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没有空调的夏天,阿拉这样“乘风凉”
长夏将尽,申城渐褪暑意。今年上海的夏天显得格外漫长,“三伏天”已待机三十多天,高温日也已近二十个。遥想当年,在没有空调的年代,阿拉上海人都是如何消暑避热的呢?来看看市档案局(馆)的介绍,一起回溯关于“乘风凉”的往事↓
那些年,上海人在夏天的头等大事莫过于消暑解热,找个地方乘风凉。当时大家住房往往拥挤,屋中闷热如蒸笼般,再加上空调还未普及,光靠蒲扇、电扇又有些力不从心。
每到酷暑难耐之夜,弄堂、人行道上乘风凉的人便越聚越多。当时躺椅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用品,当然还有竹榻、门板、小板凳和帆布床。弄堂里的“自来风”和高楼下的“穿堂风”,吹散人们一天的疲累。和邻居谈笑间也忘了恼人的炎热。
乘风凉是许多上海人曾经历过的生活,也留下了一段段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
视频改编自画家罗希贤作品《弄堂里厢乘风凉》
视频时长:22秒
上海话中没有“乘凉”“纳凉”一说,而用“乘风凉”来指代夏夜消暑纳凉的休闲活动。在老上海人常见的居住环境中,可以借助的树荫有限,居民家里有电风扇的也不多,更别说空调了,所以通常纳凉都在户外,在弄堂口、在马路边,只为了借乘一些“自来风”“穿堂风”,所以是“乘风凉”。
解放前的上海,每到酷暑难耐之夜,居民们往往走出屋外,乘风而凉,当初人们大多在自家的阳台、花园和弄堂内乘风凉。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行道上出现了乘风凉的人群,吃饭的、打牌的、讲故事的,林林总总构成了一道夏日夜晚的风景线。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夏季的夜晚,弄堂、人行道上乘风凉的人越聚越多,当时躺椅几乎成了家家户户乘风凉的必备用品,当然还有竹榻、门板、小板凳和帆布床。乘风凉时最开心的莫过于放暑假的小朋友们,不少人还记得小时候唱的童谣:“冬瓜皮,西瓜皮,啥人勿唱老面皮。”
当时,躺椅几乎成了家家户户乘风凉的必备用品。那时候的躺椅很多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可谓各色各样。有时候找不到木头,就用竹子、竹片,中间用从自行车轮胎上剪下来的橡胶片垫着,再用螺丝一个个拧上去。
在居住条件非常有限的年代,乘风凉前的洗澡,就是简单的冲洗。许多男同胞甚至就在弄堂里拿着水管、或端着脸盆用凉水往身上冲一冲。
洗好澡的小朋友,身上都会被家长扑上白白的痱子粉或涂上香香的花露水,这种只属于夏天的味道,散发在乘风凉的人群中。
大人把桌椅放好,家里烧好的菜,全部搬上台子。冬瓜、毛豆、红烧肉,人家统统都看得到,真的是没有一点点隐私。有时候自己有点好吃的,还会夹给隔壁邻居小孩一块解解馋。
上海曾有四大著名“风口”——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中百一店、外滩边上的上海大厦,还有长乐路上的老锦江一带。
20世纪70年代前,24层的国际饭店曾是上海最高建筑,饭店楼下的黄河路便是当时乘风凉的热门之地。
隔街相邻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也是人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曾居住在附近的人,清晰地记得当时店门口和店边上的六合路,到处都是乘风凉的人群。
除了高楼大厦,外滩的防汛墙边也是人头攒动,那里大多是成双作对的年轻恋人。
过去上海人的乘风凉,像一个大派对,有道具、有场地、有食物,还有各种活动,人们乐在其中。
有人回忆说,年轻时推着自行车到丈母娘家里去,碰到天热,真是难为情。进去就等于像走T台,旁边人像评委,大家看着,评头论足。
乘风凉时玩得最多、参与度最高的活动非打牌和下棋莫属,输家会得到小小的惩罚,最多的就是刮鼻子。
天井中的空气经阳光加热后上升,在其下方形成真空区域,从屋内吹出的冷空气补充其中,就形成一个对流的循环系统。所以,太阳晒得越厉害,天井里反而越凉快。
随着人们住房环境的改善,以及电扇、电视机、电冰箱,特别是空调进入千家万户,马路上、弄堂里,乘风凉的人群开始减少,但往昔和街坊邻居们一起谈天说笑乘风凉的记忆就像夏天里吹拂的风,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清新与惬意,也蕴含着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