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开学仪式感,一辈子都可以有!
临近开学,最近家长圈又被孩子们的各种补作业话题霸屏了。虽然看着孩子长达60天的作业非要在6天内补完真是满肚子火,但其实,咱们小时候也都有过这样“奋笔疾书”的时光吧?一起和孩子追忆一下过往的岁月,也还是挺能拉近亲子距离的!
不过,常爸前两天午休的时候听到一个小伙伴说的他家开学前的一个小传统,倒是觉得十分值得和大家分享:
她说小时候每到开学前,平常工作十分繁忙的父亲一定会专门找个时间和她郑重地坐在一起,回顾一下即将结束的假期。不是回顾作业完成了多少,而是回顾这个假期里印象深刻的事以及分享这一个多月里彼此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并且也不是孩子做汇报、爸爸训导的模式,爸爸也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父亲还有个小本子,专门记录她分享的书,以备后面自己抽空阅读。
而且,每年此时,父亲会专门为她选择一套自己喜欢的书作为假期结束的礼物。这个仪式一直持续到她大学毕业之后,甚至到现在,她还和父亲保持着沟通读书感受的习惯。
小伙伴还说,其实最初父亲给她推荐的书,自己也并非全都喜欢,但是书始终都在那里,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少书,慢慢的她也去读了,后来甚至喜欢上了。
所以,虽然她家孩子老早就进入了自主阅读阶段,但是她依然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给孩子推荐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书,无论她还是孩子,对于书都抱着一种相当包容的态度,不管是经典名著还是通俗读物,都觉得好!她觉得,当你允许孩子拒绝家长的推荐,而你又能够宽容理智地对待孩子的阅读喜好时,才有可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下功夫从小教会孩子阅读,提升孩子的阅读鉴赏力,真心比未来糟心孩子被不适宜的各种粗糙低质读物侵蚀,要多快好省得多了!
那么,到底要如何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力与鉴赏力呢?咱们这里就要再次推荐《常青藤爸爸阅读与表达俱乐部》系列课程了!
这套课程以年度为单位(课程长达48周)分级阅读课程,不但为孩子规划全年阅读资源,解决了爸爸妈妈为孩子选书的困惑,同时特别注意在内容上融入了孩子未来求学应试上,针对阅读、思辨、写作、表达四大能力养成的需要,让孩子从阅读启蒙伊始就了解,阅读不仅仅是看书、听书,而是要学会提问、思考、以及有逻辑地表达!
考虑到现代爸爸妈妈日常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节奏,我们特别把课程设置成了动画绘本+亲子讲解+多元互动练习的小朋友友好模式,孩子完全可以自行收看。当然,如果爸爸妈妈们陪同一起观看并进行讨论,效果更佳!
来看一下不同阶段课程的部分课表吧——
L1第一周课程计划(因为课程迭代升级的原因,具体课程安排可能会有出入,以实际课程为准):
L2第一月课程计划(因为课程迭代升级的原因,具体课程安排可能会有出入,以实际课程为准):
L3第一月课程计划(因为课程迭代升级的原因,具体课程安排可能会有出入,以实际课程为准):
有不少爸爸妈妈问过常爸,就是看个绘本而已,有什么可以和孩子聊的呢?我们基本就是一本接着一本地读,读到口干舌燥的,也没觉得有啥可聊的啊!
实则不然!接下来咱们就用我们课程中的内容举个例子,来说说如何在亲子阅读中通过亲子对谈,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学会表达吧:
《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讲孔子在游学过程中碰到两个小孩在讨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都很有道理,连孔子都无法判断对错了!
那,不妨问问孩子:这两个小孩儿的看法,你支持谁呢?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呢?这都是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或者阅读后去尝试与孩子沟通的!
通过这些信息的梳理,孩子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更能够真正理解到“不同的看法来自不同的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带来了不同的结论”这个道理。
再比如,我们可以在读后复述中引导孩子学习梳理写作脉络以及提炼重点信息的能力。
是否找得到文章的重点并可以无遗漏地记下来?
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自己是不是真的抓住了?
文章情节中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看明白了吗?
这些都是有效阅读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能够引导孩子去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有意识地去揣摩作者的行文表达结构和语言的特色。
孩子刚刚处于阅读启蒙阶段的家长一定要入我们的这套阅读体系课,因为:如果您日常比较繁忙,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孩子聊聊阅读的话,那我们的课程可以说是一条省心又靠谱的途径,帮助孩子从小建立高效阅读习惯,同时将阅读思考的种子埋在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里。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全自主阅读阶段,我们也推荐家长考虑我们的高阶课程,因为:从泛读到精读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技巧是有讲究的,此外,我们还加重了写作能力与技巧在课程占比中的权重,这对于小学生校内外写作能力的考核大有助益!
常爸特别录制了一个说明视频,简单给大家划个重点
开学在即,常爸真心建议各位爸爸妈妈可以把阅读这件事好好想一想,设立一个自己的小小家庭仪式感,让阅读在孩子新学期的生活里,发挥出更多的作用来!
想要试听以及直接拔草的亲们,这就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了!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