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莫比乌斯环
两千年后,人们依旧在探索既符合生产效益需求,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共生之路。
3亩桑地、5亩鱼塘,是年过花甲的陈勇(化名)及老伴安身立命之本。老两口数着日子过生活,每年主要只做三件事:种桑、养蚕、养鱼,如同清代顺德诗人张锦芳在《村居》一诗中提及的那样——“桑叶雨馀堆野艇,鱼花春晚下横塘。”
和陈勇一样,过着“桑鱼”生活的人并不在少数。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留有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
早从2500年前开始,古人实现了“塘基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循环模式。桑基鱼塘的本质是物尽其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蚕壮、鱼肥、桑茂盛,塘肥、桑旺、茧结实”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破冰为水
位于莱茵河畔的德国鲁尔区,是一个有着150多年工业发展史的世界著名工业区。为了寻找“桑基鱼塘”,当地用50多年时间涅槃重生。
鲁尔区曾以煤炭、钢铁、化学工业发达而闻名于世,与此同时也承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居民生活质量差等后果。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曾这样形容:“沿岸化工厂林立的莱茵河,犹如一种由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制成的鸡尾酒。”
转型从20世纪中开始,随着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格局中占比下降,以及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鲁尔区先后陷入“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双陷入僵局,1968年德国北威州出台的《1968-1973鲁尔发展纲要》改变了局面,让当地发展得以破冰为水且实现细水长流。
自此,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2018年,鲁尔关闭了最后一家煤矿,自然环境得以渐渐恢复,当地以一种更长远、更有活力的方式发展下去。
位于我国辽河平原的沈阳市铁西区,因其工业基因有着“东方鲁尔区”之称,同样在短短20年间初步完成相似蝶变。
上世纪末,铁西区也曾在辉煌之后陷入困顿。为了实现转变,从2002年开始,铁西区一共迁走了239家企业,拆迁面积达595万平方米,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资金超过100亿元,部分用来进行铁西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治理。
再后来,华晨宝马、本特勒、采埃孚等德国知名企业落户其中。2012年,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正式开业,大批配套商跟随而来。研发生产飞轮储能技术、生产高精密度石英容器的一批新兴企业正快速成长。
积水成渊
郭迎亮在铁西区一家汽车企业工作十年,是一名一线生产员工,同时也是车间创新工作室的一员,以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为核心尝试技术革新。在工作同时思考可持续之道,是他和同事们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
郭迎亮所在的车间是汽车生产线的第一道——冲压车间,在这里钢板会变成一个个车身部件。这些年里,他在工作中一直与冲压模具、钢板打交道。“很多人不知道,每生产1吨钢就会产生约3吨的碳排放,大概是飞机往返北京上海15次所排放的量。”郭迎亮提到。
在生产过程中,郭迎亮和同事一直思考——如何在不影响现有生产线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钢材消耗。他们想到了很多减少钢材浪费的方法,其中最具成效的一项是减少钢卷的富余量。
在常规的冲压流程中,每个不同的车辆部件都有相对应尺寸的钢卷,为确保微小偏差不会影响部件质量,供应商提供给车企时,会在标准宽度的基础上留出7毫米以内的富余量,也就是“公差”。对于平均宽度1.5米的钢卷,这7毫米非常不起眼。但对于郭迎亮来说,这7毫米非常“珍贵”,再小的数目也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根据对大量生产数据的研究,郭迎亮觉得,通过优化冲压工艺,将公差减小到6毫米、5毫米甚至更少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他的“第一刀”砍在了“3毫米”这个值上,这是综合了车间模具工艺和供应商生产工艺的结果,“对于一些供应商来说,再精减目前暂时很难。”
“这件事情要做成不难,就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看你愿不愿意一遍又一遍去试。”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和自身工作,郭迎亮和同事利用午饭、下班等业余时间验证“3毫米富余量”的可行性。为了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平均每个冲压件需要10个工艺过程的测试和监控。最终他们花费一年时间,完成了对224个钣金零件,共计2000多次的测试和监控,才实现了“这一刀”。
目前,郭迎亮和同事已经进入了项目的第二阶段,这次的目标也是“3”,但更有挑战性——希望尝试“0到-3毫米”的公差。这就意味着对板料成型工艺的进一步考验,要在更加极限的板料尺寸上也能冲压出高标准的钣金零件。
郭迎亮解释道,公差改动的前提一定是不影响部件质量,而且相比起第一阶段,需要更细致,找到适合不同部件的“度”。“我们现在测试了半年多,已经有40多个部件能实现在公差0到-3毫米的情况下正常冲压,预计明年就可以完成所有类型零件的测试,积累经验数据,进一步推动在项目导入初期就实现板料的极限使用。”
实际上,创新工作室所产出的这些成果,并不在郭迎亮或其他工作室成员的业绩考核范围内,还需要他们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可谓是真的“用爱发电”。郭迎亮觉得,当某个话题变成了生活中的日常,想要自发地投入其中,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其实,中国从古至今就有‘精益’的概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公司也是一直提倡‘精益生产’的理念,鼓励大家提升生产效率、避免生产浪费等,自己是真的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就觉得,我懂技术、懂生产,那我应该也能做些什么。”郭迎亮如是说。
郭迎亮所在的公司,便是与铁西区与沈阳共同成长多年的华晨宝马。2022年,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一共减少了417吨钢材和157吨铝材的消耗,累计减少了4000吨的碳排放。
宝马循环经济理念提倡的“再思考、再精减、再利用、再回收”,已成为郭迎亮等宝马员工的“常用语”。他觉得,“再思考非常重要,如果大家都只是遵循原来的设计和方法而不去思考,那就没有后来的这些故事了。”
回想起6月受邀在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的分享,郭迎亮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和自豪,“平日肯定还是会和朋友、家人分享到,这是很值得激动的一件事。”
覆水可收
郭迎亮所提到的峰会,在位于江南水乡“无锡”的锡宝行举行,这里也是全球首家落成的BMW“领创绿星”灯塔店。
无锡,地处太湖水畔与运河上游,与水共生,傍水而依。这里聚集了江苏省近1/5官方认证的绿色工厂,十多年来实现了空气质量和水质的持续改善。
坐落于此的锡宝行,有着与当地相似的气质,不论是江南古韵还是循环之道。整体设计由著名独立建筑设计师张永和操刀,在这位主张“建筑白话文”设计师的构思下,锡宝行保留了江南建筑特色。有别于一般的4S门店,锡宝行更像一个“花园式”“博物馆”。
“我希望这个店不是只用20、30年的,而是真的能生存100年以上,甚至一直留下去……虽然我是投资人,但投资人讲求回报的同时,也要把事情做好,我相信水到渠成。”锡宝行投资人黄坤如是说。
黄坤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锡宝行筹备之初,他就希望能打造一个作品,而非只是一门生意。在锡宝行设计初期,黄坤就多次和张永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所有的决策都必须是有可持续性的。”何谓可持续,在黄坤的想法中,文化要可持续、景色要可持续、能源也要可持续。为此,锡宝行在设计中加入大量中国元素,具备鲜明的江南园林特色,更重要的是,很多看似平凡的小设计,背后都有着环保、节能的大用途。
锡宝行建筑外立面采用传统“空斗墙”砌筑方式,遵循“原籍利用”原则,就地取材使用宜兴本地陶土砖,减少了异地运输途中带来的污染。除此之外,锡宝行还采用多种建筑节能技术,配备光伏发电设备,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比普通空调节能40%。拥有100多种紫藤花种的紫藤花架景观除了好看,更是汽车生态花园,有助于保护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锡宝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特色是中间偌大的天井,这是江南院子典型设计——四水归堂。这一徽派建筑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晴雨两宜、四时皆景。看似平常,实则别有洞天,平时既能通透采光,雨时又能通过雨水回收装置储水,经过紫外线等多道过滤杀毒工序处理后,雨水转换成中水,既能浇花,又能洗车。黄坤介绍道,锡宝行中庭景观水池的储水量达160吨,地下还有一个容量可达200吨的雨水回收装置,通过沉淀池、过滤处理、生化处理、紫外线消毒等工序让水可以重新被用起来,打破“覆水难收”的困局。循环理念之下,覆水亦可回收。
水利万物
如今,许多人都对“可持续”这一词有所耳闻,但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推动可持续?从以上故事中,也许能隐约得出答案——关注点小到一滴水,大至造车长链,是宝马给出的解题答案。
可持续发展,是宝马的基因之一。
作为德国首个加入“1.5度控温目标”的汽车制造商,宝马设定了科学的减碳目标并付诸行动。早在50多年前的1972年,宝马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就开始践行可持续发展,第一次造出了电动汽车;1973年,宝马设立了汽车行业首个“首席环境官”职位;2001年,宝马首次发布《宝马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年,在全球层面,首次将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企业财报合并,接受公众和资本市场的监督;2023年,宝马在中国发布首份《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宝马将中国智慧与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融合东方之道与西方治理之术,在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真正做到“无永续,不豪华”。
在生产过程中,宝马关注每1毫米钢材节约、每1滴污水回收,正如车的豪华体现在做工的细节之处,宝马在循环经济的践行上,也力求做到每一个不起眼之处的极致处理。从工厂到经销商店,宝马的循环经济并非只是某一环节的资源循环,而是希望将设计端、上下游产业链、生产端、销售端等各个环节打通,真正实现每个环节的循环,打造车轮上的莫比乌斯环。
寻找工业时代里的“桑基鱼塘”,是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命题。找到并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非一件易事,面对未知的付出与收获,舍弃当下的闲暇与自在需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真心相信积水能成渊、覆水可再收。这条路的同行者,需要拥有像水一般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才能不计劳苦、不算付出地日复一日。每一步都算数。
(专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