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了学术这条“贼船”,一辈子都别想摆脱焦虑

上了学术这条“贼船”,一辈子都别想摆脱焦虑

公众号新闻
文 | 李连江
来源 | 《学者的术与道》

01

学术生涯的基调是焦虑
焦虑本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术语,德文是Angst,集英文的fear(恐惧)与anxiety(焦虑)于一体,也可以译为“惶恐”。焦虑或惶恐不同于恐惧或畏惧。恐惧或畏惧有具体的对象,比如“怕狗”“怕蛇”。焦虑或惶恐没有具体的对象,令人感到惶恐的东西可能有名,但无法坐实,比如“生死事大”、“死亡焦虑”或“面对死亡与虚无的惶恐”。有的无以名之,然而真真切切。惶恐,很像梦魇,然而是在意识清醒时。
焦虑表现为精神过度紧张。自然状态不紧张,然而,人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创造力。身体完全放松,是“葛优躺”;大脑完全放松,是意识流、白日梦。要有所创造,就要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还要突破能力的极限;达到极限,突破极限,必须高度紧张。体力劳动、竞技运动,大脑小脑与身体高度紧张;脑力劳动、思考创作,大脑高度紧张。身体紧张,如果一时累垮但能完全恢复,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怕的是积劳成疾,自我保护失灵,造成永久伤害。大脑的紧张,与身体的紧张不同,就是积劳的时间更长,成疾的后果更重。一紧张,就难免过度,变成焦虑,可以说,紧张与焦虑是孪生兄弟。到达极限,要紧张;突破极限,更要紧张。关键是有张有弛,张弛有度。一味紧张,过了度,就变成了焦虑。一焦虑,就睡不好,睡不好,身体和精神就会垮。干脆的垮是崩溃,常见的是慢性垮。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像弹簧,适度紧张,能产生创造力,紧张过度,弹簧被拉直了,甚至拉断了,也就废了。
谋生不易,一直要努力,年轻力壮时更必须努力,不能不紧张。这意味着焦虑无法根除,只能管理。管理焦虑,就是让大脑处于能激发创造的张力状态,高度紧张,但不过度紧张。有创造力,无破坏性,更没有毁灭性。

02

焦虑的主要症状是下假功夫


焦虑的主要症状是下假功夫。启功先生举过一个下假功夫的例子:“我有一个老同学,每天要临几页《张迁碑》。他写的字用绳子捆了在屋角摞起来,跟书架子一般高,两大摞,临的都是《张迁碑》。我把上头的拿下来看,是最近临的,我越往下翻越比上头的好,越新的越坏,因为他已经厌倦了,这样写只是为给自己交差事,并不是去研究这个碑书法的高低,笔法,结体,与这些毫不相干了。

启功先生说:“工夫”是“准确的重复”。老老实实练过书法的,都知道准确的重复有多难。“启功先生的老同学”在书法界是普遍现象,在学术界也是普遍现象。学外语,不反复细听,不用心背诵,不动手翻译,只背单词;天天去办公室,泡图书馆,但不是图安静,保效率,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自己用功;热衷买书而疏于阅读;下载论文却倦于浏览;热衷收集数据但懒于分析;挖掘数据但不肯深思;深入“田野”但疏于反刍;起草文章却厌倦修改;热衷开会但不发表论文——都是下假功夫。
真功夫是用心深读数据,反复咀嚼,吃透数据库,反复琢磨见闻,反复修改文字。真功夫是用心写作,每天写才可能磨炼出有价值的想法和说法。写作不是一挥而就,不是先构思后动笔,是反复修改,改到腻烦。三心二意地挖掘数据不是研究,泛读文献不是研究,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不是研究,这些活动不是全无用处,但是轻松愉快,顶多算半真半假的功夫。真功夫是磨砺自己,不断走出舒适区,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只求准确不是下真功夫,仅仅重复也不是下真功夫。下功夫不难,下真功夫很难,力求准确的重复令人厌倦,厌倦来自自负与虚荣。

03

学术界的进化、退化与内卷


在莫名力量推动下,“内卷化”变成“内卷”,“内卷”大流行。“内卷化”是术语,变成流行词,对术语来说是灾难。流行的代价是失去身份。100个人说“内卷”,表达的可能是100个不同的意思。所以,先界定词义。

“内卷化”是英语词involution的汉译。Involution 与evolution对立。把evolution译为“进化”,就该把involution译为“退化”。译为“内卷化”,大约是想传达一层深意,就是,有些变化貌似进化,实则退化,似进实退。似进实退直白,但术语不能直白。

进化、退化、内卷是普遍现象,也存在于学术界,存在于学者的个人生涯中。但是,使用这些概念,必须小心辨清事实,不能拿概念当标签,遇到自己喜欢的,就贴个好标签;遇到不喜欢的,就贴个差标签。

博士生写论文,多数做专题,而且是不大的专题。在习惯宏大叙事的论者看来,是博士不博。不过,博士不博是进化,不是内卷,是科学研究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任何一门学问的任何一个分支,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能力。好在科学的发展正如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分工。在学术界生存,只需要在一个重要问题上知道得比其他学者多一点,学术界对学者的要求是“关于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即使天分极高,治学行有余力,也需要约束自己。天才放纵自己,就无法取得尽全力应该能够取得的成就。天才不用功,或者不能人尽其才,是最可怕的暴殄天物。

博士论文越来越长,文献综述越来越准,材料越来越丰富,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是进化。但是,如果选题越来越平庸,思想越来越苍白,观点越来越琐碎,是退化。二者结合,是内卷。

同样,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数据量越来越大,分析技术越来越精致,是进化。但是,如果论点越来越琐碎,结论越来越像同义反复,是退化。发表的刊物等级越来越高,论点离现实越来越远,是内卷。

发表越来越难,是进化,不是退化,也不是内卷。谷歌学术减轻了综述文献的难度,提高了学者的研究效率,高效率意味着高产出;文章的数量增长快,刊物的数量增长慢,发表变难了。需要用英语写论文的学者增加得快,稿件数量相应增加得快,刊物的数量增长慢,发表的竞争激烈了,发表自然就变难了。例如,在《中国研究》的英文期刊发表论文,比5年前难了一些,比10年前难了不少,比25年前难了很多。趋势是越来越难。同一个刊物,10年前宣布采稿率10%,现在宣布采稿率5%。另一个刊物,原来不限制投稿,现在限制了;原来评审较快,现在放慢了;原来没有主编直接拒稿,现在有了。但这是竞争,是进化,不是退化,也不是内卷。

有点资历的学者觉得自己发表越来越难,那是他们自己退化,不是学术界内卷。有这种感觉,意味着研究能力变弱了。脑力如体力,变化曲线是倒U型。叔本华认为36岁是鼎盛年,此后脑力体力与年俱减。“扫地僧”云云,小说家言而已,年轻人可以拿来当笑谈,中年以上的人千万不能当真。少读多写,述而不作不足以谋生存,没有几所大学愿意聘请学术鉴赏家。即使研究能力没变弱,只要不增强,而其他学者能力在变强,也会觉得发表越来越难。借用马克思的话,学者落伍,既是“绝对贫困化”,也是“相对贫困化”。

毋庸置疑,退化和内卷都存在。随着学科的精细化和大学的市场化与官场化,大学管理者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仿佛只会数数的管理者,即所谓“数豆子者”。非升即走的核心制度是所谓外审,但这个外审与刊物的匿名审稿有本质区别。资深学者深知事关他人生计,审稿时通常是从宽而不是从严。只有极少数自我恶性膨胀或有私人恩怨的外审会从严把关,满足他们的阴暗心理需求。所以,为了在学术界谋生存,助理教授采用数量策略无可厚非,至少是个合理的赌博。但是,一旦进入求发展阶段,就要服从新规则,这就是品牌意识。写一百篇二流论文,也仍然只是二流学者;做一百项衍生课题,也仍然没有独创的研究。这是内卷。

追求发表数量,以量化指标包装论文的质量,给自己埋雷,是退化。给自己埋雷,有三个假定,一个比一个危险。一是假定外审没有时间兴趣较真,这往往不成立;二是假定外审没有判断能力,这一般不成立;三是假定外审没有批判眼光,这不成立。举两个例子。其一,为了求发表数量,拉一个外行当“共同作者”,就是给自己埋雷。一旦这颗雷被引爆,连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真研究也会被质疑是造假。从另一个角度看,有权力挂名的学者应该自重。欧博文老师常说,他最欣赏有权力而不用的人。其二,为了炫耀自己论文的质量,不加分析地炫耀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是埋雷。比如,如果某刊物年度影响因子是10,自己有幸在那里发了文章,5年后只有10个他引(自引不算数),那就最好不要炫耀该刊物的影响因子,否则就是自曝其短。

总而言之,在学术界谋生存不易,求发展更难。谋定生存后,会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和职业期待,需要及时调整选题和研究策略。这时,要特别警惕自视过高。自视过高,自然言过其实,再进一步就是捞取功名的手伸得过长。

在我心目中,学术界有两部圣经,一部是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另一部是《启功给你讲书法》。季先生是语言天才,学梵语“读得结结巴巴,译得莫名其妙,急得头上冒汗,心中发火”。启功先生说:“要学就有四个字:‘破除迷信’。别把那些个玄妙的、神奇的、造谣的、胡说八道的、捏造的、故神其说的话拿来当作教条、当作圣人的指导。”启先生谈笑中撕下“书法理论家”康有为、包世臣的假面;打碎“用笔说”“回腕说” ,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美国《科学》杂志:学术论文造假泛滥,地下工厂形成庞大产业链

斯坦福聘请超豪华团队调查校长学术不端,但进展和透明度饱受诟病

卷不动了:学术界迎来“躺平”潮



作者:李连江,原载:学者的术与道。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闷热难耐?穿上这条“冻腿”冰感裤,一秒降温,深度持久,轻松应对酷暑!G7, immigrants要想摆平皮肤“小情绪”,必须从这个根源出发这条“冰感裤”,穿上了就不想脱!一位老程序员的退休忠告:别想着靠技术生存一辈子!这样的开学仪式感,一辈子都可以有!为了你走遍草原 第十八章像黄永玉一样,一辈子鲜活,一辈子有趣孩子身上有这个迹象,你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他抑郁张维迎:要不是邓小平这条“龙”,我是不可能离开黄土地的多少人,一辈子都被困在“认知黑点”里?情感天地——易经:真正的好夫妻,一辈子都在装傻!最能让人摆脱焦虑的事情如果一辈子都不想恋爱,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斯坦福校长因学术不当辞职,暴露了学术圈多少乱象? | 评论要想摆平皮肤“小情绪”,从这出发问ChatGPT:为什么你奋斗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底层打工人?一辈子没有痛觉、不知焦虑,奇女子“超能力”的真相有了答案|本周论文推荐多少人,一辈子都被困在「认知黑点」里?美国没有子弟兵,只有“贼配军”Guiding Principles The Value of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幼小衔接除了学习,这个心理问题更要关注!医生:很多孩子都有长篇小说连载《此世,此生》第五十章六创新药出海战记:BD交易屡破纪录、排队闯关FDA、“造船”or“借船”?马上6月了,这条“美人腿”得多吃!雪白脆嫩,一煮就多汁!放牛口腔异味、蛀牙有救了!挪威百年口腔品牌牙膏,很多人用了一辈子都不想换明日预告| 入了香云纱的坑,一个都别想走!99岁的“鬼才老头”,一辈子鲜活,一辈子有趣芒格:慢慢变富,一辈子都乐趣无穷,有滋有味“出国留学,这辈子都别想找到对象!”丹青圣手,艺术奇才,一辈子鲜活,一辈子有趣!听黑中介说“出国挣钱”!11名闽籍男子被上了贼船 蛇头一人赚2万人一辈子都在学说话内心强大的女人,一辈子有“三不管”,越不管越好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