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超市“调教”女儿:4块一瓶的饮料,咱不配……
无论看了多少遍还是感觉很无语。
超市里来了一对母女,女儿拿起一瓶4块钱的饮料。
妈妈见状,“温柔而坚定地”给女儿上了一课:
“我教你在超市里怎么买东西,上超市以后不能见着就拿,一定要先看价格。
比方说你买一瓶水,你刚才看了哪一瓶?多少钱一瓶啊?
4块钱一瓶,两瓶就是8块钱,咱都不一定够喝,咱就不买那个了,咱买这个……”
说着,妈妈拿起了一瓶更便宜的矿泉水:
“这个买3瓶才5块。
不是说不让你花钱,而是说你是个没赚钱的小孩,不能上超市以后,见什么拿什么,对吧?”
最后,这妈妈还做了个总结:
“小孩花钱没有概念,她看见什么东西好,她就拿,从来不看价,大人说她也不听……”
好家伙,一瓶4块钱的饮料,前前后后为了省3块钱,直接给女儿在大庭广众下开了个讲座,“大道理”把网友噎得一愣一愣的:
“啥家庭呀,4块一瓶的饮料都舍不得给买,实在不行我给孩子买了吧!”
立马有同理共情妈妈的网友就来回怼:
“就是有家庭这么困难,得精打细算过日子啊!”
“就算没有贫困到这种地步,教孩子省钱、怎么买东西划算,有什么不对?”
“这妈妈又没急眼吼孩子,好好说话教育孩子,怎么就不行了?”
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们都有各自的观点,但要从教育效果上说,我们究竟该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件事?
首先,这种随时随地逮着机会就想给孩子讲道理、上一课的心态,都有一个底层信念在支撑:
不相信孩子向上向善,本自具足,进而陷入无限的被迫害焦虑——孩子不管就会变坏。
但咱仔细想想:
孩子多喝几瓶稍贵点的饮料,就能把家里喝破产吗?
孩子会因为多花了几块钱买好点的饮料,就变成大手大脚、肆意挥霍的人吗?
大概率,不会。
很认同评论区一位网友说的:
“家里真正穷到那个份上的孩子,不可能没概念没知觉,也不会冲进超市随意就拿一瓶对自己来说很奢侈的饮料。”
视频里的小女孩可能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就是渴了想喝瓶好喝的饮料而已,却能跟“乱花钱”“没概念”“不会过日子”“不懂父母赚钱辛苦”这些挂上钩,进而被当成不懂事的小孩被说教一通……
莫名其妙的。
进而,具体到这件事上,这种莫名其妙会变成在孩子内心扎根的一种纠结疑惑:
“难道,是我不配喝4块一瓶的饮料吗?”
评论区有个扎心评论说:
“一直不相信有女孩会因为男方给买一杯十几块的奶茶而爱得死去活来,这一刻,我信了。”
可不就是这样,一直觉得自己连几块钱饮料都不配坦然喝一瓶的女孩,但凡谁稍微豪爽点对她,几百一件的衣服,几千一双的鞋,几万一个的包……就能立马沦陷,轻易被收买。
这背后,从来不是钱的匮乏,而是爱的匮乏——
有的家庭很富裕,却能把孩子养得畏首畏尾、患得患失、黏糊纠结;
也有很多父母,家境并不殷实,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值得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从不怀疑每个正常父母对自己孩子爱的浓度,个中差别在于对“爱”的理解和认知上——
我是更爱那个被我亲手调教、改造得跟我一样,或者跟我期待中一样的人;
还是我全然地爱这个孩子本身,给TA我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
或许,“会精打细算花钱,各种抠搜儿”这件事,便是视频中妈妈认为的“好东西”,想花尽心思把这项自己引以为傲的本领教给女儿。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这种代代相传的匮乏感太可怕了。
如今,有多少人对自己的“欲望”或“贪婪”过度内疚,这便是他们在年少时就被灌输的“有毒”思想。
我一个朋友来大城市打拼,尽管后来赚了很多钱,却仍旧盖着一床从老家带来的旧被子。
那条被子是她青春期时盖的,成年后再盖就有些遮不住脚;
她的购物车里早就躺着一条羽绒被,每当她想按下购买键时,脑海里就总冒出一个阻止的声音:
“旧的还没用坏,别浪费钱了;同样功能的东西有两个,就是浪费……”
于是一条短得遮不住脚的被子,陪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直到某天她买了新被子,感受到新被子的温暖舒适,才惊觉:“我以前是不是傻,一条遮不住脚的破被子是怎么忍了那么多年的?”
多少人,从小被要求培养各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了这么多年,却培养出了一个最坏的习惯——无法充分爱自己的习惯。
或许文章开头提到的视频中妈妈也是这样,她并非有意想传递给孩子匮乏感,只是她一直对自己如此,有一个信念扎根在她的脑海中:
我的愿望,不配被完全实现,实现了一部分,就该知足;
我的感受,没有外在的这些物质、金钱重要,不值得被尊重。
一个人自己本身就是匮乏的,还怎么指望她有“余粮”好好爱别人呢?
而这种匮乏感又是谁给她的?
再往前追溯,可能会“祖祖辈辈无穷尽”,看清真相,并不是为了“追责问罪”,而是为了——
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可以体验更多美好,可以更加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背负着与金钱的沉重关系,深陷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真实案例:
一位女士特别信任自己的感受,每次面临选择,都凭借直觉感受做出决定,而不是听别人的、听知识的、听道理的……
结果证明她每次都选对了。
她为什么能够做到相信自己的感觉呢?
并不是她的父母多么有钱有势有学问、特别懂教育……
相反,她出生在特别底层的家庭,物质条件匮乏,但父母从不控制她,因此从小她就得以由衷地信任自己的本能。
比如:
发现男友是渣男后可以当机立断分手;
生完孩子,其实完全不懂育儿,就凭本能觉得应该给孩子稳定的陪伴,于是不顾所有人反对,当机立断停掉了自己做得还挺好的生意,最后把孩子养得安全感特别足;
等到孩子快两岁时她突然感觉,这种陪伴够了,又重新去做生意,生意也做得很顺利。
凭本能直觉做事,从不为过去的事后悔,活得痛痛快快,这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表现。
相比之下,很多人是黏黏糊糊,左顾右盼,畏手畏脚,听谁说一句话都动摇,即便取得了别人认可的成就,其实自己也并不开心。
这两种人生的区别,核心就在于是否建立起这样的信念:
我的感受很重要!
如果从小总是围着父母“懂事听话”的要求转,而不能聚焦自己的感受、遵从自己的意愿,那么一个人就很难建立起这个信念。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不缺爱的人。
您品品,是这么回事不?
(广告)
作者介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