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I嗅觉超人类,算法闻到榴莲臭

AI嗅觉超人类,算法闻到榴莲臭

公众号新闻
Alpha爱国读者交流群,免费读者交流实名群。


谷歌团队在Sience上发文称,AI模型比人类具有更好的“嗅觉”。有了AI帮忙创造各种味道,吃货们有福了。

你想知道,下面这个分子是什么味道吗?

831日,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文称,AI模型可以让机器拥有比人类具有更好的“嗅觉”。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由数据驱动的人类嗅觉高维图谱。这个图谱逼真地再现了由单一分子诱发的气味感知类别的结构和关系。

50万种气味颜色都与AI预测的气味标签相匹配

研究证明,机器学习模型在理解和描述气味上,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水平。

并且,在气味描述的前瞻性预测上,AI的准确度已经超过了人类个体!

这意味着,机器感知的边界将进一步扩大——从视觉、听觉,再到嗅觉.....

未来的机器将拥有更多的感知,真正感受和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而不再只是从各种描述中,体验一个悬空的符号世界。

而既然AI模型能将分子结构映射到气味上,它就可以帮我们创造特定的食物口味,或者找到更好的驱蚊化合物。


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如何与大脑的气味感相连?

人类有大约400个功能性嗅觉受体。

这些是位于嗅觉神经末端的蛋白质,它们与空气中的分子连接,将电信号传输到嗅球。

嗅觉受体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用于视觉的4个,甚至是超过味觉的约40个。

在嗅觉研究中,究竟是什么物理特性让空气传播的分子在大脑中产生气味,一直是个迷。

神经科学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感官是如何将光转化为视觉、将声音转化为听觉、将食物转化为味觉以及将质地转化为触觉的。

对于视觉和听觉,学界已有了完善的图谱将物理属性(如频率和波长)和感知属性(如音高和颜色)相关联。

但嗅觉还没有这样的图谱。

如果计算机能够识别分子的形状,以及我们最终如何感知气味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一知识来加深对人类大脑和鼻子如何协同工作的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和初创公司Osmo(从谷歌分离出来)共同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是如何与大脑中的气味感知相联系。

算法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气味

分子结构如何才能映射到气味感知中?

更具体地说,计算机是否可以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气味,以及是否优于人类嗅觉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lex Wiltschko博士和团队创建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即消息传递神经网络(MPNN)。

这是一种特定的图神经网络,以学习如何将分子气味的形象化描述与气味的分子结构相匹配。

为了绘制分子结构如何与分子气味相对应图谱,研究人员使用了5000种已知化合物的数据集来训练模型。

这些化合物与它们相应嗅觉标签配对,比如,果味、花香、芝士味、薄荷味等等。

研究人员结合了Good Scents and Leffingwell & Associates (GS-LF) 香精香料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包含约 5000 个分子的参考数据集,每个分子都有多个气味标签(如奶油味、青草味)。

在这个数据集中,数据输入是分子的形状,输出是对哪些气味词最能描述其气味的预测。

GS-LF香精香料数据库数据库

为了训练模型,研究人员使用Adam优化了模型参数:将加权交叉熵损失超过150个epoch,学习率从5×10衰减 (−4) 到1×10 (−5) ,批大小为128。

此外,GS-LF数据集被拆分为80/20训练/测试集,其中80%的训练集进一步细分为五个交叉验证集。

有了这些交叉验证集,就可以使用Vizier(一种贝叶斯优化算法),通过调整1000次试验,来优化超参数。

当正确调整超参数时,其性能在许多模型体系结构中都是稳健的。

经验感知空间直观地表示了感知距离和层次。

气味感知距离和层次

但研究表明,这种结构在基于摩根指纹的气味空间图中丢失了,但POM保留了相对感知距离和层次结构。

对此,Wiltschko表示,计算机已经能够将视觉和听觉数字化,但无法将嗅觉数字化——我们感受世界最深层次的感官,这项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的人类嗅觉图谱,将化学结构与气味感知相匹配。


大蒜和臭氧,是什么味道?

为了确定这个模型的有效性,莫内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盲验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组训练有素的研究参与者会描述新分子,然后他们的答案会与模型的描述进行比较。

15名小组成员每人会被要求闻400种气味,并且接受了训练,用55个单词(从薄荷到霉味)来描述每种分子。

共同一作Emily Mayhew博士表示:我们对这个模型非常有信心。

Mayhew在莫奈尔读博期间,参与了这项研究。她现在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另一位共同一作是Brian K. Lee博士,来自谷歌团队。

为了教会被试们识别气味、选择最合适的词来描述自己的感觉,莫奈尔团队专门设计了一个气味参考工具包。

这是因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多被试会犯一些常见错误,比如将霉味和麝香混为一谈。

被试会被要求从55个选项中,选择最适用的描述术语,并且对400种气味中的每一种,用1到5分来打分,来评定这个术语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这个气味。

一位专家组成员,就将以前未定性的气味剂2,3-二氢苯并呋喃-5-甲醛的气味,评为粉末状,有点腥臭。

在人类嗅觉和AI模型最终pk中,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

这就轮到英国Reading大学的风味化学教授Jane Parker出场了。

她的团队验证了用于测试模型预测的样品的纯度。

首先,他们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出样品中的每种化合物,包括任何杂质。

接下来,团队成员会分别闻嗅每种分离出的化合物,以确定是否有杂质压倒了目标分子的已知气味。

Parker说:在测试的50个样品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含有明显杂质的样品。

比如,在某个案例中,杂质来自合成目标分子时使用的试剂的痕迹,并赋予样品一种独特的黄油气味,超过了感兴趣的气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小组对气味的描述与人工智能的预测不同。

这种杂质来自于合成目标分子时使用的一种试剂,它使样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奶油味,这种奶油味就盖过了相关气味物质的气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专家组成员对气味的描述与AI的预测不同。


AI嗅觉,赶超人类

研究人员将模型与个人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比较时,除了杂质,该模型对小组气味评级平均值的预测比研究中的任何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好。

具体来说,在53%的测试分子中,该模型的表现都优于小组成员的平均值。

GNN模型的总体表现达到了人类水平,但它在不同感知和化学类别中的表现如何呢?

研究人员按气味标签对其性能进行分类时,除麝香外,该模型在所有标签上的表现都在人类评分者的分布范围之内,并且在30/55个标签上的表现超过了小组成员的中位数

按标签划分的结果表明,GNN模型优于之前在相同数据上训练的最先进模型。

模型性能在结构类和感知类中都很稳健

对特定标签的预测性能,取决于该标签的结构-气味映射的复杂程度。

同样,模型性能也受到面板测试-重复相关性的限制。

最后,解答下开篇中提到分子味道,其实是榴莲的臭味分子。

来源:新智元




END


帮点个“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科院:大模型一被夸智商就爆表!ChatGPT情商98分秒杀人类,Hinton预言成真?柴犬第一次闻到榴莲,兴奋的双手合十拜托:给我也试试!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一十章 暮光嘿市价$45起,榴莲鲜生榴莲冰皮月饼一盒6个, City自取OpenAI预言:超级智能10年内降临!正集结算力拯救人类,4年彻底攻克对齐Nature:神经网络“举一反三”能力甚至超人类“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杀人灭口!”线人国会曝猛料从未走远吹尽黄沙不见金(四十四): 交易应届硕士,算法岗,小厂总包比大厂高了20万,该怎么选择?知圈专栏 | AI超越人类,完全可能— 智能的原理(下)AI智慧将在10年内超人类,孙正义重磅预测!智力差异类似人和猴子即将分崩离析的美国?(3) 投奔天堂入地下当动物便成人类,有点太好看!男性和女性的评论区不一样,算法连这也不放过了?女生闻到的男人味和男人闻到的女人味,究竟有啥区别?马斯克:更值得关心的是抽象的人类,而不是身边具体的女人美国UFO听证会大曝猛料:“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杀人灭口!”“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杀人灭口!”告密人国会举报惊天大阴谋1斤或卖60元!国产榴莲熟了,“榴莲自由”的美梦黄了算法闻到榴莲臭!Science:AI嗅觉超人类,谷歌绘出50万气味图谱谜语三则 - 主食你所交流的,或许并不完全是人类,AI正在「入侵」社交应用「千年外星人木乃伊」登顶热搜!DNA报告显示不属于人类,墨西哥现场直播震惊全世界爆猛料!空军前情报官: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杀人灭口!神秘51区隐藏究竟了什么“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灭口!”告密人国会举报惊天阴谋低价开团丨榴莲肉多到流出来的榴莲千层,顺丰冷链空运,0反式脂肪酸,健康无负担美国国会举行UFO听证会,爆出猛料:“外星人曾杀害人类,美国为保密杀人灭口!”图灵奖得主的20条判断:人工智能最大的威胁不是超越人类,而是人类过分依赖2023年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算法还值得入坑吗?我和AI相恋170天,算法能替代人类伴侣吗?本硕双非CV方向,算法转开发?骑虎难下总分第一,算法模型第一,行业覆盖第一!国际权威测评文心大模型3.5一举得魁,独占鳌头国产榴莲熟了,实现“榴莲自由”还远吗?嘿市价$45,榴莲鲜生榴莲冰皮月饼一盒6个, City自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