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要瘦到100斤才能谈恋爱?父母这种行为,容易养出低自尊的孩子
“你有车有房,我们才能结婚!” “你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吧,否则我要你干嘛?”
“考了一百分呀,真是爸妈的好宝贝!” “你现在乖乖去上数学课,周末我就带你去动物园!”
“减到100斤”是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着想; “好好学习多考100分”则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不是我不能爱你,谁让你达不到我的要求。”
“是你有问题,不是我不好。”
再说说B面,乞求爱的这一方。
他们把评价自我价值的量尺交到别人手中,不断改变自己,只为适配对方划定的条条框框,从而获得认可与爱。
可他们获得的,真的是“爱”吗?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靠努力换回的爱往往使人生疑。”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女孩阿静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小透明”,她一直说自己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没谈过恋爱也没收到过情书。
所以后来有男孩子追求她时,她旁敲侧击问清楚男孩喜欢贤惠懂事的女孩后,就开始了“私人订制”:事事围着对方转,吃饭约会都按对方的喜好来……
可如此委曲求全的结果,是男孩提了分手,离开前还抛下一句:“跟你在一起就像对着一堵墙。”
——条条框框是会变的,没有人过问“李雪琴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外表,在不在意那十几斤体重、班上那个数学只考了60分的孩子,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擅长的事情……
不重要,都不重要了,条条框框之外我们都活成了面目模糊的人。
我突然想起童话故事里灰姑娘的姐姐们为了穿上那只水晶鞋,削了自己的脚……
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中的“有条件的爱”,危害远胜于亲密关系中的。
后者至少是两个独立的成年人你情我愿,一定程度上双方都具备离开的能力。
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却完全不是如此,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精神的成熟度,孩子都需要依附父母而存。身份和年龄上的绝对差距,决定了孩子在面对父母各种条件时,只能遵从,毫无反抗之力。
我们为什么会给“爱”设定条件?
答案很简单:
我们之所以“有条件地”爱别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被“有条件”爱大的。
“不听话就把你送人!”
“期末考进前十名,就带你去吃肯德基。”
“作业没做完不准看电视!”
我大学时的好友琳,现在是一家设计公司的总监,带了两个孩子,活泼乖巧,夫妻感情也很和睦,算是事业家庭双丰收。
客观地讲,琳的样貌、学识、家境,和前文的阿静一样平凡普通。两人唯一的差别就是,琳在接受别人示好时,虽然也会害羞,但内心深处是坦然从容的,没有任何不配得感。
后来聊起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底气时,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学最后一个暑假,班级组织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小山坡上露营,自愿报名,每人交72元。琳知道爸妈正在为她升中学的费用节衣缩食,但还是想去。
正好小姐妹用暑假多做一本练习册为条件,让爸妈给买了条新裙子,琳现学现卖,回家和爸妈“谈判”:“开学的摸底考试我努力考进前十五名,不,前十名!你们能让我去露营吗?”
没想到琳的爸妈听了先是一愣,又笑着说:“咋的考倒数第一就不能去了?我大闺女想去就去呗!”爸爸摸了摸琳的头,妈妈则起身琢磨能给孩子做点什么吃的。
琳说她就是这样长大的。
当然也有被拒绝的时刻——妈妈亲昵地点点她的小脑门儿:“家里这个月钱不够花啦,我们下个月再买可以吗?”
那些同学爸妈挂在嘴边的“贪心”“不懂事”“期末才考几分啊”,琳从没听过。
因为被无条件爱过,所以知道健康、积极的爱与被爱是什么样子,不会为了讨对方开心、满意就拼命改变自己,也不会因为达不到外界要求就否定自己。
尹建莉老师曾说:“当父母真正尊重孩子,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时,孩子的内心是平和而满足的,就会有丰盈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孩子反而对物质没有特别的需求和渴求。”
去试试无条件爱你的孩子吧,不论TA是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名,不论TA玩完玩具是放回原处还是扔了满地,也不论TA是九点刷牙上床还是十二点依旧捧着平板不放;
也试试无条件爱你自己吧,不论工作是否顺利没有差错,不论回到家是否做饭洗衣拖地除尘,也不论是否忍住了吼骂孩子的冲动,和家人好好说话……
都不重要,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爱。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王美文儿,努力多写美文儿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