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仪式感 | 开学典礼,是怎样的呢?
又到了一年两度“神兽归笼”的日子了。同学们整理好书包,都带了哪些文具去学校呢?
如今每到开学季,学校都会举办开学典礼,那么古代学生开学也有这样的仪式感吗?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学的呢?
清中期 玉雕五岳形笔架山
观复博物馆藏
作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古代家家户户视自家农事为第一要务,因此,可能不会在农忙之时开学。《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
学生们的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每年农历九月份天气渐冷后,让学生回家取衣物的假,称之为“授衣假”。每年农历五月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称之为田假。
清康熙 紫檀诗文镇尺(顾蔼款)
观复博物馆藏
古代幼童(14岁以下)所上的“小学”,每年有三个学期。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学生的3个开学时间均处于农闲时期:“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
第一次开学是在正月“砚冰释”,用来研磨墨汁写字的砚台上的冰片消融时,送“幼童入小学”,学习“篇章”,即《六甲》《九九》《急就》《三仓》等启蒙读物。
第二次开学时间在夏末秋初,“八月(农历)暑退”,热气散去,天气转凉,“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继续学习启蒙读物。
第三次开学在十一月“砚冰冻”,砚台结上冰片时,农闲无事,幼童再次进入小学。在春天和夏末秋初两次学习启蒙读物的基础上,可以进入到《论语》《孝经》的学习阶段。
此后,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
幼童冬季入学也有在农十月,《春秋公羊传》即言“十月事迄,父老教于校室”。南宋陆游《冬日郊居》诗亦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自注其诗言,“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南宋 龙泉窑青釉水盂
观复博物馆藏
成童(20岁以下)学生,一年则有两个学期。第一次开学是在春天,在“农事未起”的春耕大忙之前,要送“成童已上入大学”,学习“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科目。
第二次开学是在十月“农事毕”,秋收结束,“五谷既登,家备储蓄”,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命成童入大学,如正月焉”,继续学习“五经”。
除此之外,日常还有“旬假”,十天为一旬,每十天休假一天。
南宋 青白釉葡萄纹砚滴
观复博物馆藏
古代入学年龄没有一定之规,但通常比现在晚。据《春秋公羊传》,“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而且,家庭出身不同的孩童,入学年龄也差别颇大。
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7岁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13岁出文集。如此优异,入学最晚也在四五岁左右。当然,也有人开蒙较晚,迟至三十而立之年才能入学。
北魏儒学大家刘兰因家贫,“年三十余,始入小学”。虽然入学晚,但其是个天才,家人觉察其天赋后便砸锅卖铁送他到名师门下。刘兰“且耕且学”,三年便学成出师,开门立派,“学徒前后数千”,成为一代儒宗。
北宋 青白釉蟾蜍形砚滴
观复博物馆藏
在开学这一天,很多学堂的典礼也是仪式感满满。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
整理完仪容,就要行礼了。先向孔子神位九叩首,再拜先生三叩首,然后奉上“六礼束脩”——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莲子心苦,苦心教育)、红豆(红运高照)、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束脩”就不一定是咸肉了,也可以是丝绸等,亦或是直接上缴拜师费。据《学记》记载,古代寒门学子,入学若出不起银两,可用“茶”和“炭”代替。
《儒林外史》曾提到一个叫周进的人,被乡民们请去当私塾教师,收到了各家送来的学费。结果打开一看,“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有三分的,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钱。”
明 雕填盝顶宝相花纹文具箱
观复博物馆藏
礼数周到之后,先生会叫人端来水盆,让学生们“净手”。正反各洗一次后擦干,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笔”了。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由先生手持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谐音,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此外,也有“击鼓明志”的说法,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学堂以敲鼓为令,学生听到鼓声后,就要打开书包,读书听讲,以示对读书的重视。
对于没有开蒙的新生,先生也会帮其“描红开笔”——由私塾先生带领着学生写下人生的第一个“人”字。
据说,有些私塾里还加了一项“拜笔师”。相传秦国的大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被视为毛笔的祖师爷,因此也受到了尊奉。
宋代 铜天鸡砚滴
观复博物馆藏
以上这些并不一定是古代原始的入学礼仪,古代也许并没有统一的入学礼流程。那么关于上学,你们当地有什么传统的风俗礼仪呢?评论区里聊聊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