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hujiao
她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丈夫温柔体贴,整个家里都流淌着爱。她在外要应对难缠的客户,晚上回家晚了,就要被疑心病重的丈夫毒打。为了不被外人指指点点,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忍气吞声,维持着残破的婚姻。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同一个人,是电影《我经过风暴》的女主徐敏。徐敏从人生赢家到坠入深渊,这一切转变都是从丈夫陈均开始施暴开始的。后来,不堪忍受的徐敏,在一个深夜拿起鱼缸里的石头,砸死了陈均。有网友说:“作为国内首部反家暴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仿佛是现实生活实录。”有网友说:“这个题材太棒了,终于有电影去直面家暴,去为女性发声了。”还有网友看后掩面哭泣:“我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暴力的父亲……”就像电影海报宣传的那样,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因家暴造成的悲剧。一个施暴者,是家庭内耗的制造者,他们撕毁亲情,把家变成了人间地狱。其实,更多的是遮掩,是沉默,是微弱地哭泣,是为了孩子忍气吞声。但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让孩子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当徐敏去儿子学校的时候,儿子竟然在殴打同学,还意识不到打人不对。女儿却认为被欺负是同学在表达喜欢,她天真地说:“爸爸也喜欢你呀。”而陈均有这种扭曲的三观,是因为他也在家暴家庭中长大,他从小就活在暴力和恐惧之中。母亲深受其害,却还动不动对陈均摔碟子碗筷,教他用暴力去教育老婆。“我们最初是从家中学得用暴力来解决人与人、团体或国家之间的冲突。所有解决问题、恶化问题、制造问题的策略,都是从家庭学来的。”纽约大学精神病学家吉利根在《暴力失乐园》一书中,直指暴力都始于家庭。女孩可能会形成畸形的恋爱观,认为挨打合理,而男孩则会成为下一个施暴者。正如知乎上有答主总结的那样:
“家暴对孩子最大最痛苦的影响,是三观的毁灭。
从家暴的那刻开始他们的生命里就没有幸福可言了。
他们要么选择永远孤独,要么选择一辈子报复。
毁掉一个人,真的就那么简单。”
家暴这块巨大的乌云,一生都不会散去。
但现实生活中,羞耻心会封住受害者的嘴,很多人会活成“陈均妈妈”。假装看不见暴力,容忍暴力,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渊,直到失去一切希望。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需要90天,形成某种思维模式需要6个月。敏感多疑的人,控制欲和猜忌心极强的人、缺乏同情心对陌生人和动物态度很差的人、情绪两极分化的人、吵架时会自残或者言语威胁对方的人、极度自我中心的人……有调查表明,妇女挨打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挨打时,她们感到吃惊,竭力躲闪;然后感到恐惧,竭力讨好丈夫;最后感到抑郁,躲到一边自责。电影里陈均,每一次家暴之后,都会痛哭流涕求徐敏原谅,每次都会承诺:是最后一次。她的妥协,换来的不是改过,而是陈均更肆无忌惮的伤害。3. 在家暴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请学会重塑自己。一位男观众在看完《我经过风暴》后,分享了自己故事:从小他就在暴力和恐惧下长大,母亲不像徐敏这样勇敢,不能保护他。好在,长大以后他不断获知,也结识了一群能帮他修正自己的朋友。慢慢重塑自己的行为模式,不被父亲所种下的暴力种子影响。在路演时,他抱了抱饰演念念的小男孩,某种意义上,也抱了抱当初的自己。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学会去沟通,去面对,才能解决问题。当徐敏出狱时她的两个孩子早已长大,而她自己也在监狱里,错过了人生的黄金八年。有人说,徐敏原本可以避开这悲剧性的结局,不必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如果徐敏最初诉说不幸时,妈妈和身边的人能给予支持,她或许能早点抽身而退……如果当徐敏离婚以后,继续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或许她能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当你看过《我经过风暴》,当你走近徐敏,你就会懂得体谅她们的无助。如果你身边有同样身处困局的人,请少一点闲言碎语,给予她们力量支持。如果你陷入困局,请放弃改变对方的幻想,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