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出的9.4,我已经被问到不耐烦了
七夕刚过,不妨,咱来聊些“重口味”的“私密”话题?
咳咳。
纽约时代广场知道吧?
或者洛克菲勒中心。
这些都是纽约的著名地标,曾在无数电影中露过脸。
△ 上:《唐人街探案2》;下:《中国合伙人》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承载了国人对于纽约,乃至美国的部分想象。
但。
你是否知道,这两个兴建于上世纪初,已经成名了上百年,吸引了全世界游客慕名打卡的旅游景点……
居然。
没有公共卫生间?
于是。
当游客喝多了饮料,吃坏了东西,肚子开始闹腾的时候……
唔……
你知道一个憋不住的人,会为了一个卫生间,干出些什么荒唐事。
很多人会在垃圾堆里翻购物小票。
没错。
哪怕你衣冠楚楚,可能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
因为这张小票。
就是通往街边商店卫生间的钥匙。
△ 字幕来源:弯弯字幕组
而更多的人呢?
铛铛铛……
万能的饮料瓶登场。
你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这么一个装满了黄色液体的家伙,在这个城市的角落,“装点”出不一样的风景。
打住打住。
先放过这个带点味道的冷知识。
相信关注时间够长的朋友,到这里应该猜出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什么了。
没错。
纽约城+犄角旮旯的知识点+Vlog拍摄手法,以及絮絮叨叨,磕磕巴巴,但风趣幽默的旁白。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第三季
How to with John Wilson 3
豆瓣上分数最高的都市纪录片之一。
第三季一上线,依然分数高达9.5。
到底有什么魔力?
答案在评论区里。
游吟诗人,赛博旅行。
这个纪录片总能给观众提供不同的生活观察角度。
而且,绝对是幽默的那一挂。
漫步在纽约街头,导演+主演的约翰·威尔逊拿着摄像机,捕捉大量的素材,然后用这些片段,剪出成片。
当然,有能拍的。
也有不能被拍的。
(为此经常被安保或者警察驱逐)
拍的主题,经常是看起来小到荒诞可笑,可又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
再结合他絮絮叨叨,不断发散的想法和旁白。
“松弛感”拉满。
也让他成为了无数观众的心头好。
别看只是个Vlog,玩起视听语言来,它也绝对是最天才的那一类。
一开场就足够恶趣味。
把帝国大厦放在双腿之间,暗示一些细心的观众:
这期主题可能与下半身有关。
似乎在讲述着一些私密的话题?
可还没等你想歪的时候。
马桶出现了。
啥?
的确和下半身有关。
的确是私密话题。
但这……
是的,第三季一上来,主题就来到一个很少有人关心的问题:
公厕。
人有三急,出门在外,却找不到厕所,那种窘迫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体会。
但不同于咱们国内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完善。
在纽约,即便已经是国际大都市,公厕依然是一个隐痛。
不仅数量少。
而且总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
比如卡在机动车道的护栏上。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约翰通过实地走访告诉大家:
纽约的厕所其实并不少,但能用的不多。
作为最发达的国际都市之一,纽约的城市基建很早就达到了很高水准,包括厕所。
但问题就是,太早了。
一百多年过去,大部分由于预算问题疏于维修,暂停使用。
一组数据“触目惊心”:
800万常住居民,还有每年6000万游客,只有1000个公厕,其中24小时开放的?
只有2间。
说到这,纪录片用了一张图来抽象展现厕所少的后果:
△ 真实情况自行脑补
可厕所少也就罢了。
很多设计也让人难以接受。
不仅是卫生状况堪忧:
而且基本上没有厕纸。
约翰还来了一句吐槽:
之所以没有厕纸,是因为美国人对卫生纸的狂热。
(大家还记得疫情期间优先抢购卫生纸的风潮吧)
更难过的是。
纽约政府为了防止大家在公厕隔间里干坏事。
所以……聪明地拆掉了隔间门。
逼得上厕所的人,如果想有一点私密感,那请自带毛毯。
没钱维护+卫生堪忧+安全性不足。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Sir相信大部分人基本上就告别了公厕了。
所以在纽约街头,经常看到的场景是:
很多人都是随便找地方解决。
角落,垃圾车,甚至地铁连接处……
△ 好担心这个地铁门突然关紧
以至于临街的店铺,每天早上开门都会反复拿漂白剂清洗门口除臭。
因为保不齐(一定有)大小便的痕迹。
一个小知识:
在纽约,像宜家这种家居店的样板间里,马桶一般是封死的。
为什么?
因为但凡你今天没封死。
那下一次打开,里面就不知道有啥玩意了。
但你说市政府真的就这么无能么?没有一点改善措施?
有,但不多。
他们曾推出过五个智能公厕,给附近的五个区使用。
25美分,15分钟,还能自动清洁。
听起来挺不错吧。
但约翰实际体验了一下,什么叫人工智能——
如果不小心骗过了厕所的感应器,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赛博科幻了属于是。
这么一看,至少在如厕这一项上,这纽约老百姓的生活简直是水生火热啊。
但如果只是聊厕所,纪录片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趣味知识大赏。
约翰·威尔逊厉害的是。
在带你见识一个真实而奇葩的生活切面的同时,总能发散性地找到很多看似浅显实则却很深刻的议题。
然后又用一种看破不说破的态度,在引人发笑的同时,把思考交给每一个观众。
比如像这第一集的厕所。
很多人可能会说,家里有厕所的话,公厕只是应急,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
但厕所,其实是一个关乎公共空间的问题。
也就是,你的生活环境,是否提供了一个让你在公共空间也能享受体面生活的权利。
肉眼可见,我们的公共空间在不断缩小。
以前我们会说,天地辽阔,除了私人住宅,或者政府机构,都是公共空间,可现在呢?
公共领域不断被私有化。
以至于像公厕这样的设施,也变得越来越少。
身处其中的我们。
万一发生了“三急”情况,也只得放下尊严,去求助一家家的店铺,甚至于,还会落得个白眼的回应。
在后边的两集。
类似的讨论其实也在反复出现。
比如讲个人卫生,讲耳部清洁,导演甚至带观众直观体验了一次美式采耳。
可明面上是讲清洁。
实际上是通过讨论大家对于噪音的感受,聊聊现代人由于生活习惯差异,所产生的精神压力,以及他们的应对措施。
比如,整一个大号的冰雹炮,让你的傻x邻居们闭嘴。
△ 字幕来源:擦枪字幕组
比如讲锻炼和健身,导演走访了健身房,健身比赛以及了解健身方式。
但其实借健身探讨它背后的价值——
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以及人的一生应该如何适应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所以发现了吗?
不管是公厕、噪音,还是健身,其实纪录片所说的,都是我们身边那些被忽略的小事。
很多人会觉得不值一提。
但问题是。
长久以来,每天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塑造出我们如今这般生活状态的,不也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吗?
这些我们视而不见的日常。
才应该是我们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最直接的联系。
只可惜。
现在已经是数字时代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虚拟的网络里。
关心的,往往也都是那些更宏大,或更有戏剧性的议题。
以至于。
没多少人会去关注这个确切的世界。
就像纪录片里,出现的这么一个神来之笔:
当噪音发生时。
大部分人都捂住了耳朵。
这时,背景里出现了枪声。
可。
那些捂着耳朵的人,什么都听不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