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热映,一位人类学家视野中的传销乱象
现实题材故事片《孤注一掷》热度接连攀高。影片聚焦网络诈骗、网络色情、杀猪盘等信息环境下的新型犯罪,讲述了程序员潘生、模特安娜等人被海外高薪招聘吸引,却落入跨国诈骗工厂的陷阱。
导演在影片里呈现了各种令人咋舌的骗术,“传销”的影子时常浮现。其中有一幕设定就是,失业的模特安娜在一位朋友的“关心”之下,了解到一份既能摆脱受制于人的窘境,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的职业。虽然前期顾虑重重,但安娜还是因传销所承诺的美好机遇而成为了网络赌博的从业者。
自90年代初期开始,传销即在中国大陆各个地区与阶层中开始了狂飙突进的渗透式发展,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传销行业乱象丛生。时至今日,传销在日常话语中基本被和诈骗划上了等号。但无法回避的是,传销仍在借助新的商业模式不断产生新的变种。尤其是在中国信息化驶入快车道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匿名性所带来的网络安全困境成为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欧树军教授在《灵境内外》中所写:“移动互联网为中国通信商、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带来数亿级乃至十亿级用户,其中既可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也可能潜藏着无数的危机。”
时代热症:对传销乱象的延伸思考
袁长庚/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
《孤注一掷》
传销在中国
传销在中国当代史中的诸多变形,以及不断假借诸如网络经济、健康经济、传统文化等新外衣而呈现出的斑驳面向,使得对传销的讨论必须要有更为宽广的视野。
西装的力量
讽刺的是,怀有这种动机的扑火者最后多半难逃人财两空的结局,王磊亦不例外。传销所承诺的美好机遇,对他这样缺乏城市社会关系的人而言,只是空中楼阁。不过,直至今日,王磊都强调不能完全否定早期传销经历对自我提升的意义。他认为自己今天在直销行当的成功,尤其是接人待物时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源于自己当年对“高素质”人群的学习和模仿。时过境迁,催生这种驱动的土壤仍在,甚至愈加肥沃,后来人的前仆后继,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人群中
人们对传销的了解,往往是对加入者的强制隔离和疯狂洗脑,媒体影像展示的也往往是条件恶劣的住所内凌乱丢弃的、写满成功格言和“奖金制度”的笔记本。但如果从传销或带有传销性质的很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实际发展来看,那种暴力隔离无法维持组织的运转。传销集团内部的生活空间,远比人们通常所能想象的更为复杂,而这种“环境”的力量,有时甚至大于洗脑式的灌输和说教。
道德的重量
如此解释传销者入行的动机,或许会引发许多人的不满。毕竟,在中国的语境中,“传销”几乎是利欲熏心的同义词,而媒体所热衷报道的,也通常是那些善良无辜的人们误遭传销蚕食。我没有确切数据证明,道德驱动在推动某人加入传销这一事件上分量有几何,也不否定在这一群体中确有很多人就是为了“挣快钱”。[12]但愈是那些扩张范围大、扎根程度深的传销团队,其运转就愈加依赖道德机制。这种机制或许不直接体现在传销头目的宣传鼓动当中,但是,在庞大网络的末端,每一次劝说、诱导的背后,往往都勾连着复杂而曲折的道德记忆。
结语
《孤注一掷》
我有些悲观的认为,如若不能检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自我想象”,不能反思资本逻辑对生活的裹挟,不能建立底边人群寻求美好生活的结构性保障,传销乱象或许会因司法强力干预而弱化,但却不能被根除。如本文题目所示,传销产生于社会机体内部,而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就必须对社会本身进行重建。传销看似光怪陆离,实则是观察我们所处时代的绝佳标本,这正是理解、分析传销现象的意义之所在。
上下滑动👆
相关推荐
2023年6月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