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了,糊了,口碑竟然翻盘了
最近,几张令人窒息的截图,又在各个社交媒体流传。
一个小孩站在天台上,控诉自己的父亲。
自己曾经一笔一笔写出来的56本小说,被父亲一页一页地撕掉了。
原因呢,影响学习。
来源|一颗青崽
小女孩的经历,一下子引发了大家的童年PTSD。
这个节目,来自2018年开播的《少年说》。
你没看过?不奇怪。
因为它豆瓣评分只有5.2,一开播恶评如潮,甚至还涉嫌抄袭。
奇怪的是。
四年过去了,它非但没凉,热度还越来越高。
每隔一段时间,孩子们天台喊话的截图,就像影视剧的金句一样,在各平台都能成为一个舆论爆款。
教育、育儿文章,也必搭配一段《少年说》中的截图。
可在我看来,最真实的中国式亲子关系,最真实的青少年群体,不在那些剧里,而就在这部口碑如此分裂的综艺里。
于是,节目组让孩子们站上学校天台,向同学朋友,向自己的爸爸妈妈喊话,借此说出平时难以启齿的,或没机会说的真心话。
——继续打压。
文章开篇说的小女孩,从小就喜欢写小说,文科成绩也很好。
小女孩这样形容自己50多本小说被撕毁后的感觉:
那段时间,我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可台下的爸爸听到小孩这样剖析自己受伤的心灵后,是怎么回应的?
继续插刀:
“先把你的小说放一放,等我们的数学成绩提上去,我们再商定一下。”
女孩说自己很擅长文科,她也不是不想学数学,也曾经很努力过,但比起班里那些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同学,自己一辈子也追赶不上。
她已经把自己的心在全班人面前掏出来,可爸爸还只回应一句鸡汤:
“别人能行,你也行。”
女孩勇敢地走上天台,不是想得到任何学习上的鼓励,而是希望爸爸能尊重自己,不要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
可爸爸完全没体会到她的意思。
也难怪女孩听完爸爸的话后,崩溃而哭,看着她走下天台的脸,我也一起心碎了。
这样受伤的小女孩还有很多。
一个女孩的妈妈,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和她比较,数落她,打压她。
她说出了我们曾经没来得及表达的、甚至现在也还想说的心声: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怎么不看一下?”
母亲的反应,却完全印证了孩子说的话。
“我说的话其实很客观。”
“如果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换位思考?没有。
理解孩子?也没有。
这位妈妈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见”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节目里,你可以观察到中国式父母一个最奇特的现象:
当父母终于听到孩子的心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为自己“找台阶下”,而不是去体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
毫无疑问,这些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小孩,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
可他们都不理解,或是不愿意去理解孩子。
一个男孩子,讲述自己被妈妈360度无死角地监控生活。
他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我受不了啦”,但神情还是笑着的,给足了妈妈面子。
而母亲的第一反应呢,开始“翻旧账”训孩子:
今天早上我都带着气跟你来的,你还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为什么要每天这样叮嘱你吗?
节目中,父母和孩子身处的物理高度虽然互换了。
孩子在“高位”,父母在“低位”。
可一旦沟通起来,站在天台上喊话的男孩,不过是换了一个位置,听妈妈教训罢了。
站得再高,孩子始终还是被指责、教训的那一个。
而且,这样的喊话很无效。
家长不为所动,节目组也几乎都在“和稀泥”。
还是小男孩喊话这一幕,主持人陈铭看到孩子被训后,走到中间为母子二人稍微沟通了一下,两人看似各退了一步,和解了。
但你看,当孩子从天台下去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妈妈和孩子身边的同学打招呼,让同学们多监督一下他的学习,甚至提议可以大家建个群,她就能知道孩子平时在干什么了。
身边的同学,都在无奈地偷笑着。
窒息啊窒息。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4年间这个节目还在不断出圈。
功劳在这一个个真实的孩子身上。
节目中,每一个孩子的表达都很真诚,他们真的把它当成一次和父母沟通的好机会,才会选择勇敢地走上天台。
掏心掏肺,把自己的委屈通通倒出来。
而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像这样的无效沟通还少吗?
两个节目的内容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飘暂时不去分辨这个节目是否有买版权,是否抄袭,而是从节目内容看,《少年说》跟《校园疯神榜》区别在哪。
最突出的一点,《校园疯神榜》完全就是一个中小学生的节目,一个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节目,充满了懵懂、青涩和欢乐。
但《少年说》的议题,却要沉重得多。
孩子们还没来得及感受青春的飞扬跳脱,就要被压力压垮了。
他们表达的不只是青春的烦恼,还有经由成年人传递的根源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重男轻女议题。
纵观《少年说》,我已经看过不下3个小女孩,指责自己的父辈偏心。
“他比你小,你应该让着他!”
“我也是个孩子,我也应该需要照顾。”
“我只比弟弟大3岁,我也是个宝宝,为什么就不把鸡腿给我呢?”
留守儿童的议题。
“印象中,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陪我一起过过生日。”
后来,因为问题都太沉重了,为了平衡,后期增加了一些“感谢有你”的故事。
小孩的故事和感情当然是真挚的。
但节目初衷的吐露心声,却渐渐变成了我们小时候最讨厌的主题演讲比赛。
这类演讲比赛,往往都是“他一定是想教会我点什么”而不是“我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
而《校园疯神榜》没有那么多沉重的话题、正确的道理,更多的是青春期小孩真正在意的事。
青春小烦恼,有。
一位女生“控诉”自己的小男朋友:最近和其他女孩的关系有点好,我有点心灰意冷了。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嘛!
当小男生说,“我最喜欢你了!”
女孩的欣喜怎么也抑制不住。
还有一个小男孩在天台向同班的一个女生表白。
他仿佛用尽自己全身的力量,用尽成年世界里最严谨的词汇,把自己的爱意坦荡荡地表达出来:
“我喜欢你啊~”
还有羞涩的生理期问题。
有人欣喜,昭告天下——
终于,我某个部位的毛长出来啦!
有人烦恼——
咋我那里还是光溜溜的呢?
不要以为是因为校长老师家长不在,他们才这么放飞自我。
天台告白大会,是由校长主持的,甚至还带头起哄:
“从现在开始的就是爱,如果只知害怕会受伤,达咩达咩!”
这些影像,对于里面的小朋友本人而言,也足够珍贵。
无论长大后再回看会有多羞耻,但一定会幸庆自己原来有过一段这么快乐而懵懂的时刻。
与其说他们在“控诉”,不如说是依旧怀着愧疚的心情去跟父母提一提意见。
而且,每一次意见都提得极其委婉。
长辈回话的时候,他们也认真倾听,反思自己。
当妈妈训斥自己而流泪时,还懂事地抹去妈妈眼角的眼泪。
少年说,变成了说了也白说。
无论上了天台的孩子如何声泪俱下,父母总是板着脸,一条一条地列举孩子的不是和自己这样做的理由。
这只会让人想起两个词:爹味,傲慢。
在中国式家庭关系里,父母往往需要通过树立父辈权威巩固自己地位,把孩子、家庭当成一个事业去经营。
在这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感变得模糊,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也变强,多少会关闭了自己的共情能力。
他们不懂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也不会换位思考,他们的处事方式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不知那位烧了女儿小说的父亲,从来不会夸奖女儿的母亲,有没有想过:
如果自己重要的工作文件被删光了,在工作中从没得到上司的肯定,会怎样呢?
社会学家阿伦·约翰逊说过:
玩大富翁游戏时,我们难免变成贪婪的恶人。
当自己在游戏中被剥削时,指责某个玩家贪婪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这个玩家,还会有其他玩家的贪婪被激发。
我们应该去问的是:
是什么样的游戏规则让玩家变得如此贪婪?
黄执中在《奇葩说》里提到一个现象:
中国人的家庭关系,最拧巴的一点,就叫做当面拒绝沟通,背后默默奉献,然后把一方被瞒在鼓里的情况,当做感动。
这种拧巴的家庭关系,父母拒绝沟通的后果,在《少年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父母想成为一个被孩子憎恶的坏家长,但是建立起家庭关系后,却不知不觉间变成这个样子。
这到底是人出现了问题,还是家庭机制、社会氛围出现了问题?
《少年说》时不时的爆红,像是在提醒我们:
4年后,我们的少年有了更好的表达自我的渠道了吗?
依然没有。
关于青少年的节目,大多是知识教育类的,里面都是一个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少男少女。
《少年说》停播的那年,2020年,钟美美横空出世,模仿老师惟妙惟肖。
巧克力好吃吗?问你话呢,巧克力好吃吗?去买,买54个,给每一个课任老师都买一个。
但视频很快删除、消失。
两年后的2022,小孩们已经不必说话了,用高科技就能掌握他们的全部信息:
一个学生的帖子因抱怨写作业,在网上火了。
原因是一支神奇的笔,当学生用这笔在特制纸上写字时,字迹会实时记录在系统后台。
即便是暑假,即便学生不在教室,老师也能远程监控学生的作业。
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用多少时间写作业,老师都一清二楚。
这么多年过去,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非但没有拓宽,反而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连生活都被时刻监督着。
不管从节目、视频还是生活中,你再也看不到像《少年说》里的少年们那样真实的内心抒发。
看到的,只有一个个套在“好学生”“乖孩子”模子里的小孩。
他们的内心越封闭,形象就越模糊,渐渐的,他们不再说话;也没人去真正关心他们在想什么。
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少年说》时不时的爆火了。
它虽然不够好,但再也没有一款和它相似的,甚至比它更好的节目了。
最悲哀的,不是《少年说》为什么不够好。
而是。
时隔4年,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能容纳“孩子的呐喊和心声”的平台,竟然只剩下一款5.4分的综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