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教授寄语 | 港大教授刘思达:写给想读博士的同学们的话

教授寄语 | 港大教授刘思达:写给想读博士的同学们的话

公众号新闻


刘思达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大约十年前,应一位素未谋面的编辑之邀,我写了一篇关于自己读博士经历的小文章,叫《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后来,本该收录这篇文章的那本书并没能出版,我就随手把它放到了微博上,没想到居然成了网红文章,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人翻出来转载,连标题都被各路微信公众号改得乱七八糟。更没想到的是,那篇“鸡汤文”明明讲的是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的艰辛,却反而激励了不少同学去读了博士,让我至今都哭笑不得。


所以,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严肃认真地给那些想出国读文科博士的同学们写一篇小文章,不煲“鸡汤”,只谈“干货”,讲讲选择这条道路之前应该知道的一些事,也算是为当年的“鸡汤文”所造成的毒害做一点弥补吧。




关于职业选择



首先,大家必须明白,相对于从政、经商等其他职业选择而言,读博士绝对是一条高风险、低收益的路。在美国读个文科博士至少要六七年时间,在英国、香港、新加坡也需要四五年,这个时间成本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同样是大学本科或者硕士毕业,你花这么多时间读博士,等到快毕业的时候,你原来的同学们已经在职场上打拼了五到七年,该赚钱的赚了钱,该升官的升了官,你却还是个一贫如洗的学生。到了那时候,你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因为即使博士毕了业,也未必能找到学术工作,即使找到了学术工作,也未必能直接进入终身教职序列,在僧多粥少的学术工作市场上,很可能需要折腾好几年才能有稳定的教职,还有之后评不上终身教职的风险。事实上,即使是全世界最顶尖院系的博士生,能最终生存下来找到稳定教职的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一大半要么做了非学术工作,要么根本就没毕业。你现在看到的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学老师们,都只不过是这个“饥饿游戏”中的幸存者而已。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读完博士为什么一定要做学术工作呢?这就涉及到我要讲的第二点——读博士是一个“自废武功”的过程。你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社会上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可以干的,因为你还只是个“通才”,而不是个“专才”。读完了硕士,你就有一个真正的专业了,找工作时虽然起点更高,但就业面会比本科毕业时更窄,有些所谓“低端”或者“不对口”的工作你就干不了了。而一旦读完了博士,那你身上的各种其他“武功”就几乎全都废掉了,除了做学问之外,能干的事情已经很少。当然,今天的高等教育体系里有大量注了水的博士学位,但真正名副其实的博士,应该是要对人类知识做出原创性贡献的,如果只是重复检验他人的理论或实践成果,那最多只能拿个硕士。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原创性贡献呢?你必须先读书,大量地读,持续不断地读,直到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全都吃透了才行。但这才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容易的一步。下一步是找到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这才是最难的,因为这个题目不但要超越现有文献,而且还要有理论上的原创性和经验上的可操作性,不少博士生修完了全部课程却迟迟开不了题,就是想不出个好问题来。而找到了博士论文题目之后,你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如果是做实证研究的话,那至少要花一两年时间来收集和分析数据,需要做田野调查的话,时间或许更长。如果是做纯理论研究,那虽然可以少跑一些路,但花的时间很可能更长,出成果也更难,因为一个学科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可以十分丰富,但基本理论就那么多,想做出真正的原创性突破,谈何容易!等把这些数据和理论上的工作都做完了,你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写作,才能最终完成一部几百页的博士论文。



关于个人生活‍‍‍‍‍‍‍‍‍



更重要的是,这个漫长的修行过程特别孤独,而且越到后面越孤独。因为你钻研得越深,身边的“知音”就越少,到了最后阶段,关于你研究的这个题目甚至连你的导师都没你懂得多。即使有家人和朋友,他们也最多给你一点情感支持,在学术上能帮得上你的人几乎没有。正是因此,能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下来的大都是特别能忍受孤独甚至享受孤独的人。这个修行过程对人的塑造是不可逆的,你真下了功夫的话,会慢慢变成一个与象牙塔外面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所以读完博士之后再想经商啊、从政啊,不是不可能,但难度会比没读之前大很多,因为你的工作生活习性已经完全变了。我说的“自废武功”,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如果你除了学术之外还在乎个人生活的话,出国读博士也是件成本很高的事。因为二十多岁正是人生的花样年华,会遇到五花八门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情感经验。在这个年纪里,生活在什么地方,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恋爱、婚姻、家庭等人生大事。香港、新加坡都是中国人生活的好地方,可美国的许多名校都坐落在“鸟不拉屎”的大农村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学校地理位置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这种地方生活五年以上,身边全都是不但头脑木讷而且一贫如洗的博士生,而且大多数是外国人,那你的择偶范围就会受到极大限制。等你国内的同学们纷纷结婚生子了,等你的爸爸妈妈开始整天唠叨你的婚姻大事了,那你在出学术成果的工作压力之外就又多了一层精神负担,每天想想就很烦。即使博士期间有幸择偶成功,等到毕业的时候,两个人能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工作,又成了老大难问题。我这些年见过许多学术圈里的同事,都是两地分居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搬到一起。当然也有不少感情不过硬的,还没能搬到一起就分道扬镳了。


关于申博建议


听我说了这些之后,你真的还想读博士吗?如果还是欲罢不能的话,那我就再给你几点关于申请博士的建议。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先有一个自己热爱的研究题目,这个题目要能让你每次想起来就觉得特别兴奋,兴奋到连吃饭睡觉时都会想,不让你做这个研究你就浑身都不爽,愿意为了它把自己七年以上的人生全都奉献出来,这样才可以。读博士的大忌,就是不喜欢自己做的题目,如果一个研究题目你自己都不喜欢的话,那别人更不可能喜欢,你也不可能做好。当然,申请博士时的题目和最后做的论文题目未必一致,博士读了一两年之后改题目的大有人在,也未必是坏事,但如果你连申请时都没有一个能让自己特别兴奋的好题目的话,那我觉得还是算了吧。

其次,不要听那些网上的所谓经验之谈,把大量时间花在和教授“套瓷”上。每年秋天我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国内外同学们的邮件,询问是否有机会跟我读博士,还有些同学甚至提出可以给我做志愿的研究助理,无需任何报酬,只为积累研究经验。免费的研究助理我是肯定不要的,因为这是一种对学生劳动力赤裸裸的剥削,作为一个法律社会学家,我完全没法接受。另外还有一点或许有些同学并没意识到,就是老师带着研究助理一起工作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使你真的不需要报酬,老师也是要付出成本的。所以,真心想读博士的话,还是努力把自己的申请材料准备好,不要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当然,如果你的研究兴趣真的和某位老师非常契合的话,事先联系一下也无妨,但就我在几个不同学校招生委员会的工作经验来看,套不套瓷对招生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那究竟该如何准备博士申请材料呢?关于这个话题网上的具体经验很多,我只想强调一点,就是博士招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没有任何一项指标不重要,也没有任何一项指标特别重要。比如有的同学是名校毕业,但成绩却不高,有的推荐信很强,但写作样本却一团糟……最终谁会被录取呢?一般来说,第一轮的筛选会看各种“硬指标”,比如教育背景、考试成绩等,硬件不够强肯定不行。但筛过了这一轮之后,下一步的录取过程就主观性非常大了,今年有哪几位老师参与招生,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学术品位如何,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的结果。而作为一个申请人,你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待天命”,把每一项材料都准备到最好,剩下的事,就根本不是你能掌控的了。这些年我见过好几位很优秀的同学,都是第一年申请颗粒无收,第二年却去了顶尖牛校,博士录取过程中的随机性,可见一斑。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千万别把读博士作为延迟和逃避就业的手段。等有一天你有幸真当上了大学教授,就会发现,这个象牙塔里的职业其实跟其他职业相比也没有那么高贵和神秘,老师们每天做的日常工作也很繁杂琐碎,也会被大量无聊的行政事务把时间都浪费掉,只能像挤牙膏一样才能挤出一点点读书做学问的时间来。在这个意义上,其实读博士的那几年是一个学者最好的时光,因为在博士开题之后,你既不用上课又不用教课,对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可以用尽全部时间来探索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就算是自废武功,就算是一贫如洗,这也是人一生中无以伦比的奢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博士这3年,是人生最充实的4年,5年之后,回想读博的6年你会后悔,没有早点学会这个方法董卿:写给终将远离的子女,令人泪下!祝贺2023年首届CNIW思达杯慈善高尔夫赛成功举行!钟南山院士与研究生合照意外被亲,幽默回应:体会到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写给岁月,写给自己!欢瑞世纪、姜思达工作室、网易云音乐招聘人才啦!| 求贤令北师大教授:大语文时代,国学经典如何拉开孩子们的差距?DBA学员 || 许婷博士:读博士后的实际应用揭秘加州大学们的MBTI:没想到UCSC居然是....???端午节有感China Daily的这个羊毛,同学们薅到了吗?纯干货!澳洲留学最全汇款攻略!同学们快快点赞收藏起来吧!冲上热搜!在读博士被举报造假违规入读,3名导师替其完成博士课题?7条“躺平”建议,送给想要婚姻幸福的女性李雪琴的老同学们,捧红了一个单月涨粉200万的抖音号16岁读博士的神童长大成了啃老的白眼狼?这事其实没这么简单……写给想学金融的同学们给想要小家越住越大的1个建议路遇小浣熊一家六月 雨来一位读博6年的博士亲历:真正的博士要为生计发愁!我走了一条不怎么常规的路…宽容我自己习近平回信勉励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们两个工科博士的硬核浪漫!一起写论文,同时毕业,一同出国做博士后张桂梅寄语广大教师,“用爱心去浇灌”清华教授刘嘉:人类两次认知革命,第一次是7万年前,第二次是现在高考后想读港大?仅招300人,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学生?一位读博6年的博士亲历:真正的博士要为生计发愁数学专业就业选择有哪些方向?同学们简历投递方向有哪些?华东师大教授2023毕业致辞:我想说的话越来越多,我能说的话越来越少政治不脏,是烂书把你脑子弄脏:写给22岁的中年学生职等你来:写给有初心有梦想的教育顾问从业者们!《浪潮之巅》:写给中国人的硅谷历史“颜宁之问”引热议,为什么同学们答不上来沧浪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