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美升职难,更无望进入企业核心管理层?这种观念正确吗?
最近,有楼主在一亩三分地论坛发帖:《华人在北美的职业发展未来是怎样的?》
@DddWency
我感觉亚洲人进入北美企业核心管理层的几率似乎偏小,在发展上似乎到了一定位置就再也上不去了。
虽然可以努力让自己很硬核,但是也感到希望渺茫。总感觉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得到和其他人相似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真的竭尽全力努力很久,最后发现自己在北美企业某个中层位置再也上不去了,那时候后悔也没有用了。
最后,楼主提问:所以想问问大家是怎么看待自己在北美未来发展的?还是说积累一些经验就回国吗?
对于这个问题,几位地里的用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匿名用户-JUMSO
首先,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想要发展:更多的钱?还是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利?更有趣的工作内容?更大的自主性?
这些全都是很valid的理由,但是实现方式不尽相同。
再看看自己的risk tolerance有多高?生活阶段允许投入多少精力去发展职业? 这些决定了选择的范围。
这里抛砖引玉给几个也许可以弯道超车的alternative,要点就是为自己的强项开辟单独赛道:
•可以考虑离开大厂,去某niche的厂子,面试的时候拔高title,入职后因为变成小池子的大鱼,可以快速得到晋升,然后可以升级回到大厂,很可能比一直留在原地的升职快。可以去linkedin 看看,这种例子不少见,不过这条路对IC 不太行得通,仅限 manager track。•非科技厂子:湾区大厂的“普通”经验对于科技行业外的厂来说,简直高山仰止,来个田忌赛马可以快速进入高管层。将来回一线大厂继续平级高管不知道行不行的通,但是去二线厂子继续高管的例子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也类似。前几年回中国可以快速HC X 10,这几年比较难了。但是世界也不是只有中国和美国。在湾区没人会多看两眼的🐶牌脸牌,换个地方就全是金字招牌。•瞄准机会进startup: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这个做法risk比较高。但是哪怕非常近期也有mosaic 的故事,所以也不是不可能。•关于pay:当然非一线科技大厂,普通员工的pay当然很低,但是高管的pay不见得低。关键是要挑出能付得起“合理pay”,并且能实现弯道超车的career 选择。当然这不常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但是远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亚洲人
进入管理层概率很小这一点,有人指出:匿名用户-NM93H
进入管理层概率很小这个观念可以改一改了,很多厉害的国人/华人都能做到director/vp,甚至c level。
对于以上发言,有一位也觉得非常赞同,并给出了更加详尽的分析:
匿名用户-JUMSO
说得好。
地里曾经有个帖子/公众号文章用数据说明印度的留学生来北美,比中国的peak要早,说明在现在职场中的很多是来的更早的人。
2008-2018年出国的中国人比之前的十年增加了海量,且选择STEM专业的比例也远比之前多(之前最多的是商学院)再加上其他专业转码的,进入2020后职场的国人已经很多了。
从一个NG入职到高管(VP以上)大部分 high achiever 也需要7-10年,看平均的话需要更多年。几个科技大厂的扩张给了很多人晋升的机会。所以现在中国人高管也不少了,linkedin上看看就知道。
2010年之前的论坛(那时候还是MIT为主)流行说法是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也就停留在 Senior了,现在看来无疑是可笑的,论坛上的6/7 也不少了。
后来2015 前后有个说法是国人当manager很难,主要职业生涯会是IC。当然了现在manager不要太多了,只有想不想当manager的问题。那时候开始,世面上专门讲EM的书和博客也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EM 的基本维度已经讲的几乎和系统设计一样清楚。
2020 前后华人高管数量就开始很多了。同时世面讲tech executive的博客也开始出现,
真不需要用stereotype threat来限制自己,想做就去做。
对于楼主的问题,如果你有任何看法和见解,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原帖分享,也欢迎直接在评论区讨论!
新闻来源一亩三分地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一亩三分地联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