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而今迈步从头越

而今迈步从头越

教育


青年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下的结果,本篇试着谈谈这个热门话题。



当一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人才缺口较大时,企业往往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而当行业偏向饱和、人才供应量充足时,则倾向于招聘能够迅速上手的员工。


后一种情况下,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必须拥有接近行业社招人员的专业水平,然后再通过年龄、薪资、忠诚度等优势击败对手,从而获得一份工作岗位。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水平”,它强烈依赖于学子在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项目经验和实习经历。


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培养水准参差不齐,与学科历史沿革、专业培养模式、同产业界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学生个人努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以学科历史沿革为例


国内大行类的工科院系很多都是五十年代创建的,其中一部分参考了苏联教材与培养体系,一部分由留美归来的专家们补充充实。


二十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工程性基础科学都是师徒相授,有点“不传之秘”的感觉。


由于当时人才稀缺,使得最初那批毕业生的培养模式往往偏宏观,什么都得懂;他们毕业后很快分配到各个研究所、设计院里独当一面,于实践中摸索学习,做到室主任、副总师、总师的比比皆是。


即这一代人是解决从0到1、从无到有的问题,专业培养模式也是按照这个模式搭建的。


不过到了新世纪之后,形势开始转变——总体类人才(解决从0到1的人才)已经饱和,精雕细琢开始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流。


比如舰船,其制约核心已不再集中在船体轮机等传统船舶设计领域,作战指挥系统、雷达、声呐、整舰电磁兼容设计等等,这些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汽车,前几年有则新闻引起很大反响,上海某著名车企的年度招聘计划中竟然不再有汽车工程专业,这让那些高分报考该专业的同学们情何以堪!


想想也是,汽车车体与整体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了,车企需要的往往是一些细节改进与研发,像自动驾驶系统、主动降噪降振系统,以及汽车芯片衍生技术等等。


人家要一个学汽车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去干啥,当总师设计新车型吗?


车企更需要半导体、计算机软件、化学电池原料等细节专业,尽管它们站在整车角度看相对边缘,但却是当下市场的痛点或亮点。


再以专业培养模式为例


按照当下高校的培养模式,本科只是通才教育,学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和几本扫盲性质的专业课,必须到硕士、博士阶段才有可能接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


换言之,本科生在企业眼中不过是“素人”,只能做点销售、维保、HR之类的工作,人家技术类的招聘信息会具体到XX专业XX方向XX细分点。


正因如此,我们才发现有大量跨专业招聘的现象,企业更加重视的是“XX研究方向XX细分点”,而非“XX专业”


横空出世的张雪峰教会了高中生选专业,但这只是第一步,对于那些大三、大四的本科生来说,他们更需要2.0、3.0版的张雪峰,甚至要精确到某某大学某某学院的某某导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类似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被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掩盖了。


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样——当一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人才缺口较大时,企业往往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


其实无论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还是课程本身等方面,不少大学的培养模式仍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那种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的思路。


高校并没有参照市场需求进行适时变革,反而学习欧美搞了一堆通识/通才教育,比如:红酒课、电影课、艺术课等,还有若干七七八八好玩的科普类课程。


这就好比让高中放弃以高考为指挥棒转而搞素质教育一样,是需要本钱的


对高中来说这种本钱可能是生源质量,对大学来说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和个人自学能力。


一些有家长指导或心思机敏的学子有时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弥补学校培养体系的不足,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子到头来只是学了一堆“屠龙之技”。


且不说很多人本身学得就半斤八两,即使学得好,与真实就业市场的需求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于目前吸引了大量就业的互联网、新媒体等行业,高校对于行业现实的理解水平可能更加偏理论化,更加水土不服。


实际上,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至少需要将一部分研究生阶段的知识体系下沉到本科阶段,增强本科教育的专业属性。


当然,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


目前高校里实验室/课题组的运作模式类似一家小公司,大教授像老板,副教授/讲师像中层,博士像正式工,硕士像临时工。


老板更愿意用心培养一位“正式工”,毕竟博士可以服务于课题组4~6年的时间,为课题组和老板本人创造很多价值。


与之相比,硕士的专业技能就很依赖于个人努力了,更不要提本科生。


尽管如此,学校管理者还是应该努力为本科生提供开放的专业知识学习平台,而不仅仅是通识课程与专业扫盲,后者对于支撑青年学子到就业市场搏击竞争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专业领域的限制因素外,人才存量市场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前文介绍过笔者个人的观点,仅从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八十年代初的中专大致相当于今天中游985院校,八十年代初的普通本科大致相当于今天顶尖985院校,八十年代初的重点本科今天未有其比。


有些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服气了。


根据统计数据,1977~1982基本是每年录取30万大学生(78年录取了40万),而当下39所985院校一年才录取不到20万人。


从大学数量上看,八十年代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共88所,数量级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11(116所)。


两相对比下来,怎么看今天的985大学毕业生都可以顶个八十年代初的本科吧!



账不是这样算的。


决定人才缺口和就业市场情况的大要素其实有两个:其一是新增人才数量,其二是新增数量占总存量的比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各行各业人才都极度短缺,每一个新鲜血液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可当时间走到2023年,在经济大环境偏保守的情况下,存量人才们的饭碗还成问题呢,更不要提初入职场的小萌新们。


换成你来当老板、当领导,也愿意去成熟就业市场上找一个即插即用的人才。


当下除了领到政治任务的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业招聘外,愿意等待培养新人的机构和企业并不多。


职场逐渐NBA化,成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不是学习成长的舞台,老板们需要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立即提供价值。


尽管听起来很现实、很功利,但却是无奈的选择。


网友用这两幅画来类比职场上老板对员工提的要求


最后谈一点主观因素——学子们需要管理好自身预期。


中国真的没有工作机会了吗,当然不是,岗位其实很多很多,但“好工作”、能赚大钱的工作不多。


对于大多数没有躺平资本的青年朋友来说,由学校迈入职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考虑先占领一个“坑”,哪怕不是特别满意。


此事古难全,或许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90分以上的工作,综合下来能打个60分已经算不错了。


那些看起来比较舒服的岗位,人家要么有其他资源做支撑,要么年龄资历到了,你只是没有看到人家吃苦的时候罢了。


换个角度思考,越是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其实越应该早就业


从坏处想,如果行情一直下行,那么今天的本科可以顶明天的硕士,今天的硕士能够顶明天的博士,在象牙塔里多待几年熬出的加分项会被下降的行情所抵消。


从好处想,如果未来形势逆转,自然是搏击在工作一线的人最先发现机会、获得机会,并从中受益。


万事开头难,只要勇敢地迈进来,剩下的便会由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进。





更多精彩,请大家关注备用号“织造短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梁祝新歌》&《身骑白马》从头开始,重新做人:)[关注]杰出青少年大使选拔开启!名校第一步从这里开始?! 更有抽奖等你赢!众星录像片悲送李 玟… 韩红憔悴被搀扶入场 萧亚轩追思会从头哭到尾 李玟告别式/甄妮诉心痛 女儿生日变忌日喊:怎么过ARM投资者中,芯片巨头越来越多IPO全面收紧!监管审核全链条倒查!已上市企业从头追溯!一家中国企业,用宇航材料造「抗寒服」,干翻羽绒!硬抗-196℃,从头暖到脚!郝景芳:我们的人生被分割成两段——先用十几年学习通过考试,然后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澳洲街头越来越多!很多人佩戴这种向日葵绳,看到它请注意!叹李玟这是把她当爱豆还是人体研究实验体啊,从头盖骨扒到骨头缝里了...生娃后圆肩驼背没气质?这套动作让你从头美到脚“敏敏脸”也能用,非洲植物软黄金“黑钻皂”,一颗从头「养」到脚智源:70万预算从头开发千亿参数大模型,挑战成功教授级团队研发宝藏洗发乳!从头皮改善发质,洗净养护一瓶到位!美国的企业巨头越来越难以撼动 | 双语热晕了的大夏天,还好有它们给娃从头到脚的清凉拯救秋冬干痒皮!一抹爆水,5倍吸收不粘腻,从头嫩到脚!CMGH | 厦门大学李勤喜团队揭示ZEB1通过增强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理火光冲天!列治文山4栋豪宅被大火烧毁!华人:“感觉雷暴从头上劈下来”小哥每年都跟狗狗拍万圣节穿搭,而今年的打扮,有点猝不及防...从头颈检测切入,填补MRI应用空白,中科微影发力小型专科化可移动核磁洛阳烧烤摊杀人事件完整视频解析:拳头越硬,人命越脆弱非洲植物软黄金,用它从头洗到脚,我想舔自己居安思危:78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而今,军国主义野心不死!英国总算大病初愈,然而今后5年还得抽丝...重磅!IPO全面收紧!监管审核全链条倒查!已上市企业从头追溯!青玉案 粒子晨梦解散清算华日丰田,特力A珠宝产业转型再迈步咀外文嚼汉字(258)关西地名新发现Nature子刊 | 杜艺岭组发文揭示细菌来源的新型5-羟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并实现在细菌中从头合成人体激素褪黑素中秋前最该吃它!一煮香甜又粉糯,入口从头润到脚!养狗“几周前中国还是可怕对手,而今成了受伤巨龙”?在笔记本电脑上从头设计一款会走路的机器人,AI只需26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