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爆火的“命运齿轮”,被雷军戳破了
01
8月14日晚上七点,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自己的第四次年度演讲。
在讲台大方分享的雷军,看似拥有“开挂”般的人生,活脱脱的“大男主”剧本——
天生有“上帝视角”、学习天赋点拉满、赚取第一桶金后顺风顺水,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通过此次演讲,大家知道了江湖人称“雷教主”的“开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更多的是“逼自己一把”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1969年12月,雷军在湖北仙桃出生,18岁那年,他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大学期间,雷军读了《硅谷之火》,了解了一群业余的年轻人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故事。
硅谷的“火”还没熄,雷军心中的“火”却是彻底燃起来了。他自此“建立了自己一生的梦想”: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很多人对雷军的创业之路非常熟悉,他在大学期间所做的努力却鲜有人知。
但正是这个阶段积累的一些习惯和认知,让这样一个白手起家的小镇青年,在后来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
02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大一的雷军为自己设置了三个目标:两年修完所有学分、成为优秀的程序员、在学报上发论文。
对于一个大一“萌新”来说,这三个宏伟的目标不说是天方夜谭,也是难如登天。
但是雷军却立刻展开了非常有效的“行动”:他跑到大三大四学生的宿舍,厚着脸皮、挨个敲门找老乡。
武大对湖北学生的意义非凡,同乡人在此相聚更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几个学长非常热情,不仅告诉了雷军哪些课容易、哪些课难;哪些课要先上、哪些课要后上;还把院里各位老师的八卦都慷慨告知,以便“拿捏”老师的性格;雷军临走时,几位学长还把用过的教材打包送给了他。
雷军说:“这次聊完,我感觉突然开了天眼,大学怎么读,我基本清楚了。”
经此一番神操作,雷军悟到了他非常重要的一项人生准则:生活中99%的问题其实都已经有标准答案了,自己一个人苦苦思索不如找个懂的人问一问。
不过,“大男主”即使开了天眼,要历的劫难和付出的精力一样也不能少。
想要在两年内修完四年的课程,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课程需要雷军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许多字单个拿出来完全认识,组合在一起却让雷军觉得自己目不识丁。
没关系,天赋异禀的他又“开窍”了:“遇到实在看不懂的,先跳过去,咬着牙往下读,像看小说一样,坚持从头读到尾。一本书,这样反复多读几遍,基本就能搞懂。”
乍一听像是效率会很低的“干啃硬骨头”,但许多网友听后纷纷表示认同。
除了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雷军还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无伤”逃课大法。
像很多大学生一样,雷军认为有的课程不必全部去听,但是老师会设置考勤签到;又因为同学都是高年级学长,没法拉下脸来麻烦别人帮自己签到,所以,他想了另外一个办法。
首先,雷军明确了老师点名的目的:确保同学们认真学习。那么,只要让老师知道自己一直在认真学习,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上课时,雷军会坐在第一排,老师提问时,不管会与不会,雷军都会举手与老师交流答案、“刷存在感”;课间休息时,雷军总会带着疑惑去请教老师。
一来二去,学院里的老师们都对雷军有了深刻的印象,认定了他是会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偶尔逃逃课,也无伤大雅。
如此,大学里的雷军在两倍速掌握课程、获得学分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个人时间去自由开拓其他领域。
03
80年代,电脑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是非常珍贵的。
在雷军大一的时候,全年级的同学上实践课的设备是一台挂着20多台终端的68000小型机,速度慢的“令人发指”。
单人每周只有4小时的上机实践时间,对于雷军来说根本不够用。
于是,他又开发出了“捡漏大法”:一有空就到机房外排队,运气好的时候可以顶替没来的同学,就多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写程序。
如果运气不好,雷军也不会告退。留在上机的同学旁边“过过眼瘾”,有时还像指导老师一样给遇到难题的同学解答疑惑。
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上机时间,雷军会提前在纸上写好代码;为了提高输入速度,他还用打印纸将键盘拓下来,贴在平时上课的课桌上,以便上课时也能偷偷练习打字。
果然,世上的坦途都是成功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所谓的“开挂”,不过是一遍遍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而已。
如此强悍的执行力,让网友纷纷感叹“不愧是他”。
的确,雷军的想法从来不会过夜,在确定好目标后的每一天里,他都在向着目标前进,不管是逃课、“捡漏”、改变自己… 在“逼自己”这方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雷军实现了前两个目标时,第三个目标也有了成熟的条件。
彼时,国内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大爆发,雷军尝试着研发了一款杀毒软件,将其作为学术成果整理成了论文。
在老师和同学共同的帮助下,半年后雷军就收到了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录用回信。
三个目标的完成,给了雷军巨大的信心。
他在演讲中说:“敢想敢干非常重要,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魄力,很多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去试试就知道了。”
04
雷军不仅喜欢谈梦想,更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拆解成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付出十足的努力。
所以,完成“三个目标”后,雷军没有停歇,继续向着他的梦想前进。
学业不成问题后,雷军在武汉广埠屯电子一条街兼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不断地学习,雷军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名为 BITLOK 的商业软件,这款软件在后来的六七年时间里还赚了不少钱。
人生中第一桶金的快乐无与伦比。受到鼓舞的雷军,在大三暑假期间“再接再厉”,与三位朋友一起创办了三色公司。
卖电脑、写软件、打字复印……为了赚钱,三色公司广开大门。可惜的是,随着同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公司经营越发困难。
最难的时候,还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凭借自己高超的麻将技艺,从食堂师傅那里赢得了很多饭票,公司才能又撑了一段时间。
但那时候的公司早已寿数将尽,无回天之力。
后来,三色公司倒闭了,散伙饭都没钱吃的雷军在关门清算时分到了一台286电脑,他抱着电脑一步一步走回了宿舍。
这段创业经历成为雷军人生宝贵的经验财富,他无数次复盘,感叹自己当年的稚嫩、对商业基本功的忽略。雷军明白,开公司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大学毕业后,雷军被分配到了北京航天系统某研究所工作。1992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铁饭碗,决心重拾梦想,闯荡IT江湖。
再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传奇故事。
2010年4月6日,41岁的雷军终于实现了自己18岁时的梦想:
小米公司正式创办。仅仅用了9年时间,小米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500强。
大众眼中的雷军,是社会“萌新”的人生导师,是迷茫者奋斗时的灯塔、是创业者争相模仿的教科书……
抛开名位和财富,雷军如此受外界喜爱,还是因为他那初心不改的纯粹感。
正如雷军所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败没那么重要,所有的人生难题,都将在成长中找到答案。”
本文系原创发布
作者:Lucinda
编辑:青年璐
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近期直播推荐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