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优秀教师写给2035的信|耕躬教坛 强国有我
在这个属于1880多万名园丁的日子里,我们邀请了24位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代表,请他们每人给2035年的自己写一封信,在对建成教育强国的未来憧憬中,进一步彰显“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编者
滑动查看↓
为国所需 “钻”海图强
万步炎,男,汉族,1964年1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秉持科技报国理念,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模范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30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大力奖掖后学,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曾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2023年5月,中央宣传部授予万步炎“时代楷模”称号。
亲爱的“养牛专业户”: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
人的一生,就是星星眨个眼的时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相信你已经晋级为更加资深的“养牛专业户”。你和团队研发的“海牛”系列深海钻机集群,已经钻透一切困难,可以满足各类海洋资源的勘探需求。在广袤的深蓝里,永恒地刻下了中国自主创新的骨气。
2035年,这个时间注定不凡,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此时的你,必定为祖国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而更加自豪。
回首过往,你要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
1998年,34岁的你第一次登上远洋科考船时,船上的设备几乎都是进口的,连钻机最基本的动力系统设计都是一片空白。但是抱着“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一定能搞出来”的信念,你踏上了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的科研之路。
数十年来,从推开深海的一条门缝到打开深海这扇大门,你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海底钻机钻深纪录,克服重重困难,向着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域挺进,冲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让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技术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更加重大的突破,在深海钻探中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是科研工作者的时代重任。你只要不惧艰险、一往无前,在接续奋斗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用矢志创新激发自立自强的志气,定能为事业进一步开辟出更辽阔的空间。
2035年,你已经71岁了,但是,你不必担心后继无人,那时候必会有更多的“你”涌现。就在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海牛”实验班已经启航,一大批有志于海洋强国事业的学生,已经投身到学习和科研中来。未来,“海牛”放养人将越来越多,我国海底钻探事业将越来越兴旺。
2023年的我,对2035年的祖国和你满怀憧憬。
“国家每一个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脚踏实地。唯愿2035年的你,依然有足够底气向下一代说起梦想照进现实的故事,为下一代传授的不仅是前沿的知识,更是一个拥抱蔚蓝的梦想,一腔走向未来的壮志豪情。
未来,还要牵着你的“海牛”,钻向更深更广阔的海域。
万步炎
2023年9月10日
滑动查看↓
与“牛”为伍 情系“三农”
许斌,男,汉族,1965年3月生,中共党员,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他带领团队积极践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主持西北地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他积极推动“中心+学校+科研助手”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在团队入选自治区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他秉持项目带动畜牧兽医专业跨越式发展的理念,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投入4000万元以上。他深入养殖一线,每年为建档立卡户和移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村星火科技先进科技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荣誉和称号,被评选为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滑动查看↓
良匠筑梦 职教兴邦
翟津,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他扎根职教23年,雕琢教学艺术,打造名师团队,成长为具有完善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他长期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队教练组组长,从无到有搭建系统完备的训练体系,实现中国队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他构建贴近生产一线、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训课程,推进产教高效融合,培养智能制造应用技术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他制定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典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为各地职教师生和企业职工进行技能培训近2000人次。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和称号,被评选为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滑动查看↓
万里援疆 桃李芬芳
房丽,女,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中援疆教师,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龙珍高级中学化学教师。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参加辽宁省教育厅优秀教师风采展播。为响应党中央的对口援疆重大决策部署,为新疆稳定发展作贡献,她两次援疆,用无言大爱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无私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为办好边疆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贡献,荣获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
曲建武,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工作30多年来,始终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不断探索工作规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突出业绩。曾获“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曲建武同志爱党爱教,淡泊名利,以别样的人生诠释热爱教育和服务学生的至诚情怀。从1982年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以来,无论从教从政、身处何地何职,始终心怀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倾心倾力投身到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滑动查看↓
雪山见证 绽放边疆
德吉卓嘎,女,门巴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中学校长、教师。她扎根祖国边疆,深入边境一线,先后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多个乡镇任教。她引导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林芝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和现实,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文史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她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备育人功能,学校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文明单位。获评西藏自治区“全区中小学名校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西藏自治区师德标兵等荣誉,被评选为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滑动查看↓
立志“特岗” 点亮梦想
张杰,男,汉族,198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山西省临县临泉镇柏树沟九年制学校校长。2009年9月,作为山西省首批特岗教师被分配到临县曲峪镇中学任教,曾获“山西省优秀特岗教师”“全国优秀特岗教师”“2020全国最美教师”“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荣获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出身于教师世家、成长于贫困山区的张杰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比一般人更深,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好老师。他和爱人相识于大学期间,毕业当年,他们便结婚组建了特岗之家,携手扎根基层,书写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的理想就是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使自己发光,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滑动查看↓
坚守大山 播撒希望
毛文丑,男,汉族,1975年2月生,现为福建省闽清县杉村学校化学学科一级教师,曾获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第七届福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荣获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小时候的一场大病,导致毛文丑左腿残疾。不向命运屈服的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福建省闽清县下祝乡杉村附设初级中学(现闽清县杉村学校)任教。2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身残志不残,坚守平凡岗位,认真履行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用汗水浇灌一代又一代学子茁壮成长。他心怀一个“爱”字,用自己朴实的言行和敬业的工作态度阐述着“教师”二字的含义。
滑动查看↓
关注情感 坚守初心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时代楷模”,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老师”。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10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坚定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矢志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有力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与郊区小学合作共建,为偏远地区培训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作出了突出成绩。
滑动查看↓
“摔跤校长” 不断创新
朱志辉,男,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中心学校正高级教师、党支部书记、校长,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朱志辉是江西萍乡武功山脚下一所乡村小学的“摔跤校长”兼体育教师,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教育26年、担任校长16年,坚持“以体育人”、“五育”并举,用爱心耕耘山村教育热土,用执着探索体育教学之路,用创新求得学校特色发展,在平凡的乡村教育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打造出山区小学的教育品牌,让许多山村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学校已向国家队输送1名优秀摔跤运动员,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168人。朱志辉所带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奖牌4枚、省级奖牌74枚、市级奖牌225枚,麻田中心学校成了小有名气的“摔跤学校”。
滑动查看↓
孙志成,男,汉族,1972年12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九年制学校高级教师,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曾获得“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马云乡村教师奖”“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获得“TCL希望工程烛光奖”。1992年从丹凤师范学校毕业后,他用30年一个人扎根边远高寒山区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师爱无私、安贫乐道;他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动,撑起了山区学生探求知识的蓝天;他用大半生的默默付出,为留守儿童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平坦大路。在教育过程中,他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留意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尤其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他进行“一对一”帮扶,从资金上的帮扶到心灵上的慰藉再到学习上的义务辅导,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懂得感恩,从而努力学习。
滑动查看↓
音乐筑梦 村小启航
顾亚,男,汉族,1987年12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小学教师,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2021年9月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曾是一个“深藏”于“贵州屋脊”群山中的贫困村。位于海拔约2400米的海嘎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被称为“贵州最高学府”“云上学校”。在海嘎小学,总能看到一个成天忙碌的身影,他就是顾亚。8年来,顾亚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海嘎小学,在他的努力耕耘之下,海嘎小学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器乐的熏陶,在美妙的乐声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顾亚为海嘎的孩子们播下了一粒粒音乐的“种子”。
滑动查看↓
扎根职教 迎难而上
滑动查看↓
史宁中,男,汉族,1950年4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扎根教育50年,从事统计学教学和研究,将约束条件下的统计推断引入国内,推动中国统计学发展。他深耕课程与教材建设,主持国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四基”“四能”“三会”等数学核心课程理论,为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出版数学思想系列书籍,成为数学教育专业和数学教师培训教材。他提出“尊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师资。他率先在东北师范大学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开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先河。曾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
滑动查看↓
儿童本位 滋养生命
韩冰川,女,汉族,1972年11月生,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教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扎根学前教育32年,用爱心和专业践行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她坚信“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引领教师们做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孩子。她倡导生活教育,开启自主游戏研究,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多元化发展。她设计开展基于“儿童本位”的“难忘童年”系列活动,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她重视儿童阅读,发起了“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带动5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发起“花婆婆行动”,为20多个乡村幼儿园建起绘本馆,让2600余个山区孩子爱上阅读。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滑动查看↓
惟学惟人 与时俱进
刘红宁,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教41年来,他创办践行“惟学、惟人”校训精神的“双惟”实践班,并担任班主任17年,致力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他提出“潜明合予”教育理念,创建“将潜明知识一并传授,培养学生感知、掌握和运用潜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他带领团队研发创制中药固体制造设备,替代进口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破解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质量低、产能低、能耗高的难题。他制定完善江西多种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中药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滑动查看↓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他自师范院校毕业后,扎根深山20多年。他任教的小学曾因交通困难,学生每学期的课本都由他用一根扁担挑进大山,一挑就是5年。多年的乡村教学工作,练就了他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滑动查看↓
王丹丹,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吉林省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部主任、高级教师,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从教20多年,她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不论做班主任、语训教师,还是部门负责人,她都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她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每一个孩子,以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诠释特殊教育初心,给予他们适时的安抚、引导、教育、康复,努力重新点亮希望之光。在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岗位,她带领团队坚守平凡、默默奉献,以爱、责任和专业,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使百余名残疾儿童回归普幼普小就读,为这些特殊儿童插上翅膀,为特殊家庭点亮明灯。
滑动查看↓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创新教育方式,在艺术教学中发挥专业特长,始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创建了一支充满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带领学生走上全国舞台。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滑动查看↓
拥抱特教 永不言弃
吴拥军,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扎根山区学校32年,用音乐和体育带领乡村儿童走出大山。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他挑战残疾人体育中较难的聋生田径项目和特奥足球项目,带领孩子们坐上高铁、乘上飞机,在全国残运会、特奥会等赛事中斩获106枚奖牌,培养出7名运动员进入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奥会国家代表团和2026年冬残奥会运动员选拔训练营。每次带孩子们出去参赛,吴拥军最担心的还是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在学校的奖牌陈列柜里,摆在第一个位置的不是金牌,而是一枚“鼓励奖”奖牌。对于学校的孩子,吴拥军从来不追求他们必须得第一,只要孩子们上场参与、体验了,就是最棒的。
滑动查看↓
兰臻,女,畲族,1971年2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教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有效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带领学校党委先后获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作为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心系乡村教育,累计送教下乡106场次,开办“乡村种子教师”培训班16期,培养乡村教师992名,为促进漳州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积极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未成年人健康、家庭教育等建言献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回首多年从教路,兰臻说:“做教师最幸福的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长大成才。”
传承文化 不忘初心
李青霖,女,汉族,1973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校长、教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1991年参加工作,她在这所学校一教就是30余年。她始终立足课堂,带领教师们开设经典诵读、古筝、版画、舞龙等40余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在个性与创造共生的课程文化中自由生长;秉承“传统文化进校园,礼乐诗书润根魂”的办学理念,带领学校获得全国特色学校称号,并在全国各地提供特级教师课例及专题报告百余场。她的教学名师工作室培育了两名“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数十名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常说:“我要做边疆基础教育事业的一枚‘螺丝钉’。”
滑动查看↓
为师为公 幸福耕耘
蔡小雄,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教师,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作为教育部“组团式”帮扶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建立教育帮扶云上沟通机制,长期帮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五地县中以及浙江省内近10所县中,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作出贡献。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领办杭州第二中学迪拜中国学校,在海外成功创办全日制中国学校。他建立省级名师工作室,9名成员成长为正高级或特级教师、10余名成员被评为省市教坛新秀,并带动了上千名教师共同成长。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浙江省杰出教师等荣誉。
滑动查看↓
陈明青,女,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生,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生处主任和学部部长,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扎根三尺讲台,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生命的满足和发展。陈明青说:“学生并不缺乏接收信息的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予他们思辨的能力。”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9月10日教师节特刊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下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