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两年后,频繁现身的张近东要重回苏宁台前?
作者:一元
编辑:陈弗也
来源:棱镜(ID:lengjing_qqfinance)
“人生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2023年8月18号的“苏宁之夏”活动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现身,带领一众员工打着拍子唱《苏宁之歌》。
“苏宁之夏”自2000年开办以来,一直都是苏宁内部的一项“盛事”,但在此前,这项“盛事”停办了三年。
2020年下半年,苏宁陷入流动性危机后,张近东就甚少在公共场合露面,此后,他先后失去了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SZ)的大股东、董事长的身份,并失去了对苏宁易购董事会的绝对控制权。
外界一度认为,这位零售巨头将会逐步淡出商界。令人意外的是,最近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一些会场上。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26日,张近东以苏宁集团董事长身份出现在上海,与海尔、海信、三星、创维、康佳等家电品牌商的核心高层会面;两个月后,在欧冠决赛时,张近东再度现身,与全国各地员工一起观看直播,其子张康阳担任主席的国际米兰与曼城队争冠;9月的第一天,张近东又前往位于南京的A.O.史密斯中国总部,与其高管团队交流。
一位苏宁易购员工告诉作者,张近东还会出席月度高层经营分析会等大型活动。而另有苏宁易购的员工也向作者表示,张近东的回归,尚未对外公开。
然而,种种迹象已经给了外界一个猜想:沉寂两年多的张近东,可能要复出了。
“嫡系”任峻成为苏宁易购董事长
今年的“苏宁之夏”活动现场,站在张近东身边的高管,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将。
左手边是苏宁易购董事长兼总裁任峻,右手边是苏宁置业总裁金明。再往外,是苏宁易购高级副总裁侯恩龙,以及苏宁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他们四个人的共同点之一,是在苏宁任职都超过了二十年。
这场活动没有出现的人,是曾担任过一年多苏宁易购董事长的黄明端。
2021年7月,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苏宁易购选举新一届董事长,大股东阿里巴巴提名的候选人黄明端当选,张近东黯然退场。今年4月,作为张近东“嫡系”的任峻,顶替黄明端出任董事长,并兼任总裁一职。
苏宁易购公告中写道,黄明端将转任“名誉董事长”一职。两年前,张近东卸任苏宁易购董事长时,也获得了“名誉董事长”的身份。
然而,一位苏宁易购总部员工向作者透露,黄明端的办公室,如今已交给其他高管使用。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近东开始频繁出现在公开场合。任峻的上位,或许意味着张近东对苏宁易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公司又在抓考勤了。”上述苏宁易购总部员工介绍称,“老板(张近东)喜欢抓考勤。”
不过,与几年前相比,如今的张近东依然低调。今年“苏宁之夏”的现场视频显示,张近东身穿苏宁T恤,但手里没有拿麦克风,与员工短暂合影后,便与一众高管迅速离开舞台,没有再多说话。
2019年,苏宁还是中国最好的零售公司之一,当年的 “苏宁之夏”现场,张近东穿着西装,一个人拿着麦克风,在台上用粤语唱完了张学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还与员工们互动了几句话。
几乎每届“苏宁之夏”,张近东都会献歌一曲,包括《恋曲1990》、《奔跑》、《相信自己》等。
2019年,“苏宁之夏”晚会主题的是“进极”。苏宁将其进行了一番解释:进无止尽,永趋极限。寓意苏宁在不断的迭代、创造与自我革新中焕发活力,行进不止。
一年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2020年9月,一封《恒大集团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在网上热传,使恒大的债务黑洞首次呈现在公众面前。很多人没想到,当许家印还在苦苦支撑时,作为“债主”的张近东却率先倒下。
为了完成与深深房的重组上市,恒大先后引入了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其中,苏宁是最大的战略投资者,投资规模高达200亿。
然而,苏宁的这笔战略投资未能按期回收,并被进行“债转股”处理,这笔投资款成为压垮这家零售巨头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多久,苏宁的流动性危机便逐步暴露,张近东甚至从苏宁易购的董事会中黯然出局,儿子张康阳也被债主们“全球追债”。2019年,苏宁易购市值还曾到达千亿元,如今也跌落至不足两百亿。
苏宁易购“瘦身”:关店和裁员
过去两年,苏宁过得非常艰难,其财务状况也并未明显改善。
2021年,苏宁易购营收1389亿元,总负债1397.09亿元,资产负债率81.83%。等到2022年,苏宁易购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全年营收714亿元,同比下降48.6%,其负债总额略微下降,达到1248.34亿元,但资产负债率上涨至89.22%。
数据亮眼之处,是亏损出现了较大幅度收窄。2021年,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为-447亿元;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57.27%。
亏损收窄,与苏宁易购的一系列“瘦身”计划有关,比如“关店”。
财报显示,2021年,苏宁易购的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开店数量为132家,关闭505家;2022年,新开店59家,关店463家。今年上半年,他们又关闭了196家店,开店数量为55家。截至2023年6月末,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数量仅为1294家。
除了自营门店,他们之前收购的家乐福门店不断被关闭。
2019年,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收购之后,家乐福中国超市开始上线大量苏宁家电3C产品,但这家超市品牌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2019年—2022年,家乐福中国的净亏损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28.32亿元。今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归母净利润为-12.93亿元。
根据苏宁易购的财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超市关闭了106家门店,仅剩41家。相较之下,2019年高峰时,家乐福中国还有235家门店。
“按照既定的家乐福中国业务瘦身调整计划推进实施。”今年7月,苏宁易购在业绩预告中写道,他们会聚焦核心优势城市,并加快店面关闭调整。
门店关闭之后,家乐福中国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闭店带来的一次性赔偿支出也增加较多。上半年,家乐福中国闭店引起的一次性赔偿等费用,以及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合计给家乐福中国造成净亏损9.5-11亿元。
在苏宁易购看来,基于上半年家乐福中国业务的快速调整,下半年经营性业务利润亏损还将快速收窄。
除了“关店”之外,苏宁另一个“瘦身”计划是裁员。
苏宁易购年报显示,2022年领取薪酬的员工人数为51821人,比上年减少了22673人。与此同时,苏宁易购的职工薪酬费用也逐步下降,2020-2022年分别为:117.19亿元、90.17亿元、61亿元。
2022年,因解除劳动关系缘故,苏宁易购提供的辞退福利约为 5.19 亿元,同比增长了19%。
“(同一批的人)大部分都离开了。”一位苏宁易购前员工告诉作者,他是2020年通过校招进入的苏宁,如今已离职两年。
经过一系列“瘦身”行动后,苏宁易购是否能够扭亏为盈,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该中路开团时,不要分路带线”
在庞大的“苏宁系”中,上市公司苏宁易购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但苏宁系的触角不断往外延伸,曾拥有商业、地产、投资、金融、文创五大产业,比如,夺得2020年中超冠军的苏宁足球队,以及今年欧冠亚军国际米兰。
资金链断裂后,苏宁选择收缩,砍掉了高举高打的烧钱项目,强调回归零售主业,也就是苏宁易购的核心业务。
其实,早在2021年2月19日,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就强调,2021年苏宁要把握“聚焦”和“创效”两大发展主基调。当时,张近东用流行的游戏术语向员工喊话:“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砍。该‘中路开团’的时候,就不要‘分路带线’。”
但为时已晚,几个月后,张近东就卸下苏宁易购董事长一职。回归零售主业的担子,落在了阿里巴巴派来的黄明端的肩上。
2021年8月11日晚间,苏宁“818大促”前夕,时任苏宁易购董事长黄明端、总裁任峻发布全员信。在信中,黄明端和任峻直言,过去大半年,公司确实遇到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他们相信每一个苏宁易购人,都无比期待818这场战役的胜利。
“让苏宁易购回到他该有的市场地位,这是我们应有的自强志气。”全员信写道。
2022年初,苏宁易购的3C核心业务有了起色。财报显示,当年一季度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继续为正,3月单月实现家电3C核心业务盈利。
截至2022年末,核心家电3C业务EBITDA全年预计为22.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62%,盈利恢复趋势向好。2023年上半年,苏宁易购核心家电3C业务的EBITDA为13.81亿元,同比增长25.28%。
在今年5月的一场投资者活动上,有投资人问,发展 30 多年了,苏宁未来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苏宁易购回复称:为用户提供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零售服务商。家电3C业务是现阶段的核心业务,并以巩固在家电行业的地位与提升价值作为目标。
然而,面对线上线下的强劲对手,苏宁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2023年上半年,苏宁易购营收为34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52%。今年5月,苏宁易购举行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时也承认,线上业务价格竞争激烈,渠道分流严重,公司不愿以低价换量,短期内规模有所下降。
这或许也是张近东频繁现身的重要原因,作为零售大佬,张近东在家电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
2013年,是苏宁快速扩张时期,风头正盛。当年的“苏宁之夏”活动上,张近东带着一众高管上台,合唱了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这首歌有一句歌词“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时过境迁,苏宁面前的“满天乌云”,正考验着60岁的张近东。环顾四周,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不少退居幕后。与苏宁斗了二十多年的黄光裕,出狱后曾放出狠话:“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国美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但黄光裕并未成为那个力挽狂澜的人,相反,国美在他复出后业绩迅速下滑。
如果有一天张近东正式宣布复出,他能再造一个苏宁吗?
最新话题:华为突围芯片战争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