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富裕家庭孩子面临心理疾病!“江浙沪独生子女”光鲜背后是被父母“操控”的一生?
最近,互联网上有个热词横空出世——江浙沪独生女。
人们甚至给这个名词画了小像——家境优渥,受尽宠爱。父母给她安排好了一种能够避开所有劳累与凶险的生活,让她从“光腿穿巴宝莉衬衫的快乐留学生”,稳妥地进阶为“穿新中式戴翡翠的江南贵妇。”
一时间,网上到处都是年轻人的发愿贴:
“下辈子就要投胎当江浙沪独生女!求求啦!”
“娶妻当娶江浙沪独生女!”
……
可是,“江浙沪独生女”所代表的这个群体,真如网友们想象得那样自由无忧快乐一生吗?
我们的专栏作者桃子妈发现,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像咱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快乐。甚至,他们会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脆弱。
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高达30%到40%来自富裕家庭的12到18岁的青少年,正在遭遇心理疾病的困扰。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家境越富裕的孩童,越可能有高度的情绪问题。
精英的爸妈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缺钱,却感觉“被操控的人生”
30多岁的小蕾,就是妥妥的“江浙沪独生女儿”。她的父亲开着一间加工厂,妈妈是国企中层。
“在我的整个人生经历里,钱是肯定不缺的。”小蕾开诚布公地对我说:
小蕾告诉我,因为他爸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性格十分强势。“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老婆孩子;而且,在外面当官儿当惯了,回家也习惯指点江山,挑人毛病。”
“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智商和情商当然会很高,”小蕾说,“但是我爸好像忘记了那个生物学上著名的均值回归原理——父母的智商再高,也可能生出一个普通娃来。”
“我就是那种资质平平的普通娃,成绩普通,情商也普通,我还不够勤奋努力……总之这辈子估计也达不到我老爸要求的那种水准。”
面对一个普通娃,小蕾承认,她爸妈一开始还挺失望的。“从小就拼了命地花大价钱鸡我,琴棋书画,运动戏剧……当然最后都没什么结果,他们也就放弃了对我事业上的要求。”
如今小蕾爸妈对她的期望,就是找个本地女婿,尽快成家生娃。
“但是他们的要求也挺拧巴的,”小蕾抱怨说,“一开始说都随我,可等我真的恋爱了,他们又总嫌弃男方条件不够好。”
年纪轻的,爸妈嫌他没事业;有事业的,爸妈嫌他年纪大;年纪轻又总算有点做事业的样子的,爸妈又嫌他们家境不行,或者嫌他不是本地人……
“时间长了,我就变得无所谓,我也不选谁,爸妈选谁就是谁好了。”
后来,在父母的强力安排下,小蕾总算是和爸妈一个熟人的儿子谈婚论嫁了。未婚夫家还在一线城市的好地段给小两口购置了一套小婚房。
“这时候我家强势老爸又上线了,二话不说给我搞了套郊区小别墅……还在我未来婆家耀武扬威,说千万不能被男方的气势给比下去,跟军备竞赛似的……搞得我未婚夫一家real尴尬……”
穿着普拉达,喝着下午茶,小蕾的眼睛里有点儿迷茫,她说:
我也不用奋斗,我也不用吃苦,我觉得我过着令人艳羡的人生,我觉得我应该幸福……
但是我整个人总是轻飘飘、空荡荡的……我总是犯懒,总想躺着,干啥都没力气,我觉得我不是我自己。”
容易“跑偏”的富孩子
在自称“最穷留学生”的Grace眼里,“江浙沪独生女”这个名词,代表的其实是一整群上中产富裕阶层的子女们。
但是相比女孩,男孩惹祸的概率也更高。
Grace认识不少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朋友,其中有些因为家境富裕,父母又忙,高中开始就被送到美国私立学校寄宿了。
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都不缺钱——有的还在上中学,爸妈就早早把美国英国的房产给置办了几套;有的家里尽管爸妈都不在,但是有管家,有保姆,有司机……
而像Grace这样,家里“只是一线城市的普通中产”,平时还要在大学校园里打工补贴生活费的,已经是算是“留学生里的穷孩子”了。
但是Grace并不羡慕富裕家庭的小孩。
“光看我身边的,就有女孩因为心情不好又找不到人倾诉,一下子就买了20多万的奢侈品;有的男孩表面上是乖学生,背地里却偷偷给自己退了学,人都跑回中国了,爸妈还啥都不知道,仍然勤勤恳恳地往他卡里打生活费……”
还有因为空虚无聊,跑马灯似地一年换十几个男女朋友的;白天上课晚上蹦迪,为了维持精力得到好成绩去吸大麻‘助力’的……“在留学生圈子里,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大新闻。”
富孩子为什么更脆弱?
不仅仅是在中国,即使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像咱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快乐。
甚至,他们会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脆弱。
玛德琳·莱文是一位拥有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她最近出版了一本著作,名为《反脆弱养育》。英文名叫做The Price of Privilege,直译过来就是《特权的代价》。
在书中,玛德琳写道:
此外,这些富裕的孩子还特别脆弱,一丁点儿挫折就会让他们陷入慌乱中——
一个成绩优良的十六岁女孩想要自杀,竟然只因为SAT成绩不理想;
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告诉心理医生,自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因为他被学校棒球队淘汰,不敢回家面对父亲的失望与批评……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有22%来自经济优渥家庭的青春期少女患有抑郁症,是全国七年级少女抑郁症比例的三倍。
到了八九年级,这类家庭的女孩有三分之一出现了显著的临床焦虑症状。
富家女孩大约从12岁开始,就处于特别高的焦虑和忧郁风险中。富裕家庭的男孩则是在高二高三的时候,常有借助药物和酒精来治疗沮丧的状况。
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高达30%到40%来自富裕家庭的12到18岁的青少年,正在遭遇心理疾病的困扰。
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家境越富裕的孩童,越可能有高度的情绪问题。
“成就的压力”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
Alex是上海一位公司高管的儿子。和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他不仅没有娇骄二气,反而十分自律——Alex给自己制定的日程表,甚至精确到了以“分钟”为计量单位,他说自己“不能忍受浪费人生中的任何一秒钟”,还说自己“注定成功”,“无法想象不成功的可能性”……
这样上进的Alex,在心理医生的眼里,其实比“坏小孩”更令人担忧。因为人生充满了随机和不确定,一个人一旦开始追求精确的“完美”,他的“弹性”就会变得很差,容易一碰就碎。
玛德琳教授认为,富裕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和两个原因息息相关——“成就的压力”,以及“与父母的疏离”。
父母太过关心子女的成绩/成就表现是否优异,却对其他生活领域十分疏忽。
换句话说,就是——过度关心“不该关心的事情”,却对该关心的事情不够投入。
研究表明,父母过度强调成绩和成就,与孩子成为“社会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息息相关。
所谓“社会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是指有碍于正常生活运作的完美主义。例如,孩子因为对考试感到焦虑,睡不着觉,呕吐,或者是装病。此外,“完美主义”与抑郁症和自杀也有高度关联性。
父母一旦过于重视杰出的成就,孩子就会认为:只要不达到完美就是失败。
虽然很多孩子都想努力达到父母的期望,但努力到最后,也满足不了父母的期待,那么只会导致更多的孩子选择退缩,放弃努力,只想躺平。
精英爸妈到底应该怎样做?
那么,上中产阶级的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罹患情绪问题,过上有追求、有价值、有快乐的人生呢?
玛德琳教授给出了以下这些建议:
👉分清“行为掌控”和“心理掌控”的区别
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掌控”是每个父母都在运用的技能。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掌控实际上分为两种——行为的掌控和心理的掌控。
而孩子的发展,与家长使用了哪种掌控方法息息相关。
是指:树立权威、提出适合年龄的要求,设定界限,以及监督孩子的行为。
则是通过唤起罪恶感、羞愧和焦虑的情绪,试图操控孩子的思想和感觉。
比如,当孩子在数学考试里得到了一个糟糕的分数时,擅长“行为掌控”的父母会这样说:“你这次考得不好,除非下次把成绩提高,否则不能再打游戏了……你还想用什么方法提高成绩吗?需要我帮什么忙?”
而惯用“心理掌控”的父母则会羞辱孩子:“你再考这种分数,这辈子就完蛋了,最多去快餐店打工做汉堡了……”他们期待唤起孩子的羞愧和焦虑,从而“鼓励”孩子努力上进。
令人惊讶的是,“行为的掌控”,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正面效应;而“心理的掌控”,则会产生负面效果。
运用“行为掌控”的父母是掌握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心理掌控”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掌控和受侵扰,让他们的情绪更加脆弱。
👉多在一起吃晚饭
在富裕家庭中,社交和事业会占去父母大量的时间,导致亲子时间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岌岌可危。这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说的“银汤匙综合症”——富裕家庭的孩子经常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在父母的待办事项清单中排名非常靠后。
一项研究显示,有60%年龄在十一二岁的富裕家庭的孩子,感到与父母关系疏远。在与父母关系疏远的孩子中,陷入忧郁、焦虑、犯罪和滥用药物的比例都特别高。
怎样解决“银汤匙综合症”呢?
方法简单到无需任何技巧就能做到:多和孩子一起吃饭。
研究发现,平均一周全家共进晚餐5次或更多的家庭,其子女比较不会染上抽烟、酗酒或者抽大麻的恶习,并且学业表现较佳,较少罹患抑郁,比较不会想要自杀。
拼命报班不一定能让你的孩子学业更出色,工作更成功,或者精神更健康,但是经常一起吃饭却能做到。
👉重视母亲的情绪
亲子关系被研究得最透彻的一环,就是忧郁沮丧对孩童发展造成的影响。尤其当感到沮丧的是妈妈的时候,对孩子的冲击尤为强烈。
孩子总是强烈地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母亲有多努力地隐藏她的不快乐,孩子就要多么努力地去确定妈妈没问题。
孩子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母亲——可能是用功读书,希望妈妈因为他们的成就而心情变好;可能是表现出不良行为,试图把妈妈的注意力从不开心转移开……这些方法都让孩子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为母亲着想,却花了太少的精力去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未来。
可是,童年和青春期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最宝贵的时期,而不应该用来协助父母的成长。
一项长达十年,以父母的忧郁对孩子发展造成影响为主题的研究发现:
* 当孩子有一位忧郁沮丧的母亲时,他有45%的概率可能发展出抑郁症;而母亲不抑郁的孩子(哪怕父亲抑郁),只有11%的可能出现抑郁。
* 婚姻冲突是造成忧郁沮丧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母亲来说。
所以,作为家长,与其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费在“鸡娃”上,不如先学会善待自己——
培养良好的夫妻关系,多照顾妻子的情绪;母亲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休息、社交、聚会,滋养自己的情绪……
乘坐飞机的时候,空乘人员都会告诉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成年人应该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才有能力照顾好孩子”。
同样的道理,只有当我们能够发现并照顾自己情绪上的需要,感受到被爱、被重视并与家人亲近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会拥有自我管理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本期福利
你或你的孩子脆弱吗?
留言区说出你的故事,我们会精选点赞最多的3个留言赠送一本《反脆弱养育》,下周五开奖~
8月25(周五) 晚19:30 国际化学校“内幕”大曝光:如何择校才能避雷避坑反套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