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他花7年造出最极致小户型:3人住19m²就够了

他花7年造出最极致小户型:3人住19m²就够了

生活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60岁的梅姐,退休后喜迁新居。
虽只有19m²,
却能轻松住下自己、姐姐和女儿三人,

还可以请朋友来搓麻将……

90后夫妻的第一套房:37m²装电梯,能9人聚会
梅姐的新家:19m²住3人,满足两代人的需求

90后夫妇Claire和David结婚5年,

终于买下第一套房。

他们在37m²小公寓里装电梯,

家里能一边办9人聚会,

一边还有私密空间可以独处……

林揆沛改造后的极小户型,绝大多数都不超过45m²

香港80后林揆沛(Patrick Lam),

是这两套住宅的设计师。

7年来,他专注研究极小户型,

已经做了50多套改造,

最小的只有约6.5m²。

2020年,他创立的事务所成为香港第一个

拿下Dezeen设计大奖的事务所。

7月底,

一条在香港见到了林揆沛,

和他聊了聊小户型极致改造的秘密,

生活的舒适,如何不被面积所困。

编辑:朱玉茹

繁华而拥挤的香港
“酷热”预警的7月末,我们来到香港。烈日当空,人群涌动的街头上却不见一顶太阳伞。好奇之下询问当地人,对方答:“(香港)地方太挤,你一打伞就打到旁边人,干脆大家都不打咯。”
再往前走,路过一家房产中介。密密麻麻的宣传单中最便宜的,是近油尖旺一间建筑面积41m²的老破小,售价近400万港币(约372万人民币)。

“这差不多是香港的平均水平。香港是出名的地小人多,地价很贵的。”建筑师林揆沛告诉我们。

儿时的林揆沛在与母亲、哥哥共用的小卧室内
‍‍‍‍

他自小就住在香港的旧唐楼里,对狭窄而昂贵的居住空间并不陌生。“我们家200多呎(约18.5m²),隔了5个房间,爸爸住一间,妈妈跟我还有哥哥住一间方便照顾。我都没有床睡的,就挂一块布吊在床上,我睡在布上。”

“客厅也非常小,基本你躺下就没有空间了,面前就是五个门(两个房间、厨房、厕所、大门)对着你。这是很典型的一个香港式户型,我们笑称是‘五鬼拍门’。”

香港工作朝九晚九,年轻夫妇通常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必须请住家保姆。但由于空间紧张,保姆有时甚至只能睡在厨房里
46m²的“浮宅”将保姆生活空间升至客厅上层,与电视柜、饭厅结合,楼梯可储物。夜晚拉门关上,整个客厅就变成保姆的私人空间

“拱门共居”:49m²,三名年轻人的合住空间
旧洋楼中不可拆除的拱门墙,改造后集收纳、书架、照明等功能于一体,既能减少大柱的压迫感,又整合了日常需求
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了建筑和艺术双专业后,林揆沛开始专门研究极小户型。2017年至今,已经完成了50多套改造项目,最小的只有约6.5m²,平均都是18.5-65m²。
找到他做改造的有结婚多年才买下第一套房的小夫妻,父、子、孙三代住一个小房子的大家族,刚毕业没钱、和一群同龄人合租的年轻人……

项目做得越多,他越发意识到小户型设计背后隐藏着的更大的社会问题:房价飞涨年轻人买房难,跨代共居的矛盾与隐私……“它不仅是在香港,在上海、纽约、东京等等很多城市都越来越严重,其实是整个世界性的现象。我做的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家的改造,其实是希望能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

新项目位于“居屋”里,由政府策划、修建,低于市价卖给有资格的市民,有收入限制。“居屋”在香港很常见,一般一栋楼内户数多,每户面积都不大‍‍‍‍‍‍‍‍
尽管新家只有19m²,梅姐觉得设计后很是漂亮
我们跟随林揆沛前往刚完工的新项目。屋主是60岁的梅姐,住了一辈子的老唐楼,退休后终于搬进新房。虽然只有19m²,还要与姐姐、女儿同住,但见了林揆沛的设计后,梅姐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地方虽然小,但是设计得没有浪费一个角落,什么都有。一进家门,就觉得好漂亮、舒服、开心,阳光满屋。其实你还想要什么呢?”梅姐向我们感叹。
“面积再大,没有舒服的感觉也不是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觉得很满足。”

以下是林揆沛的自述。

“窗台之家”:风景最好的窗台区域,利用隐藏的活动台面、矮凳等配件,打造出适合单人和多人的多种模式

我们生活的需求,其实是随着时间在不断改变的。单身、有伴侣、有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甚至就是每天的不同时间,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需求。通常来找我的人,他们本身房子不大,但是想满足的需求又很多。

如何给小空间一个弹性,让同一个空间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模式和可能性,是改造的重点。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是加入活动的配件。

静观连廊:37m²,夫妻2人
“静观连廊”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屋主是90后夫妻Claire和David,结婚5年一直租房住,这是买的第一套房子。
Claire是做艺术和设计工作的,朋友比较多很活泼。David做IT工作,更宅一点。他们就希望家里既可以请朋友来聚会、活动,同时也要有比较私密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

香港人其实很少会带朋友回家,一方面是家里小坐不下,另一方面是储物空间不够,很多杂物都只能堆在外面,不好意思被外人看到。这两个问题在原户型中同样存在。

改造后空间更通透、亮堂,可以邀请5-7个朋友聚会

房子本身只有37m²,被隔成了3块,每个房间都很小且窄,但是楼顶很高,有3米3。

利用这个优势,我们把原来的隔墙都拆掉,加了一个可拆卸的平台,把两房变成了上下两层。相当于多了一倍的面积,采光和通风也比原来好很多。

定制的平台不入墙,把所有螺丝拧开就可全部搬走,方便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

开放式厨房方便聚会,藏有一个可伸缩台面用来切菜、泡茶
下层有1米8的高度,刚好够一个人走过去。一半面积是生活区,一张沙发和长桌椅,就能完全满足夫妻俩看电视、吃饭等日常需求。

另一半面积是活动区,没有放置家具,方便女生练瑜伽。男生则利用平台的钢架结构做了一个吊床,可以躺着看书,好像度假的感觉。下雨的时候,这一块也可以用来晾晒衣服。

上层的卧室和工作台
上层就相当于是卧室,利用围栏做了一个睡前的工作台,也可以同时看到下面的电视。

活动的电楼梯,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电梯收起来,两个区域就完全独立开来、互不打扰,底下请5-7个朋友来聚会都完全没问题。睡觉的时候一般就放下来,方便起夜去厕所。

弧形墙面背后的空间全被利用起来
厕所和所有的储物空间,全部“装进”一个3米高的弧形墙面里,变成造型的一部分。所有杂物都能放进去不说,还可以把管道、热水器、抽油烟机这些藏起来,看上去家里就会大很多、干净很多。
Eric和Lory一家三口在“智能禅室”
另一个例子是“智能禅室”。原本45m²的两房一厅,一家三口住,空间虽紧凑也还算足够。但屋主夫妇Eric和Lory的工作都经常需要出差,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妈妈住过来帮忙照顾小孩。

妈妈的住处、小孩的娱乐空间还有大人的休闲空间,其实都只能在客厅这个小区域里实现。

开放式的餐厨空间功能多变‍‍‍
我们选择把厨房改成开放式的,和客厅变成一体,更加开阔。整体都做了升高的地台,藏有大量的收纳空间之外,还有一个可升降的台面,和一道拉门,可以变换出4种不同的模式。

茶室、游戏室、影音室模式
台面升起来,就变成是大人们茶室;降下去,则是小朋友的游乐场,或是一家人的影音室。

客卧模式
关上拉门,就可以当一个客卧。拉门上方有隔栏可透气,压纹磨砂玻璃亦可保留日光。再将走廊的拉门关上,厅与房都能保证各自的私密性。

琐碎的空间也都被利用起来,例如椅子下面可以加抽屉,儿童房的地台可以用作书桌椅,主卧的衣柜里藏有可掀式梳妆台……这样一来储物空间大大增多,也不会显得整个房间里都是柜子,视觉上压抑,实现一种实用和美观的平衡。

梅姐与姐姐散步‍‍‍‍
我本身读建筑和艺术,身边的同学可能很多都在做一些很大规模的项目。我觉得大小其实是不重要的,有时候很微观的项目,其实更能反映到一些大的社会问题。

像是跨代共居,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适老化、两代人不同的需求、家庭与私密空间的转化等,都要在很小的面积里去实现。

平原共居:19m²,2位老人和女儿共3人
像是“平原共居”,屋主梅姐60岁,有个20多岁的女儿,61岁的姐姐丈夫不在了一个人生活。她们三个人一起住一个19m²的小房子,互相照顾,这在香港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

因为整体面积很小,如果隔出单独的房间很容易让空间显得很暗、压迫,考虑到都是女性,相对来说对私隐度要求没那么高,更希望有很多的收纳空间。

地台内侧的储物空间上抬打开,装有缓冲铰链不会夹到手;外侧的则是抽屉式,向外拉开
玄关处做洞洞板便于收纳,同时还藏了一个全身镜
我们就做了全开放的空间,把所有的收纳都放在地下的地台里,其实是想象住在平原上的感觉,对老人也比较友好。因为柜子如果在上面,要踩凳子拿东西就有摔倒的风险。

地台和厨房的角的部分都打掉,不会阻挡老人在家里活动的动线。

女儿的工作台
一高一低的地台,区分开活动区和休息区,各自有一个可升降的台面。高处台面主要是女儿的工作台,低处台面主要是老人用,她们都退休了,平时喜欢叫朋友来打麻将、喝茶聊天。

朋友来打麻将时,帘子降下来
需要时将高低地台中间的帘子放下去,女儿可以在里面休息、工作,互不打扰。睡觉时休息区中间也有一个百叶帘,隔开老人和女儿,保证隐私。

宠物游园:42m²,年轻夫妇、母亲、鹦鹉和猫

“宠物游园”里跨代共居的情况要更特别一点。年轻的夫妻Ken和Teri,与妈妈同住42m²的两室一厅。各自都养了宠物,夫妻俩是鹦鹉,妈妈则养猫。空间布局不光要考虑青银两代人,还要适应宠物的生活习惯。

年轻人东西比较多,要收纳,对私密性也比较重视。年长的妈妈则在意活动的便利性,以及可以随时和陪伴自己多年的猫咪互动。

房间门的造型呼应宠物主题‍‍
我们将整个空间一分为二,以三道玻璃屏风门隔开。夫妻的区域靠窗,因为鹦鹉需要晒太阳。全部升高做了地台,可以容纳大量的物件。

母亲卧室内四周环绕着猫洞、猫窝‍‍‍‍‍
母亲的区域则全平,防跌倒,也方便她平时遛猫。很多柜体的部分,包括换鞋凳,都设计成了猫洞、猫窝、猫厕和走道,让猫咪可以自由地穿梭。

这一块因为离窗户较远,阳光会少一些,用了明亮的白橡木色补足亮度。和靠窗区域的浅枫木色相区别开来,又不失和谐。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屏风门打开,可以从门口的柜体内拉出一个长餐桌。窗边鹦鹉笼下的空间藏了四张活动座椅,可以配合使用。

其实全世界各种资源永远是会越来越少,不光是土地。怎么在有限之中,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我想未来可能会更需要这个能力。

部分图片来源:Sim-Plex Design Studio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不管有没有人住,电费都按面积收?物业回应!烂尾8年才收房,业主拿不到赔偿,还要交1800元/m²续建费?了解1944-1950这段历史,只读这一本书就够了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揭牌【独家房源】Fenway小户型公寓出售,44.9万美元,近长木医学区和东北大学,适合投资或自住!“开盘4个月仅网签3套”,“原价9.8万/m²,现价3.89万/m²起”…深圳这种房怎么这么难卖?【租房】Back Bay小户型公寓出租,黄金地理位置,Studio和一室,近MIT/伯克利/BU/东北大学|无忧精选公寓楼女子买69m²公寓公摊37m²!公摊为何不能取消?专家解释太惨!分娩时卡住肩膀,医生猛拉扯断婴儿脖子致小生命惨死。热门地段小户型,超高回报率--本周房源精选-Back Bay/Brookline小户型美学必看:北京67㎡二手房,秒变杂志里的质感居 | 恒田设计【居住榜样】小户型房卫生间没窗户,又潮又臭,这样做邻居纷纷效仿【装修干货】天才少年出走华为,半年造出人形机器人|前线这款儿童书架终于开团!1㎡收纳400本书,全实木无甲醛,小户型家庭必入女子买69m²公寓,公摊面积37m²!多部门回应→20200629 《天涯客》定妆照发布【房产】在法国租房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小户型8点1氪:31省份上半年GDP全部出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恒大以房抵债,供应商还要多花700万元;推特在苹果商店更名为XGPT-4、ChatGLM2、Llama2、PaLM2在KDD LLM Day上一起开了个会木心与陈丹青49㎡三口之家,超棒的小户型设计!【居住榜样】蕃瓜弄新生记|6.5㎡蜗居50年,最小户型居民张阿婆盼到了新家80㎡小户型装修,与豪华不沾边,但氛围让人感觉很幸福【居住榜样】重磅!新冠反扑!史上最极端、最多变异变种出现!EG.5炸翻多国!专家:它无处不在搞起搞起,咱们弄个精致小窝二手房直降百万挂牌,新房从3.5万/m²卖到2.7万/m²…广州楼市怎么了?剃须刀界“小钢炮”!剃须不留渣,IPX7防水,60天续航,精致小巧,揣兜即走!GPT-4,Llama2,ChatGLM2,PaLM2共聚一堂 | LLM Day @KDD 2023那曲久远的音乐新冠新变种Eris传播多国! 专家警告: 变异最多, 迄今为止最极端变种我不懂这精神内核和诡异画风新冠新变种Eris“横扫”;“最多变异”、“最极端”新冠变种出现[电脑] 极致的DIY乐趣—几何未来M2方舟+华硕B760I+影驰 RTX4070显卡装机分享哈尔滨:地下水管“打架”导致小区改造停工,“夜航招手停”帮忙协调1㎡收纳400本书,小户型这样改绝了!小学生家长狠狠被种草【独家房源】周日Open House,Fenway小户型公寓出售,44.9万美元,近长木医学区和东北大学,适合投资或自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