嘘!我们没残废,我们只是坐着电动轮椅上下班《孤注一掷》爆火,已拿下8.74亿元票房!导演:残酷和黑暗,我们只是点到为止现在的年轻人,深夜竟然都在偷偷看这种视频?!🤫这国总统:战火“离我们只有800米”今日神图 | 本来我们只是网友,这下说不清了……奥斯卡影后都只配给她拎包?史上“最可怕”老板招人,却收到上万份简历月薪三万,配看《装腔启示录》吗?【房产】为了租到房子,他们只能在申请文件上造假4岁,60斤!一查竟是这种病!医生:这种食物再好也别让孩子吃太多华为是一家伟大公司美国过半的水被42000种剧毒永久污染!以后还怎么喝水?观众短评| “即使我们只是将手掌放在玻璃罩上,也能够触摸生命的脉动”打工人,已经不配看李佳琦了月薪五万,不配看这部豆瓣8.3?长颈鹿死时支离破碎,他们只想得到它的尾巴墨大中国留学生痛斥澳洲真实现状!找不到工作还贵!被吓到放弃留学计划!“我们只是摇钱树...”【无语】加拿大急诊室关闭标识全网暴怒:我们只救快死的人穷人不配看李佳琦哈哈哈就爱看这种弔图它都翻车了,国产游戏只配做便宜货 ?别翻孩子书包,会英年早逝!返校季买新书包:有些娃只配沃尔玛余华与伍佰,他们只是见过生命褪色的样子机缘而必不可少者只有苦為解脫的第一步活在世間根本的處境是困苦的冷却的不止季节(79)— 不再错过“致命”疲乏,历经生死劫,他们只想做回正常人五类移六苗注When you miss me, just look at the clouds快乐是创作起点,一生没有寻找伟大意义Huang缅北电诈已严重干扰中国社会,我们只能坐以待"骗"?我们没有别的战斗,我们只有你全网暴怒!卑诗医院急诊室撤下标语:“我们只救快死的人...”为了租到房子,他们只能在申请文件上造假【试物所周报vol.4】来看看这周我们搞了什么幺蛾子去敦煌要看这本书,不去敦煌也要看这本书Netflix文化手册:我们只招成年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