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后,这类房子可能迎来下跌
来源:柏年说(ID:BAINIANSHUO)
短短一段时间,房地产利好政策就像暴雨一般接连落地。利好政策出台之后,柏年的朋友圈立刻就炸开了锅。
特别是那些地产中介们,纷纷转发诸如“某项目带看量上涨100%”、“业主连夜上调挂牌价”的消息,觉得行情终于要来了。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在柏年看来,这一轮地产调控比以往都要复杂,国家的意图也与以往不同。
有一类、或者说一大类房子,在新政出台后,反而会步入下跌的通道,新的地产格局正在形成。
一、接下来,刚需房抛盘增加
这一轮房地产政策,利好的主要是市场上的“置换人群”,或者说是“改善性需求”。
无论是“认房不认贷”政策,让过去二套房的认定现在直接变一套房。还是说二套房利率加点的下调,都旨在促进改善性需求。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二套房或者改善房,不是说买就买的。
中国家庭70%的财富都储存在房地产里,大多数购买改善房的家庭,需要抛售掉他们原有的“小房子”,或者说“刚需房”。
那么问题来了,刚需房要置换掉,有没有人来接盘呢?
我给大家展示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四大一线城市,近5年来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
可以看到,趋势非常统一,那就是:年份越往后,人口增长越少,乃至,2022年四大城市人口都是负增长。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一线城市毕竟落户困难,有管控的因素。二线城市人口流入,会不会多一些呢?
那看下面这张图,是中国GDP排名前10的城市里,剔除北上广深的剩余6座二线城市。
可以看到,某些城市在某些年份里,人口增长确实非常多,可能是因为当年落户政策放宽等因素。但是无一例外地,过去两年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量都在下滑。
2022年,除了杭州人口增量为17万人外,其余二线城市人口增量都不到10万人,为历史最低。
连经济很好的二线城市都是如此,那些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会是什么样子,也就不难猜测。
说了这么多,柏年就想说明一个情况。
那就是这一轮地产新政出来后,确实会有很多家庭,产生房产置换的念头。
但是,如果想把手上的刚需房抛出去,换成改善性的大房子,你得有人来接盘。
如果没有年轻人、新移民来接盘,你该怎么办呢?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年轻人少了,这与90年代的计划生育因素有关。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中国出生人口从1900年至2000年初,有一个大幅度的下跌。
年出生人口从2400万人,下跌至1600万人,此后进入了十几年的平稳期,直到2018年后再度下跌。
而根据媒体报道,中国人的初次购房年龄是27岁。2023年往前推27年,大约是1996年左右,正是上一轮人口下跌的中段。
所以年轻人接盘刚需房的力量逐渐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有人口流入的大城市,也难逃人口大周期的规律。
此外,刚需房缺乏买盘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城镇化、农民进城的速度在放缓。
图上可以看到,2020年之后,中国城镇化率环比变化,从每年增长1%以上,下降至2022年的每年增长0.5%。
今天,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的相对高位。
从国际经验来看,其他国家城镇化率在达到70%左右之后,增速斜率都会有所放缓,此后再缓慢攀升至80%左右的水平。
其他国家城镇化率历史
所以对中国来说,农村人口进城的脚步在放缓,这个趋势大概率也是不可逆的。
总结来看,年轻人、农村家庭,两大刚需房买盘的力量都在下降。
最后市场上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那就是很多中产家庭感受到了新政利好,却是想要置换房子,一时间大量刚需二手房涌向市场。
然而由于缺乏接盘力量,供过于求,刚需房的价格反而会下跌。
二、政策态度已经转变
这个时候,国家的态度就非常关键。
如果一轮刺激刚需房需求的政策落地,或许也能扭转行情,推动房价上涨。
但是,在这一轮政策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态度是非常微妙的,和以往有不同。
在过去,房地产刚需不行,国家直接降低房贷利率就可以。降它1个百分点,刚需们不怕不上车,就怕上车晚。
然而这一次,国家却选择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而不是“新增”房贷利率。
两字只差,天差地别。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意味着国家允许你和银行协商,按照更低的价格调整房贷合同,实际上就是国家逼着银行向有房家庭“让利”。
根据新华社的统计,目前全国1亿份房贷合同中,有40%可以享受到降低利率的利好,平均降幅为0.8%。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有10万元房贷,1年利息可以剩下800块钱。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让利举动,前所未有。
然而,这么大的利好政策一看就知道,不是用来刺激地产的。
毕竟背了房贷的人,大多几年前刚买过房子,短时间内不可能再买第二套。这个政策,主要是用来给中产家庭减负,刺激大家消费的。
结合着同一时间,政府还决定要上调个人所得税养老、教育抵扣额度。
国家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未来恢复经济,要靠鼓励大家消费——而不是像2016年“涨价去库存”那样,强行通过刺激地产,赶着刚需们上车。
这样做,既会加大年轻人的负担,也不利于将中国经济与房地产解绑。
所以,新政出台后即使刚需房抛盘增加,国家估计也没有强行刺激的意图。
后面刚需房价进入下行通道,是大概率事件。
三、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讲到这里,房地产的大格局,基本上就清楚了。
在“买改善性住房-房产置换-抛售刚需房-刚需群体接盘”的传导链条中,由于缺少了最后一道力量,整个房地产市场大幅回暖、或者房价上涨的动力是不足的。
当然,不排除说有一类人不需要卖现有的房子,就能买二套房。
例如,过去两年高科技产业很红火,很多业内人士吃到了红利,薪水涨幅高、现金流比较充裕。
这一类人,趁着政策利好入市,可能依然会推升改善房的价格。
所以到最后,我们可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使在一个城市里,市中心的、条件好面积大的改善房,房价非常坚挺乃至上涨。而俗称“老破小”的刚需房,房价止不住的下跌。
房地产大分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在这样一个趋势之下,不同需求的人就应该有不同的策略。柏年的粉丝也有不同年龄阶段。
如果你是年轻人,或者需要买第一套刚需房,不妨再等一等。
等上两个月,就会有大量的刚需抛盘进入市场。到时候选择会更多,价格也会更优惠。
如果你薪水不低,想要一步到位买改善性的房子,那建议趁着新政刚出来,尽快下手。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李,这些城市实体产业发达,有充裕现金流的人更多。如果等到他们下场,你看中的那套房子,价格可能已经涨了。
而如果你是有房家庭,只能通过置换,卖一套房子才能买第二套的,现在的处境反而比较尴尬。
趁着政策刚出,有些房主还比较懵的时候,建议尽快卖掉手上不保值的刚需房。哪怕略微折价也可以,抢先一步,换成更保值的改善房。
这样才能在房价分化的过程中,保住家庭的财富不缩水。
刚需房与改善房的分化已经形成
最后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合,就会发现:
年轻人享受到了刚需房降价的好处,中产家庭买改善房的门槛也下来了,但有一类人的利益其实是受损的。
他们,就是在过去棚改、拆迁过程中,收获大量拆迁房的“房爷”、“房姨”,以及在限购政策颁布前、抢先入市的炒房客们。
在2016年刚需房价大涨的过程中,这些人赚了最多的钱。
但是现在,刚需房不保值,他们的手中的房产价值正在缩水。
同时,又因为手中的房子数量太多,遭遇政策限购。除非全部抛掉,否则也没办法去抢改善房。
然而,现在这个市场环境,短期内就要抛掉所有房子,谈何容易。
所以他们的地位最为尴尬,我想这应该也是国家的用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