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 评测
序言
过去的十多年里,有关Intel将重回独立显卡市场的消息从未间断,但相关的产品却无一例外地胎死腹中.尽管这样重复的历史随着2020年末Intel正式面向OEM出货代号名为DG1的Iris Xe MAX专用显卡宣告结束,且Intel随后又在2021年宣布Arc(锐炫)显卡品牌.但台式机相关的独立显卡产品似乎又陷入难产之中.当大家逐渐开始怀疑Intel又要重回老路的时候,2022年中,Intel与自家显卡产品的首家核心合作伙伴,一家名为GUNNIR蓝戟的新锐国产厂牌携手,正式推出并在中国市场发售了定位主流入门型的Arc A380独立显卡.首发型号即本次评测主角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
产品规格
本次Intel于零售市场首发的独立显卡Arc A380属于Arc A3系列,定位于主流入门级.也就是类似于NVIDIA的GTX ??50, AMD的RX ?400/?500的市场定位.已具备应对发布时市面上主流的大型游戏,以及多媒体内容创作生产等方面的能力.
其基于Intel新一代Xe HPG架构,,采用TSMC N6(6nm)工艺,芯片型号名为ACM-G11,拥有2组Render Slice,对应8个Xe-core和8个光追单元.搭配96bit GDDR6显存,PCIe 4.0 x8接口界面,编解码支持度上则是搭配了2个可支持包括H.264, H.265, VP9和AV1格式在内,最高8k60 12-bit HDR解码和8k 10-bit HDR编码的Xe媒体引擎.
具体参数和配套规格的设定上,Arc A380的标准核心频率设定为2000MHz,搭配6GB容量,1937MHz频率(15.5Gbps速率)的GDDR6显存,TDP为75W.而首发的实卡型号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从命名上则可看出采用超频设计,核心频率提高至2450MHz,标称的TBP(Total Board Power)为92W,搭配一个8-pin PCIe电源接口.
GPU-Z信息图:
至写稿时最新的2.47版本对Arc A380的规格显示仍存在一些错误,例如GPU型号被判断为规格和定位更高的ACM-G10而非实际的ACM-G11,对应部分固定的参数如核心面积,晶体管数,ROP和TMU数等也显示为ACM-G10的规格.
产品解析
彩印包装盒封面为产品大图,搭配Intel的蓝色系色调和与产品外壳花纹照应的底图,角标对应的核心型号名.
内衬采用黑色包绒海绵,附带两张说明页.
显卡正面.采用标准的全覆盖式双风扇散热.外壳装饰纹也跟随近年主流的斜切线式风格.若不考虑Arc A380原本规格的体量,整卡身形在如今独立显卡市场环境下仍称得上紧凑.
背面覆盖金属背板.在灯标位置点缀蓝色装饰纹,并在中间位置展示了产品名.
输出接口方面提供的形式与市场主流无异,三个DisplayPort和一个HDMI.其中DP接口是与本代竞品主流相同的1.4a,但HDMI还停留在2.0b.也就意味着其并不能通过HDMI输出4K 120Hz以实现对今年主流的电视,以及接下来一大波新款显示器的完美支持.作为一款可能被实际用户最终作为”亮机”为主要用途的显卡,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了.
显卡顶部.散热片位置已留出充足空间用于排风.
仍保留的侧边框位置也展示了Intel全新的显卡品牌名.
由于全卡设定功耗已突破75W PCIe标准,外接供电接口变得不可避.不过一上来就是8-pin而不是6-pin着实令人感慨.(实测只接6-pin也可正常使用.)
紧邻电源接口的是GUNNIR Logo灯标.
正常工作时呈蓝色呼吸效果.
未接电源线时则会切换为红色高频闪烁状态.根据说明书还会有供电不足时的黄色指示,但一般来说除非发生故障,否则都很难出现.
底部同样留出出风空间.且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散热器比PCB更长.
两把90mm十一叶风扇.支持待机停转设计.
直叶型扇叶设计.
边角位置的Slogan装饰.但这个拼写和包装盒上的有些出入.
封闭式的尾部.看似上下合拢实则全由正面外壳组成.
显卡长约221mm(不含挡板).
挡板尾端至最高点总高度约132mm.
厚度控制在标准双槽内,算上背板大约43mm
分解.
散热器.由于全卡设计不足百瓦,又配合了双90mm风扇,散热片主体则采用铝型材散热器设计.
底部埋入一根S型6mm热管以增强导热性能.核心底座采用热管直触式设计.
热管作了镀镍处理.
散热片正面,齿数可观.
主区域均具备高倍齿.
外壳内侧.
风扇来自Ecotherm高昱.
背板内侧.主要用于固定正面散热器与装饰用.
板卡正面.
板卡背面.
ACM-G11 GPU.
三颗Samsung三星的2GB 32bit 16Gbps GDDR6显存颗粒.用来跑Arc A380的15.5Gbps需求是足够了.
2相核心供电.
每相搭配一颗MPS MP86956 DrMOS(70A).供电主控为MPS M2940A.
1相显存供电, 上下桥MOSFET 为SM4378NS和SM4507NH.
板载灯控芯片.
测试平台
显卡: 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
ASRock AMD Radeon RX 6400 Challenger ITX 4GB
CPU:Intel Core i9-12900K
主板:ASUS ROG Maximus Z690 Hero
内存: Colorful CVN Guardian DDR5 32GB (2x16GB) 6200MHz CL32
硬盘:Samsung 980 Pro SSD 500GB
电源:Seasonic Prime Ultra 850 Titanium
机箱:Phanteks P500A DRGB
散热:Phanteks Glacier ONE 280 MP + Noctua NF-A14 ULN x2(CPU,机箱顶部)
Noctua NF-A14 ULN x2(机箱前置)
Noctua NF-A14 ULN x1(机箱后置)
(机箱风扇与CPU散热器风扇均定速在约800RPM)
驱动: Intel Arc Graphics Windows DCH Driver 30.0.101.1743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2.5.1
系统:Windows 11 Version 21H2
软件:GPU-Z 2.47.0
3DMark 2.22.7359
Furmark 1.30.0.0
Cyberpunk 2077
Horizon Zero Dawn
Forza Horizon 5
F1 22
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
FINAL FANTASY XIV: Endwalker Benchmark
World of Tanks enCore RT
基准性能测试时环境温湿度与分贝计摆位一览:
电源使用Seasonic Prime Ultra 850 Titanium及其原装线材.
性能测试
本代竞品中,与Arc A380在价格和定位上最接近的则是AMD Radeon RX 6400.而NVIDIA家则还是上一代的GTX 1650系列.正好工作室有一款ASRock RX6400 CLI 4GB,本次性能测试增加与其对比的成绩.并额外增添几组内置Benchmark的游戏的对比.
3DMark跑分整体成绩延续了Intel在同级别对抗中占优的风貌,其中对应DX11测试的Fire Strike系列场景两者表现相当.但到了对应DX12测试的Time Spy测试场景中Arc A380相比RX 6400则有了两成多的大幅度领先.而对应重度光追测试的Port Royal测试场景中, RX 6400的4GB显存配置其实并未达到运行标准,更是被Arc A380以三倍的成绩爆杀.
游戏方面的表现则较为有趣.在以对显卡性能有高需求的著称的赛博朋克2077中,RX 6400似乎也受到了显存容量不足的困扰,即使未打开光追并仅保持1080p中等画质的设定下.测试流程中也存在明显顿卡,平均帧率也只有Arc A380的一半.
但在经典的FPS电竞游戏CS GO的Benchmark中,两者的表现又互换了一次,变成了RX 6400以两倍的帧率胜过Arc A380.考虑到这个级别的显卡的目标玩家群可能更倾向于游玩此类游戏而非最新3A级单机游戏,这样的劣势对于真实用户的影响或许更大.
而其余几项游戏场景,无论是DX11还是DX12的游戏,两者表现都相仿,且多为RX 6400小胜,Arc A380难以重现在3DMark Time Spy系列场景中大幅领先的盛举.
烤机时整机功耗,这块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也比ASRock RX 6400 CLI 4G高出近40W,毕竟后者是无需外接供电级别的体量.待机方面, Arc A380也同样高出10多瓦,撇开核心和供电的差异,Arc A380的显存数更多且在待机时并不会降频的特性或许也是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以现在的游戏阵容环境,Arc A380在很多时候只能兑现与RX 6400相仿的性能表现,但能耗比更差.且部分老游戏和经典游戏可能会发挥失准.
再来看这块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的温度,功耗和噪声表现:
显卡自带的两组GPU温度读数.在Furmark压力测试中分别达到62℃与66℃,风扇转速约1900RPM上下.GPU频率始终保持标称的2450MHz.机箱尾部近显卡位置测得约53.5dBA.功率插座显示整机功耗约173W.
结束烤机后随着GPU温度下降到50℃以下后风扇停转,约五分钟时两组温度读数为48℃和47℃.机箱尾部近显卡位置测得约43.3dBA,即相当于本次测试的环境噪声.功率插座显示整机功耗约97W.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测试所用的这块卡的温控风扇还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表现.
首先是待机停转的触发.在每次开机/重启后,即使温度并未超过起转阈值,风扇都会长时间保持在1600RPM附近,只有使用Furmark烤机烤个两三分钟后停止才恢复正常,开始正确触发更低转速乃至停转.
其次是转速调整的灵敏度,即使在温度读数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实际对应风扇转速的波动都较为激烈,同一温度的负载下经常有段时间内上下各100多RPM的变动,在听感上极为不适.
尚不清楚这些问题是由于驱动或BIOS的bug引起,还是刚好这次买到的这块测试卡存在质量问题.
Furmark压力测试(1920*1080 NoAA Xtreme)10分钟截图.
附加测试: 不同摆放朝向对散热性能影响的测试.
在开放式平台下, 对比三种摆放姿态下Furmark压力测试时的GPU温度表现.
标准横置方向: ~59℃/~62℃.(基准)
吊装(I/O口朝上):~60℃/~63℃
倒吊装(I/O口朝下):~58℃/~61℃
此三种方向安装时热管头尾均未朝下,差别不大也在意料之中.
总结
作为Intel重回桌面独显市场的首款产品,Arc A380定位于千元出头的主流入门级,具备应对发布时市面上主流的大型游戏,以及多媒体内容创作生产等方面的能力.实测多款时下最新3A级游戏均可正常运行并在1080p分辨率下以中等画质保持具备可玩性的帧率.在较新的大作和主流游戏中能与同价位段竞品AMD Radeon RX 6400的表现仿上仿下.同时由于配备了更大的显存,更大的接口界面带宽以及针对更多次世代平台特性(如光追)的硬件单元,Arc A380性能的上限和针对次世代游戏的潜力也更高.只不过以Intel对后续驱动维护的一贯态度和既往成果,硬件上的这些天赋很可能来不及在未来全部兑现.此外,Arc A380在能耗比上的弱势,使其出现了需外接8-pin的需求,在主流入门级上称得上是不可忽视的缺陷了.
而作为主流入门级别的独立显卡,游戏之外的功能性也备受目标用户群关注.而Arc A380也确实延续了Intel在视频编解码配置的一贯优势,提供包括H.264, H.265, VP9和AV1在内的主流和最新格式的8k60级别的硬件编解码支持.在输出格式支持度上,标配四组现代数字式输出接口(3个DP和1个HDMI),在数量和类型上也压过了时下同价位的竞品RX 6400和GTX 1650系列上的常见配置.只是HDMI仍然没来得及赶上真2.1的规格略显遗憾.
总的来说,Arc A380在游戏性能上拥有整体不输时下同价竞品的能力,拥有可以完全盖过竞品的视频硬编解码的能力和数量更多的输出接口.其定位和定价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对老游戏不佳的支持度以及后续驱动更新的信心,还有略显糟糕的能耗比,使其作为主流入门级定位的功能仍有缺陷.
总结完Arc A380的通用特点再来说说这次首发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的特点.相比公版标准更高的频率,不错的供电用料,还有抢眼的灯标指示器都值得称道,而总长22cm的双风扇散热配置,虽没有体现主流入门级显卡在空间节省上的优势,却更符合主流审美,且最终体型相比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性能定位更高的显卡仍是更为小巧.搭配埋入HDT热管的超大面积的铝型材散热器也足够将该卡的温度控制在一个美好水平.但不合理的风扇转速策略却带来了并不好的实际体验.显然作为独显市场的新人组合,Intel和GUNNIR都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GUNNIR Intel Arc A380 Photon 6G OC 官网链接:
https://www.gunnir.cn/home/product?id=13e93556-61bf-4837-9dc6-4ff187219be7&modelid=d5512409-d36e-475e-8343-37a5301eb47f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