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0到1的事情,真正推动一些进步发生” | 五源小酒馆Vol.13 x 不停科技陈锐
五源小酒馆手记
聊天在深圳一家居酒屋,这一期五源小酒馆,我们听不停科技的创始人陈锐谈起她的故事。在创办不停科技之前,陈锐在咨询公司高强度的工作,同时也开过多家餐厅,做不同的探索,直到决定做不停的美食机器人,“找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我的事情”。
在很多时候,90后创业者陈锐都做了硬核的选择,裸辞创业,走前人未曾踏足的路,主动选择更难的事情。对此陈锐笃定而自信,“我就是想做0到1的事情,希望能真正推动一些进步和改变发生。”我们在她身上看到非常充沛的能量,如同不停的名字——不停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命力。创新永不停止,享受美食的无边界和传承同样永不停止。
她分享了很多她所看到的未来,以及为之做出的努力,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做客本期五源小酒馆的有:
陈 锐 不停科技创始人 CEO
陈 哲 五源投资人
贺开颜 五源投资人
01
不停: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停止
五源小酒馆:你创业以来一直都在深圳?
陈锐:我觉得人和城市之间有气场的,你会觉得你跟一些城市特别搭,我就特别喜欢深圳,很喜欢那种野蛮生长的状态。我大学之后一直都在深圳和香港。深圳的主旋律是奋斗,很包容,不会给人设限,现在也是这样。
陈哲:我还挺认同城市气场的说法的,我来深圳也很舒服。
你第一家餐厅是什么,开在哪儿?
陈锐:2015年在华侨城,是一家日料居酒屋。也是机缘巧合,这种风格的店我很喜欢去,一来二去就聊起来了。后来这家店要转让,我们几个朋友就接下来了。
我从大学开始就尝试做很多事情,我大三创业做送菜到家的外卖平台,当时在深圳我们有很多忠实的客户,日料店是毕业之后开的。
贺开颜:你后面还开了西餐厅?
陈锐:是一个精酿啤酒餐厅,我们的顾问主厨是意大利人,做的菜还是非常内行的,我们外国的客户占50%,基本都是常客,不过这个品类很难规模化。后面我们就把这家店改成了一家火锅店,再后来我们开了近10家店,2018年时候在小红书和抖音上很火,当时排队基本上三个小时起。
开餐厅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一个事情,从定义产品,到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再到marketing等等,其实是一个蛮辛苦的事情,并不简单,但这个过程也很让人快乐。
陈哲:什么时候想到要做美食机器人?
陈锐:2018年我们自己餐厅已经用了洗碗和送餐机器人,但对餐饮从业者来说,这些不是最核心的,餐饮人最在意的是菜品和口味,出品好吃是这个行业里的第一性。
我当时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一次厨师长和店长吵架,后厨团队要集体辞职,但是第二天餐厅还是得正常开业,老板被厨师长绑架这在餐饮领域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这样。还有一次,一个小厨师错把酱油放成了醋,导致那道菜酸了,客户投诉我们是隔夜菜,当时都闹到食安去做食品安全检测了,调监控发现是放错了酱油和醋。
另外,我们那时候营业额是很好的,但是算下利润其实非常微薄,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新菜研发特别困难,想出一个新菜,厨师长要想办法做创新,也要一道道的调试、去培训,没两个月下不来。
出品制作环节没法scale是限制餐饮连锁和全球扩张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你连锁1000家门店,就要管理几万名厨师,想让他们把番茄炒蛋做成一个高标准口味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开到上万家门店,或者开遍全球了。海外的一些万家店品牌用工业化的解决方案,但那是过去没有好的技术和好产品情况下的妥协。
我们从这个点开始研究,也把市面上所有的产品都试了一圈,发现没有好的产品。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事情远远不仅是降本增效、替代人这么简单,美食机器人最深远的意义,其实是把COOKING这个过程和FOOD这个结果给数字化了。数千年来烹饪和美食都是基于人的经验和习惯,是传统的,很难被传承,也很难跨区域传播。美食机器人将彻底改变COOKING的方式,重构人类和食物的关系。
比如说远程做饭,我们今天无法享受到一个巴黎厨师做的食物,但是将来是可以的。美食代表着非常强的文化和情感特征,所以它应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
再举一个例子,点奶茶都会有少糖、少少少糖、不加奶盖芝士可以选,75%的喜茶用户会选择个性化标签。如果点餐也可以选少盐少油、500卡以下,或者不加鸡精味精,我相信会有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去选,但这种细颗粒度的精准控制依靠人的生产方式做不到,只有靠机器人才能做到。在这个巨大变化的基础之上,整个和食物相关的场景都会被重塑。
这个也很符合我创业选方向的principle,我希望做0到1的事情;希望产品能给用户带来10倍好的体验,而不是两倍;希望这件事情能真正推动着人类的进步,给这个世界创造非零和的价值;希望能一直做下去。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有找到符合我所有principle的vision,直到2020年底,我想明白了数字美食和美食机器人是“The Thing",决定all in这件事。
02
打开数字美食新世界
五源小酒馆:食物与地域和文化很相关,不同人的口味差异可能也会非常大,机器人要怎么面对这种地域文化差异,做出“有温度”的食物?
陈锐:美食是个复杂系统,因为要处理不同的食材,放不同的调味料、有不同的文化和方式,比如全球光是辣椒炒肉一道菜的做法就有近千种。
AI Cooking Robot就是去学习不同的人是怎么做菜的,最初开始于人的示教,未来我们觉得它会超越人,因为它有非常多高质量的数据输入,这个引擎就是一个最强大脑,通过knowledge的提炼和reasoning的推理,而后持续进行生成。机器人是可以持续进化的,第一天不会做饭,但是会越来越会,世界上最牛的厨师教过它,它再进行学习、提炼和优化后就可以更进一步。
图为不停的美食机器人做的菜
五源小酒馆:很多中国菜的菜谱也常用比较模糊的表述,比如“少许”。之前也看到某些表述,比如某个面包师的手温会让这个面包更好吃,机器人会怎么处理这种问题?
陈锐:放盐少许也是有具体数值的,先大火再小火也有一个温度数值,它们本质上就是science,只是以前没有被量化,人们一直觉得它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的东西。
烹饪是一件对精准控制要求非常高的事情,有很多精准控制,比如手温会影响到面包的发酵,就要知道手温的数值是多少。就像音乐一样,听一首乐曲会觉得很美妙,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了数字音乐工具后,就可以把它分析得非常清楚,在不同音域层次上是怎么分布的,只是之前没有研究的工具,而通过新的科学和技术,可以把全过程都量化。
陈哲:很有意思,就像留声机发明之前,音乐体验是很难复现的。现场的表演是很稀缺和昂贵的,很难想象可以成为大众化、可以不断体验的事情。
陈锐:食物和cooking是生命健康的第一公里,更好的食物能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能让你健康和快乐。但是今天,世界在向工业食品的方向发展,当食物经过多重处理运到你面前的时候,就变成工业制品了,我们觉得不应该这样。人们应该回归新鲜食材,新鲜现做,口味也应该根据需求自适应。
我们在构建数字美食世界里的基础设施,我们特别相信美食是可以跨地域流通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会通过吃饭更深的连接。
03
不被定义的一群人
贺开颜:你在开餐厅时候发现这个需求,但真的要做下来,和开餐厅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从想法到具体开始创业,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
陈锐: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之后,我去找了我的联合创始人,他是在美国RPI读化学的PhD。找他的原因是,cooking是多种物质(食材)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的化学变化,所以我们认为cooking的本质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化学,它和cooking science、食品科学、热力学,机器人学等共同组成了第一性的底层研发路径。
另外因为要做硬件,所以我们去找了全世界做美食Robot相关的最厉害的团队。日本、以色列、美国都有一些团队,其中另外一位联创当时在硅谷做沙拉机器人,我们一拍即合。
五源小酒馆:你是怎么说服大家和你一起创业的?
陈锐:我觉得更多不是我说服他们,而是大家认同这个愿景,希望把未来实现。我们认为未来吃饭不会像今天这样,我们不会再吃工业化的食物,人可以吃新鲜的食材。食物也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边界的,它和音乐特别像,是值得被传承的、具有艺术属性的东西。
大家底层是一样的,所以没聊多久就有共鸣,一拍即合就开干。
陈锐与两位联合创始人,拍摄于芝加哥,
NRA展会结束之后
陈哲:对创业者来说找到愿景相似的人还是很重要,要怎么增加找到这种人的概率和可能性?
陈锐:首先肯定要扩大基数,多去见人。再就是找到与你底层一致的人,要知道他是被什么驱动的,他是否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他做事情的方式是不是第一性的,是不是追求极致的,这些可能都在价值观里。
能不能看见同样的未来也很重要,有的人看不见,也很难被点燃,是同样的人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和感受,才能一起往前走。所以我们需要对未来有想象力,并有能力实现的人。
贺开颜:我们的价值观也是相信那些疯狂到想要改变世界的创业者,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
陈锐:我觉得不停的一些小伙伴在其他地方可能也没法生存,我们都是不被定义的,大家是一群这样的人,构成了这样的土壤。我们没有那么多世俗的条条框框,我们的同学们都是很有自己内核和坚持的人。
有时和潜在小伙伴聊天发现,他们原本也是有火热内心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棱角被磨平了,像模具生产的流水线上的产品,不敢去尝试疯狂、没人做过但符合第一性的探索。但哪怕是一个小朋友,我们也是特别想去找他身上独特的东西,他的天赋和个性,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这些独特的个性和坚持,构成了这个team。
我们有一个共识,产品和品牌都不是做出来的,你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是这群人塑造了这个产品,它是我们每个人灵魂和态度的外显。
陈哲:为什么会取名叫不停科技?
陈锐:先从英文名字开始的,我们是想做bot in kitchen,厨房里的bot,缩写是BOTINKIT。确定了英文名以后,我们希望中文名是个有趣的,有寓意的有精神的一个名字。
BOTINKIT的中文正好是不停,不停是一种精神,意味着我们在创新和做产品的道路上永不停止;享受美食的无边界和传承,这也是永不停止的;我觉得它是一种生命力。
特别巧的是,后来我们Google这个名字,发现这个世界上现存的吉尼斯记录里收录的仍然在经营的最古老的餐厅叫"Botín Restaurant",成立于1725年。我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巧合,不停也有这样一种长久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04
实现别人认为不可能之事
贺开颜:数字美食是个崭新的事物,用机器人来实现烹饪到现在也不是一个广泛共识,第一个相信你的人是因为看到了什么?
陈锐:在我看来,如果founder没有all in,那这个事情就不值得别人相信。所以一开始启动的时候,是我拿自己的钱开始做,后来遇到了愿意相信我们的投资人。
我们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把AI和Cooking Robot结合起来的,全世界都没有先例,所以大家也很难想象产品。能够看见未来的人本来就很少,其中愿意相信我们的人更少。后来可能是大家看到了我们真的很想做成这件事情,有了投资和合作。
五源小酒馆:开颜和Peter(陈哲)你们是怎么找到陈锐的,以及为什么相信她?
贺开颜:烹饪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大场景。和陈锐团队线上交流后,我去深圳实地考察。我之前以为会是焖熟的口感、没有锅气的不会好吃。但我被不停机器人炒出来的菜给惊讶到了,我亲眼看着机器人炒了10道菜,然后尝了尝发现太好吃了。我能看到这个团队可以把产品和结果deliver,而且也看到陈锐身上那种不服输的精神,非常有vision。我记得我交流结束后马上打电话跟Peter(陈哲)说,这个女生特别有创业精神和特质,很不一样,你一定要来现场看一看。
陈哲:我们经常很欣赏一些奇奇怪怪的founder,就是不被定义,打破规则,甚至看起来有些不合理。
贺开颜:美好的未来与愿景是我们共同向往的,但实践起来还是非常困难,距离终局也还有挺长的路。这中间是否感到压力和路径的不确定性?
陈锐:不确定性在我看来倒还好,因为我内心是一天比一天更坚定。随着越做越久,这条路也是越来越清晰了。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们是非常清晰要怎么做才能把它做成的,在我和我们团队这里不确定性是在不断降低。
我觉得很多时候创业者要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极端上来回切换。要有理想主义,因为过程太艰辛,没有信念的话就没办法往前走。但同时也要现实主义,比如产品必须量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快速度拿回订单,没时间磨磨唧唧。
创业也挺撕裂的,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历练,我感觉自己是被一遍遍打碎重塑的。
贺开颜:无论是产品方向还是人生选择上,你的选择一直都挺硬核的,比如裸辞,又进了之前完全不懂的硬件行业,你选的都是非常难的路,而且没有任何前人参考,必须原创。你觉得这是你基因里的东西,还是你的一种思考方式?
陈锐:我觉得是基因里的东西。举个例子,我高中的时候不写作业,因为我觉得已经会了,写出来浪费时间。我就把所有的卷子都打勾,只剩最后两题,当时和老师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愿意把时间花在最后两道题上,而不是把会的东西机械化地写出来。但是我成绩很好。
高中我对物理特别痴迷,把一天6个小时分成两半,每天3个小时学物理,另外3个小时去处理其他学科的最后两题。我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自学所有物理竞赛和大学物理的知识,出于热爱,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有些课我也都不上,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意识,对自己负责,其他的不care。
陈哲:可能因为之前你物理思维的训练,你习惯用第一性的思考方式拆解问题。很多人觉得没有经验是很大的bug,或者不是学工程的,但真的做创新的东西,没有经验挺好的。在试错的过程中,用第一性思考,而是不用类比和经验是更好的习惯。
我自己也经常反思,投资做多了,很容易使用类比,归纳和演绎,会抽象的把一些商业的规律和世界的规律进行类比,找人类历史的相似之处。但你会发现那些真正做出卓越产品的团队,往往不是因为类比,而是它的第一性的设计理念方向很对。
陈锐:我最近觉得肯尼斯•斯坦利的《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写得挺好的,他认为小的创新是靠计划的,大的创新是靠踏脚石,都是探索出来的,没有计划可循。
一开始的时候你知道灯塔在那但不知道航道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迷雾。但是走着就会发现这些礁石连成了一条线,航道也逐渐清晰。我特别有感触,有时候根本无法计划,因为此前世界上没有这个。相信灯塔,很多路都是走着走着,就出现了。
贺开颜:你不是在计划,你在make it happen。
陈锐:当然也会踩很多坑,我们做的每个板块都踩过很多坑,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销售,但发现不对,赶紧改正,是一个纠错的过程。
05
吸引巨人的力量
把罗马建起来
贺开颜:陈锐在实现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上有非常多的正反馈,很有自信。也有人质疑是因为你现在还没有遇到正面竞争,这个领域还很早期,也没有牛人/大厂来竞争?
陈锐:我们一直相信,对于品类开创者来说,战役正式打响的时候,战争就应该已经结束了,先胜而后求战。这时候要想得足够清楚,做得足够好,等别人做的时候,我们已经有非常多维的壁垒。当打响那一枪的时候,我们已经为之做了多年的准备,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贺开颜:如果遇到很难解决的事情,你会和团队袒露你的脆弱吗?
陈锐:不会。我们内部一直觉得这是一场战役,大家有各自的战场去战斗。你搞定你的事情,我搞定我的。我希望大家都像个战士,背靠背地在各自战场get things down,我自己也是一样。我应该搞定的事情如果搞不定,自己也不能接受。
我一直坚信,内心非常想去做这个事情的话,没有搞不定的,虽然可能会很难。稻盛和夫和Elon对我影响很大,Elon最打动我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用物理学理解世界的框架;稻盛和夫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当你真的很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全力以赴,宇宙是会帮助你的。
五源小酒馆:在此前所有的经历中,你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陈锐:要看怎么去定义挫折。比如说,我不是传统意义听话的好学生,会遇到很多抨击和不理解。但我大学的所有想法后来都被证实了,包括送菜到家的平台。我对需求的感知是对的,只是那时候我很小,不知道在商业上怎么解决。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很down,当时在毕马威工作,那段时间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从早上8:30到晚上11:30,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这些我也都能搞定,我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签,但痛苦于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痛苦到每个月都想辞职。当时选择去读书,考了很多证,把自己放到一个特别紧的状态。那段时间虽然获得了很多外在的东西,但我内心并不快乐。感觉自己被很强大的不安全感包围,不想人生结束的时候发现这一生被浪费了。
创业后事情的难度骤增,虽然非常困难,也有很多痛苦,但底层是很快乐的。创业这个过程滋养着我,一些原先压抑着的东西被强化了,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所以很快乐。
人要从自己做的事情当中找到意义,不然凭什么能撑过那些艰难困苦。我等了很多年,等到一个属于我的事情,所以我非常珍惜。
陈哲:之前有founder说,最幸运的事情是找到一个让创始人的野心可以安放之处。很多创业机会只是简单的红利,很快就过去了,你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十年二十年以上的。
作为投资人,很多时候我们也看到founder很痛苦,很多人非常有能力、也很有创业特质,但没有找到适合的事情,或者说机会已经被别人做了。在找到这个方向之前,你也经历了很多痛苦的过程。那对于很多年轻的95后、00后创业者,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当他们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和不服输的念头,但好像这个世界并没有给他打开很多窗口的时候,应该做什么?
陈锐:我觉得一定要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再上路。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找到内心的信仰,为之粉身碎骨都不会后悔的事情。
他应该看见未来,而不是去copy,看见未来迟迟没有被实现,这个太痛苦了,如果他不做,就没有人能够推动这个事情发生,所以不做不行。那个时候是没法停下来的,因为你不做那个事情,会觉得每天都在浪费。
寻找的过程一定是很难的,不是拍脑袋就能找到,可能长达数年时间。能找到是人生一大幸事,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积攒能力。
如果找到这个事情,自己是会感觉到的,这个时候就去做,缺什么补什么。但是必须要找到巨人的肩膀,不能自己瞎搞,得知道谁是最懂这个东西的人,必须有能力说服他加入你。一个人的能力范畴不是看他自己,而是取决于他能够吸引多少厉害的人进来,这就是他的能力边界。要能够吸引巨人的力量,把罗马建起来。
互动送礼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关于美食机器人的观点,或者对于文章你想讨论的问题。我们会选取3位精选留言,送出五源被投企业神秘礼包一份。
注: 活动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0日18:00,请在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收件信息。
五源寻找、支持、激励孤独的创业者,为其提供从精神到所有经营运作的支持。我们相信,如果别人眼中疯狂的你,开始被相信,世界将会别开生面。
BEIJING·SHANGHAI·SHENZHEN·HONGKONG
WWW.5YCAP.COM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